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当头,他没有“跑”,而是挺身而出,血战到底

今天的范跑跑还在为自己当年抛弃学生,临阵脱逃而诡辩,还有人在随声附和他。

这时,我想起了81年前的一位将军——

“国家到了这种地步,除了我们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

这是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遗书里的一段话。

这段话,沉痛苍凉而又慷慨悲壮。八十一年后的今天读来,犹自催人泪下,血脉卉张!

1891年,张自忠出生山东临清,少年时代接受先进的爱国思想教育,青年时期就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后投身冯玉祥的西北军,以战功累迁至38师师长。

国难当头,他没有“跑”,而是挺身而出,血战到底

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屡败日军,战功赫赫。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张自忠率59参加了临沂保卫战,与日军激战七昼夜,死战不退,越战越勇,最终将装备精良,号称“铁军”的板垣师团击溃,保证了“台儿庄会战”的胜利,威名大震,名垂青史!

之后,张自忠率部参加了随枣会战和冬季攻势,战功赫赫。

1940年5月1日,日军发动枣宜会战,夺取宜昌,直接威胁陪都重庆,国民政府调集重兵与日寇激战,试图夺回宜昌。

时任33集团军军长的张自忠,更是奋勇异常,在决战前,写下了这份遗书,交给副军长冯治安,由他昭告集团军各部队官兵:

国难当头,他没有“跑”,而是挺身而出,血战到底

“国家到了这种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在此之前,张自忠每逢大战,必写遗书与妻子交代后事。此次面向全军,足见当时形势之恶劣,更见张将军死战之心何等之坚决。

当时军心大震,杀声震天!

5月7日,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亲率2000余名官兵东渡襄河出战,与日军奋战9昼夜,后被6000余名日军合围在南瓜店。他将自己卫队全部调往前线增援一线部队,自己与日军短兵相接,浴血奋战,5月16下午4时,重伤累累的张自忠将军额头中弹,壮烈殉国。

张自忠殉国当夜,眼睛血红的38师师长黄维纲赤裸上身,手抱轻机枪,率领敢死队夜袭南瓜店,杀得几进几出,从日军手里抢回了张自忠将军的遗体,送往重庆国葬。

国难当头,他没有“跑”,而是挺身而出,血战到底

将军灵柩路过宜昌时,十万军民恭送灵柩上船,完全无视天上日军的轰炸机群。

而日军轰炸机也未投一弹,几番盘旋,轰鸣而去。

5月28日,将军灵柩运至重庆,蒋介石、冯玉祥等军政要员,为张自忠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周恩来称赞张自忠将军:“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81年过去,硝烟早已散尽,耳旁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急切脚步声。

但无论我们今天有多么的繁忙,多么的富强,都不要忘记了在国难当头,地动山摇的危急时刻,像张自忠将军那样,挺身而出,为国死战的先烈。

国难当头,他没有“跑”,而是挺身而出,血战到底

中华民族五千年一路走来,不曾亡国灭种,不曾文化断代,就是因为我们的中华民族,总是能孕育出像张自忠将军这样的英雄。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谨以此文纪念张自忠将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国葬   宜昌   国难当头   血战到底   灵柩   死战   集团军   军长   战功   壮烈   遗书   重庆   挺身而出   日军   官兵   中华民族   将军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