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韵雅集系列1——你不知道的张家口

河北省张家口市

关注公众号——国韵雅集文化传播平台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全市总面积3.68万平方公里,辖6区、10县,209个乡镇、23个街道,322个居委会,4174个村委会。全市户籍人口464.97万人,常住人口411.89万人,乡村人口139.62万人。2016年行政区划调整后,主城区面积由868.96平方公里扩大到6377.81平方公里。

国韵雅集系列1——你不知道的张家口



张家口历来为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地,自春秋以来,历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长城文化、商旅文化、红色文化等在此交相辉映。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张库大道”从这里起始,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在这里诞生;民国至解放初期是察哈尔省会,革命战争年代是晋察冀边区首府,享有“第二延安”美誉。

国韵雅集系列1——你不知道的张家口



区位条件优越
地处京、冀、晋、蒙四省市区交界处,距北京180公里,距天津港340公里,境内已建成11条铁路(其中4条为高速铁路)、9条高速公路、10条国道和21条省道,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98公里,位居全省第一;张家口宁远机场已开通12条直飞航线,直接通航13座城市。

国韵雅集系列1——你不知道的张家口



各类资源富集
有耕地1399.39万亩、未利用土地1524万亩;拥有各类矿产97种,煤、铁、金、铅、锌、磷等12种矿产储量居全省前列;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达40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可开发量达3000万千瓦以上;是“中国葡萄之乡”“中国杏扁之乡”“中国鲜食玉米之乡”和华北地区重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地形地貌独特
张家口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将全市划分为坝上、坝下两个地貌单元。境内洋河、桑干河横贯全市东西,汇入官厅水库。北部坝上高原区属于内蒙古高原南缘,占全市总面积的1/3,海拔在1300—1600米之间。南部坝下盆地是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域,海拔在500—1400米左右,草原、山地、河川、盆地犬牙交错。

生态环境优美
全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国家级湿地公园8个。全市平均海拔897米,年平均气温2—10℃,年均降水量290—480毫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0%,空气质量始终保持京津冀地区最优。
今天的张家口从南端的洋河新区到北端的大境门,东西两山之间的市区,自汉代即名为宁川,今天穿越市区的清水河名为宁川水。

国韵雅集系列1——你不知道的张家口


明初曾数次大规模“备边”,尤其是永乐迁都北京之后的永乐、宣德间,作为“九边”之首的宣大(宣府、大同)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边防更是重中之重。张家口的名字和战略地位便由此而来。正如许多史志载:“独石,张家二口乃宣府之项背;宣府乃京师之屏翰。”

长城沿线地名中的“口”,一般是指修筑长城时经过的天然水口或自然通道,张家口的口就是指宁川水口,即宁川水(今清水河)出崇礼深山之后,在今市区北端长城经过的东西太平山(古称东西高山)之间形成的天然水口。

修筑长城,不能封堵天然水道,只有驻兵把守,若派兵驻守,就要有名字,而该水口附近有张姓人家居住,便取名“张家口”。长城沿线这样的名字很多,诸如:潘家口、刘家口等,又如古北口、喜峰口、独石口、常峪口、马市口......从此,穿越长城的宁川水口便得名——“张家口”。

国韵雅集系列1——你不知道的张家口


初,守张家口之兵驻宁远堡或右卫城,但都较远,如有急情,不利防御,遂于宣德四年(1429年)在距该水口三里许的西南方向筑军堡,又名武城,以驻兵守“口”,因该堡所首之“口”名“张家口”,故名张家口堡,隶万全右卫。
张家口堡是今天张家口的“根”,是张家口由一个小军堡发展成察哈尔省会的“根”。

明宣德四年(1429年)筑张家口堡,隆庆五年(1571年)与鞑靼议和,为内外互市,在该水口西侧城墙开挖小门(西境门,即宣府西境);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为规范马市,促进繁荣,在小门内筑来远堡;清顺治元年(1644年),满清入关,内外一统,又在小门西侧城墙开挖大门(即大境门,相对小西境门而名大镜门)。以大规模发展茶马互市,最终成就了张库古商道;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设察哈尔都统并建都统署于张家口堡与来远堡之间,以统关税和军事,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察哈尔特别区为察哈尔省,省会驻张家口;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2年撤察哈尔省,张家口既是察省省会又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国韵雅集系列1——你不知道的张家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张家口   察哈尔   清水河   宁远   华北平原   张家口市   水口   察哈尔省   长城   内蒙古   省会   高原   全市   市区   系列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