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悼亡三绝,苏轼有泪,贺铸无泪,毛泽东感天动地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生离苦,但有“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温馨期待。

死别更苦,只有“纵使相逢应不识”的无奈,欲知其中滋味,且看悼亡三绝:

千古悼亡三绝,苏轼有泪,贺铸无泪,毛泽东感天动地

1.苏东坡《江城子》——纵使相逢应不识的无奈

1075年,正月二十,年近四十的苏轼饱经仕途坎坷。

四年前,自己参了王安石一本,没想到王安石竟然指使人告黑状,把自己踢到了杭州。

杭州是个好地方,不过,苏轼待了三年就被调到了密州,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被调去哪里。

可怜我那妻子,十年前就离我而去。都说我豪放,我只是嘴上不说而已,嘴上不说不代表我不想。

想又有什么用呢?看看我现在这个样子,满脸风尘,两鬓如霜,妻子肯定不认识自己了!

苏轼喝醉了,梦见了魂牵梦绕的妻子。

妻子坐在两人的婚房里梳妆打扮,自己有一肚子话诉说,却怎么都说不出来,就这样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默默流泪。

梦醒了,苏轼擦了擦眼角的泪,写下一阙《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千古悼亡三绝,苏轼有泪,贺铸无泪,毛泽东感天动地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走了也好,省得跟着我苏轼受这颠沛流离之苦!

2. 贺三愁《鹧鸪天》——同来何事不同归的无力

1101年,年近五十的贺铸再一次来到苏州。

苏州的景色比上次来时更美,可是我哪有心情?

年少时自己也有“金印锦衣耀闾里”的英雄梦,努力奔跑了半生,却被甩的不见踪影,不禁有点可笑。

十几年前,王安石变法失败,苏轼历经艰险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期间还提携过自己。

苏轼的提携也没能让自己出人头地,也没能让出身名门的妻子享上福。

如今,自己孤零零地卧在床上,再也没有人陪自己听雨,再也没有人给自己缝补旧衣。

贺铸情难自已,写下一阙《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词中无一泪字,贺铸早已泪湿破衣。要什么荣华富贵,能和爱人一起数数清贫日子多好呀!

千古悼亡三绝,苏轼有泪,贺铸无泪,毛泽东感天动地

同年八月,千古文豪苏轼离开人世。

3. 毛泽东《蝶恋花》——泪飞顿作倾盆雨的无我

1957年5月,毛泽东给柳直荀遗孀李淑一写了一封信,拜托李淑一“你如去看直荀的墓的时候,请为我代致悼意”。

李淑一收到来信后,将24年前写的一首《菩萨蛮·惊梦》赠予了毛泽东:

兰闺索莫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毛泽东见信后,从字里行间深切感受到李淑一对柳直荀的深切哀思,自己又何尝不是日夜思念着杨开慧呢?

于是,毛泽东写下《蝶恋花·答李淑一》表达对柳直荀和杨开慧的无限哀思,并对李淑一表示同情和安慰: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千古悼亡三绝,苏轼有泪,贺铸无泪,毛泽东感天动地

个人认为,以上三首堪称悼亡三绝,苏东坡胜在满纸是泪,贺三愁胜在无一泪字,毛泽东胜在家国情怀。至于元稹、李商隐、纳兰容若,略逊一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闾里   重霄   感天动地   哀思   苏州   杭州   夜来   正月   深切   惟有   千古   日夜   万事   无言   妻子   年前   无奈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