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学习的太监!看看毛泽东是怎么教孩子的

近日,一段衡水中学学生早读的视频,让我心痛不已——

早上的食堂里,学生们摩肩接踵地排着长队。队伍前面的学生在窗口打饭时,后面的学生拿着纸页,利用着排队的间隙,在背诵类似课文的段落。

全部男女学生都这样,现场一片哗然的读书声,像交通拥堵的街头,声浪沸腾。

孩子不是学习的太监!看看毛泽东是怎么教孩子的

网络图片:衡水中学

看着这些在间不容发,白驹过隙之际,还要手不释卷读书的少男少女,我忽然就想起了在皇宫里执勤的小太监,想起了那些终日战战兢兢、慌里慌张伺候主子的小太监。

干饭这点快乐的时间,这些孩子们还要像小太监那样的急急忙忙的读书!

把我们本应天真、烂漫、快乐的孩子们变成了学习的奴隶,这难道就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孩子不是学习的太监!看看毛泽东是怎么教孩子的

影视图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看到这里,肯定有很多家长会红着眼睛斥责我:孩子拼命地学习知识不对吗?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必须刻苦地学习,就像工人农民辛勤的劳作,边防战士辛苦的巡逻一样,是恪尽职守,是没错的。

可这种近乎变态的高强度、高密度的学习方式,将严重地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是要把孩子变成千篇一律的学习机器人!

他们是人,是有血有肉有个性,盼望着放学,盼望着游戏,盼望着快乐长大的孩子!

这是孩子的天性,是自然属性,让孩子们在干饭的快乐时光,还要读书,那是严重违反自然规律的!

孩子不是学习的太监!看看毛泽东是怎么教孩子的

没错,这个中学的升学率肯定很高,很多孩子会从这里走向北大、清华。

可这里面的孩子走不出一个牛顿,走不出一个张衡,走不出一个鲁迅!

因为,这些连干饭那么快乐的时光,都要忙着背书的孩子们,肯定没时间在苹果园里玩,即使路过苹果园,即使苹果砸在他们头上,他们也没空,像小牛顿那样的思考,苹果为什么不往天上跑呢?因为他们的脑子里塞满了应试教育的考试题。

这些连干饭的快乐时光,还要忙着背书的孩子们,夜里肯定要做作业到深夜,肯定没有空去仰望星空。肯定也不会像小张衡那样的去数星星,从而激发探索星空兴趣,因为他们的脑子里塞满了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题!

这些连干饭的快乐时光,还要忙着背书的孩子们,肯定没空像少年鲁迅那样的去“百草园”逮蛐蛐,因为他们的“三味书屋”里,有他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

孩子不是学习的太监!看看毛泽东是怎么教孩子的

一句话,在衡水中学这种高压应试教育下,孩子们天生的天真烂漫,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被彻底地被封杀了。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

钱学森逝世前,在和国家领导人会面时,一再强调,要加强素质教育,要培养中华民族自己科学文化领域的大师级人才。

可结果呢?

像衡水中学这样,肯定能培养出一个个震惊社会的高考学霸,而衡水中学名声在外,社会各界,趋之若鹜,教职员工收入激增,这就是应试教育。

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

拔苗助长的应试教育!

那你说该怎么办?我知道肯定有很多红着眼睛的家长问我。

向毛主席学习!

孩子不是学习的太监!看看毛泽东是怎么教孩子的

影视剧照:恰同学少年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我觉得近百年前,毛泽东关于教育的一些事例,倒可以让今天的教育界借鉴一下。

“天井四方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这首《五古》诗,是毛泽东13岁那年上私塾时写的。

那天,私塾老师毛宇居外出时,嘱咐班里的孩子们背一段书。

老师前脚刚出门,少年毛泽东就像“孙大圣”一样,后脚就跑了出去。他带着书本,跑到私塾后面的山上,背一会儿书,再摘几个栗子,然后再背一会书。

等到老师回来了,他轻轻松松地把书也背会了,栗子也摘了一大把。

典型的劳逸结合,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双丰收。

孩子不是学习的太监!看看毛泽东是怎么教孩子的

影视剧照:恰同学少年

老师见他书背的流畅,心里高兴,但还是要压压他的猴气,就让他以院中的一口井为题,写一首诗。

毛泽东绕着井转了两圈,便写下了这首《五古》——

老师呀,山上的空气多好呀,我们可以到山上登高望远的背书,这样背的书和眼前的景色相结合,不就更容易背会理解了吗?干嘛非要像井底的鱼儿那样,闷在教室里,读死书,不知窗外之事,不分五谷杂粮,这样我们不就像井底的鱼儿一样,永远也养不长了吗?

毛宇居老师叹为观止。

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1915年,毛泽东在长沙师范的同学易昌陶病逝。易昌陶平时学习刻苦,但身体病弱的他,不参加体育锻炼,只知道读书。

孩子不是学习的太监!看看毛泽东是怎么教孩子的

影视剧照:恰同学少年

毛泽东在沉痛之余,愤怒地指出,这是传统教育只注重书本教育,而忽视了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恶果。

他向学校力呈自己加强学生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方案:动员学生到大街上帮着工人农民识字读书,带领学生去爬山、踢球。

他经常在风雨交加的天气里,到操场上跑步,在风雨大作的时候,到学校后面爬山。

“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这就是当时毛泽东的教育理念。

长沙师范的同学们,跟着“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毛泽东,“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敢“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很多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在中国近现代史天空中,风云际会,风起云涌。

孩子不是学习的太监!看看毛泽东是怎么教孩子的

历史图片:青年毛泽东

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习历史

1920年,从长沙师第一范毕业的毛泽东,到一师附小教学。

有一次,毛泽东替一位请假的历史老师代课,到了一个“猢狲横行”的班级。那些孩子们直接向这位年轻的老师发难:我们不想学历史,学历史没有用,我们会打算盘记账就行......

毛泽东说学历史没兴趣,那么踢足球有兴趣吗?

于是,这位13岁就当了“猴王”的毛教员,领着一帮抓耳挠腮的“小猢狲”,到操场踢起了足球。

趁着这些“小猢狲”玩的不亦乐乎,毛教员问他们,你们知道你们踢的是什么吗?

“足球!这谁不知道。”“小猢狲”们齐声答道。

“那足球是谁发明的呢?”

“洋人呗”

孩子不是学习的太监!看看毛泽东是怎么教孩子的

影视剧照:水浒

“不,是中国人,中国在宋朝的时候,就开始踢足球了。《水浒》都知道吧,梁山好汉要杀的奸臣高俅,可就是个足球高手呀,不过那时候叫‘蹴鞠’......”

“啊,原来是这样呀......”

一瞬间,那些原本讨厌学习历史的小猢狲,就对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

......

不再多说了,中国的教育问题已经说了多少年,即使再说上一千零一夜,又能如何?

只是希望衡水中学的孩子们,周末能去“青苹果乐园”里去玩一玩,能有空去仰望星空,能在暑假里去“百草园”里逮只蛐蛐......

孩子不是学习的太监!看看毛泽东是怎么教孩子的

不是谁都要成为牛顿、张衡,而是谁都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这样,在他们成年以后,回首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就不仅仅是一片单调的读书声。就像,阳春三月绝对不应该只有一种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衡水   鲁迅   孩子   猢狲   干饭   私塾   长沙   太监   剧照   少年   老师   中学   快乐   影视   学生   历史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