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年轻人辞职这么频繁?


知道现在银行的人员流动有多大么?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辞职这么频繁?

由其是新员工的流动性,特别是客户经理的流动性。

我曾供职的XX银行,

新员工入职,

保护期6个月,

要求揽存500万。(这个是10年前的要求)

我就直说,基本上10个新客户经理,1-2个能靠自己完成任务。

柜员要求200万(好像是300万),但柜员没完成任务有豁免权。(这家银行只招年轻漂亮的女性柜员,别问我为什么,问就是企业文化

客户经理大批量大批量的招,每年4次大型的集中培训,每次培训至少5个以上的班,每个班30-40人。我那届应该是8个班还是9个班。

培训时间2个月,培训期间有月薪,当然培训的地方包吃住。培训时间计算在保护期内。

培训结束,分配到各个网点。然后老员工会教你:要善用“三缘”

什么叫“三缘”?

“亲缘”、“地缘”、“人缘”。

说白了,就是让你从亲戚朋友邻居入手,拉存款去。

剩下的4个月是眼睛一眨就过去的。

至少一半以上的人,知道自己不可能完成任务就提前走人了。

这些人会遗留下他们从进入银行到培训结束1-2个月冲动期拉进来的存款,

少则几十万,多则200-300万。

而拉到3、400万以上的,

行里会鼓励他,给他机会,可以适当延长保护期。

这里就是我前面说到的,不完全“靠自己”的员工出现了。

有一部分部门总经理,会把那些提前离职的新员工“遗留”下来的存款分给那些“有希望”的新员工。

当然,也有很多部门总经理会把这些存款自己吞了,当作自己的绩效,或者分给其他老员工。

最终这些新员工中有人会留下来,

但绝大部分都走了。

好了,我们开始算账:

一个新员工,假设混满6个月,他对银行来说,开支为:2000月薪;只有五险没有一金全算上1000;培训成本(那个地方破的可以的)1000一个月。

综合为2W。

这些新员工平均能带来100-200万的新增存款。这些存款可能流失,但自然有老员工会去维护这些客户,帮助那些已经耗尽了“三缘”的老员工开拓新的客户渠道。

而老员工呢,绝大多数耗尽“三缘”之后,新增存款是非常乏力的。

一个转正的老员工4000+的工资,再加上其他费用至少2000+。

6个月至少3.6W。

同样6个月时间,新员工能带来的,可能是这个老员工一年都做不到的。

与此同时,不同渠道获得的存款对于客户经理来说是完全不同的考核。

自己拉来的存款,自然是最高提成;衍生存款,比如贷款做回报的存款是低提成;领导划给你的存款,几乎没有提成。

这就很明显了,

银行需要做什么?

维持一定数量的社畜老员工,大量招收新员工。

银行不需要所有的新员工都能留下来,他们要的,只不过是他们能带来的存款和新客户渠道。

当然每一批新员工里总有几个能力超群(关系超群)的,这种人自然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

而其他人,不过就是“分母”

换句话说,

这些新员工,

才是银行的客户

哎?

这不就是保险公司的套路么。


所以曾经我一直以为,

是现在年轻人聪明了,

知道付出的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

知道这份工作不能给自己一个想要的未来,

知道自己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

知道这个,

知道那个,

知道了很多。

后来我才想明白,

其实是资本家聪明了,

明白用养一个老员工付出的代价,

对比用同样薪酬去招N个年轻人,

后者能获得多得多得多的利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保护期   超群   流动性   月薪   存款   客户经理   新员工   频繁   总经理   聪明   渠道   年轻人   员工   自然   客户   银行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