“珠嘉乡接待餐”如何推行

来人来客,一律在乡政府机关食堂就餐;每人每顿,无论领导客商,标准只有15元。抽烟不发包包烟,喝酒就喝自制桂花泡酒——这是四川仁寿县珠嘉乡推行6年之久的“按标定人”公务接待制度。

从江苏的海门到广东的汕尾和东莞,再到山西平遥古城……皆因天价的接待费用而深陷“接待门”,类似这种出手阔绰规格豪华的公务接待不胜枚举,然则,四川仁寿县珠嘉乡每人每顿15元的公务接待标准横空出世并推行6年之久,当地政府人员从“很不习惯”到“习惯了”,再到“不这样做反而不习惯”,笔者从中看到了当地政府在打破公务接待“潜规则”过程中的决心和力度,可谓不胜欢喜。从四川仁寿县珠嘉乡的做法可以看到:世上无难事,只要动真情、较真劲、下真功夫,就一定能够做到、做好。

一项看似不可能推行的制度,偏偏就推行了;看似不可能坚持的做法,偏偏坚持了6年;看似迈不过去的“面子关、人情关”,偏偏就迈过去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二:一是珠嘉乡政府负责任的态度。当地政府狠下决心、定下铁的规矩压缩接待费用,并由乡党委书记带头执行,增强了制度的威慑力,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认可与支持。二是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珠嘉乡政府的这一制度能够顺利推行,可以说与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如过没有上级政府的支持与肯定,珠嘉乡政府的做法将很难推行。仁寿县县委书记在会上力挺珠嘉乡政府,这既是对珠嘉乡政府做法的肯定,打消了珠嘉乡政府工作人员存在的“得罪”上级的顾虑,又是对县级各单位的殷切要求,有效遏制上级单位“吃拿卡要”之风,减轻基层单位的“税负”之苦。

然而,在公务接待改革的道路上,珠嘉乡显得有些“孤独”, 时下的制度规定和现实环境仍然缺少对这一做法的有力支持。坚持了6年,能否坚持10年、16年?“珠嘉乡式接待”到底能有多大示范作用,能否在全国成功推广?面对这个严峻的问题,笔者认为,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在坚持和推广过程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珠嘉乡的星星之火也能形成燎原之势。一是大刀阔斧地进行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细化各项财政支出名目,规定支出数额,凡有所增加必须上报审批,让“隐性消费”无所遁形。二是细化公务接待相关制度,对是否必要接待、何种规格、多少费用、如何报销等均作出明确规定,并针对违规行为出台严厉的惩戒措施。三是强化监督与执行力度,加大制度的震慑力和约束力。既要强化人大、审计等内部监督,又要加强新闻媒体等社会监督,凡经举报发现的违规行为,一律查实严厉惩处,绝不姑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仁寿县   汕尾   海门   乡政府   公务   上级   严厉   笔者   力度   决心   做法   规格   费用   制度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