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跳桥自杀少年:拿什么拯救孩子的教育?

4月17日晚间,上海浦东新区卢浦大桥发生一起跳桥事件。一名男孩在车里与母亲发生争执,一气之下冲出后车座,纵身跳下卢浦大桥,当场身亡,酿成悲剧。

据了解,男孩的母亲当晚在上海浦东新区卢浦大桥正在驾驶汽车,与儿子在车内发生争执,男孩一气之下冲出汽车后座,在卢浦大桥引桥处跳桥,随后母亲立即从车中追出,试图拉住男孩,但最终还是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男孩母亲当场跪地大哭,当120救护车赶到时男孩已无生命体征。

17岁跳桥自杀少年:拿什么拯救孩子的教育?

17岁跳桥自杀少年:拿什么拯救孩子的教育?

看着这个孩子摸着眼泪要跳下去的那一瞬间,心里是有多少委屈不解,有多决绝,对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不留念,连一个母亲追过去挽救的机会都不给。

那时候开始感叹,人间不值得,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

如今这个社会很多孩子,都因为跟父母沟通不够,形形色色的事情接二连三。

最近,河南省鹿邑县一名13岁女生赵某离家出走也被舆论关注。

4月9日下晚自习后,赵某与同学们分手后,再也没有消息,经过全县市民的助力和公安机关的寻找,终于在4月15日下午找到此女,但是一具冷冰冰的尸体,据警方通报,赵某溺水死亡,衣着完整,体表无外伤,生前曾写下遗书,有轻生念头,一个如花四季的年龄就这样消亡,留下父母懊悔的眼泪。

回忆在我们小的时候,几乎每个孩子都挨过父母的打骂。那个时候的我们能够想到的唯一的反抗方式也许就是离家出走,但也只是停留在想一想的层面上,真正要落实到行动上还是比较少的。但是,现在的孩子,和从前还真的是不一样。

有很多网友说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够,总觉得生命还是可以挽救的,不珍惜。

我想问问?作为一个成年人,可能你都会因为压力崩溃,更何况一个孩子呢?

再坚强的人,心里也是想被保护着的啊。

你曾以为你的父母就是自己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都最后,压倒他的偏偏就是这根救命的稻草。

不被理解,不被安慰,那种只剩下自己孤军奋战的时刻,谁都会想不开。

17岁跳桥自杀少年:拿什么拯救孩子的教育?

中国式的教育到底差在哪里?

差在每一个人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把自己身上的思想强压在一个孩子身上,却没有真正的告诉他们,情绪怎么缓解,我要怎么去判断对与错。

逝者已逝,如果避免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如何让悲剧不要再重现。

我想应该是沟通吧。

1、不要在公共的地方指责孩子的过错,给他们留点面子。

2、以前我们村里人常说,孩子错了就要打,我觉得是不是要考虑情绪为主。

3、每一个父母,应该先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是因为一次的受骂,就这么过激吗?

我更倾向于,是长期的累积。

很让人痛心,为人父母,为人子女都有说不尽的委屈。

为什么世人都在说沟通。

恋人需要沟通,朋友需要沟通,年龄代沟需要沟通。

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区别在哪?

区别就在于,一个是成年人的思维,而另一个并没有完整的思维。

我们从中反思,要如何建立起一个好的沟通系统,避免这样的事情再度发生。

今天发生的这一切,才不会没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鹿邑县   浦东新区   引桥   如花   孩子   大桥   成年人   悲剧   委屈   为人   事情   父母   母亲   男孩   少年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