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会见杨振宁,遗憾自己未能给世界做出一些贡献

1973年7月,杨振宁第四次回国访问。和往常一样,负责接待的人员询问杨振宁此次访问要会见的朋友,杨振宁突然提出,能不能见一次毛主席。

杨振宁并非不知天高地厚,35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让他享誉世界,国家对他始终给予极大的关心和关注,特批父亲杨武之先后三次到日内瓦与自己团圆。

毛主席会见杨振宁,遗憾自己未能给世界做出一些贡献

杨振宁

杨振宁提出想见毛主席后,又觉得有点唐突了,毛主席忙于国家大事,怎么可能有时间接见自己。接待人员安慰他,想见毛主席很正常,人人都想见毛主席老人家。

7月17日,杨振宁接到通知,毛主席要会见他,这让他激动不已。下午,在周总理和周培源的陪同下,杨振宁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毛主席。

毛主席会见杨振宁,遗憾自己未能给世界做出一些贡献

杨振宁全家福

“毛主席精神非常之好”,与杨振宁足足聊了一个多小时,既有关于科学的话题,也有对杨振宁个人的关心,“谈了上下古今极有意义的话,甚至有幽默的话”。

期间,毛主席询问光子的性质、质子可不可分等,让杨振宁大吃一惊,因为这都是当时最前沿的物理学课题,可见毛主席对物理 “造诣非常之深”

毛主席会见杨振宁,遗憾自己未能给世界做出一些贡献

周总理接见杨振宁

“总而言之,主席对于在中国出生的我,能对世界物理学做出了贡献,很是高兴。”毛主席还幽默地说,自己也希望能给世界一些(科学)贡献,不过未能做到这一点。

事后,杨振宁回忆了在会见过程中的小插曲。毛主席讲话引经据典,经常使用成语,自己却都不熟悉,很多都没有听清楚,周总理还和周培源换了座位,客串了一下翻译。

毛主席会见杨振宁,遗憾自己未能给世界做出一些贡献

毛主席会见杨振宁

当被询问听不懂是不是因为毛主席说的是湖南话,杨振宁表示 “并不尽然”,因为他紧张地根本不记得毛主席书房的陈设布局,连有没有地毯都不记得。

这次会见是杨振宁与毛主席的唯一一次见面。第二年,毛主席又接见了他曾经的搭档李政道,依然不失幽默,问李政道,“你是上海人,有上海,有下海没有啊?”

毛主席会见杨振宁,遗憾自己未能给世界做出一些贡献

杨振宁与李政道

1978年7月,杨振宁又一次访问中国,此时毛主席已经逝世近两年。在飞机那木卓巴尔山时,杨振宁远望茫茫雪山,感慨万千,赋诗《空间和时间》:

玲珑晶莹态万千,

雪铸峻岭冰刻川。

皑皑逼目无边际,

深邃凝静亿万年。

尘寰动荡二百代,

云水风雷变幻急;

若问那山未来事,

物竞天存争朝夕。

这首饱含诗意和哲理的诗,像极了毛主席的《满江红》: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想必,写此诗时,杨振宁一定想起了毛主席,想起了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想起了毛主席和他会见的场景,唱起了毛主席和祖国对他的关心和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满江红   日内瓦   诺贝尔   贡献   尘寰   分等   峻岭   世界   风雷   中国   遗憾   物理   幽默   人员   时间   科学   杨振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