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亲戚关系:借钱免谈

最近一个朋友吐槽,说起了自己买房的一件事。

他因为要买二手房,其实手里的首付也够。

因为现在贷款利率比较高,可以多付点首付减少利息

所以他就打算向亲戚借一笔钱。

本想着属于来往比较多叔伯姑姨们会帮自己一把

他们用拒绝来把他拉回到现实之中

拒绝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听着明显太假。

这位朋友年薪赚20-30万,依旧借不到钱

那些本来挣钱就少更难借到钱了

无独有偶。

我在很多年前,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况。

难道借钱见人品?

我这位朋友人品不错,收入也高,

借的钱也不多,一年之内肯定能还上,并且还愿意付利息

依然是向亲戚借不到钱。

身边的朋友大部分都遇到这样的情况:

向亲戚借钱基本上是拒绝的,不拒绝的是和借钱数目差距相当远。

出力可以,但是借钱免谈

这就是中国亲戚式借钱的现实。

01

很多账,掺杂了人情,就成了糊涂账!

在中国,最容易因为借钱撕破脸的,是亲戚。

网上看到一个故事:

2009年上大学,爸爸脑血栓住院,二姑家勉强借了3万元。

2014年结婚的时候,终于还清了3万元。

2015年,由于贷款买房,家里没有多余的存款。二姑来家里借钱,说要买房,张口10万。迫于之前向二姑借钱欠下的人情,我们东拼西借,勉强凑了5万。

结果,二姑嫌少,翻脸不认亲,到处说我们不知恩图报,路上遇到也不打招呼。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亲戚不要也罢。

但理性些看,这件事根本无法衡量对错。

知乎上看到一句话:

“ 都说世间人情债最难还,难在哪里?难就难在,人情债没办法量化。即使经济上清偿了,在亲情和所谓的中国式‘恩情’的纠缠中,永远没有两清的时日。”

你可能觉得,自己这些年的付出已经还清了当年雪中送炭的情谊,但对方,不一定这么认为,甚至都不记得这些事。

人情债,从来不只是一个数字那么简单。

物质世界里有很多货币,有形的,无形的,钱是最简单的数字,人情最难量化。

02

“中国式借钱”你不还也难,还了也难。

如果你借他人的钱,就是相当于抵押朋友之间的感情和信任,钱可以还,但人情难还。

我的一个同学,小时候家境不好,读书的时候没少受她小舅舅的帮助,现在出来社会工作了。小舅舅总会旁敲侧击地暗示她,让她用各种方式还当年的“情”。

中国式亲戚关系:借钱免谈

比如说同学的侄女生日,小舅舅总要在家族群里晒其他家人送的礼物,然后转头问她送什么礼物。

过年过节的时候,如果她不大包小包地去小舅舅家看望,小舅舅就要跟家族的长辈说她忘恩负义。当他要买房的时候,小舅舅明确提出了让她帮忙出一部分钱。

同学老是向我们吐槽,真的受够了,给一笔买房款就当作是还了当年的恩情。

谈钱伤感情这句话来得不无道理。当你借出或借入一笔钱,心里的期待值就会开始增加,如果对方不按照你所期待的那样做,就会产生落差。

中国,原本是一个讲人情的国家,当别人借钱给你的时候,你就已经欠了人家的人情。

哪怕你给对方高过银行的利息,你依旧欠着人家的人情。

如果你珍视一段感情,就尽量让两人之间少一点金钱来往。

因为好的感情都是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如果一旦一方变成了债主,那两人的感情就会失衡。

03

明智的人是怎么做的呢?

我有个朋友,打算在结婚前买房。

首付不高,但由于部分现金流放在了投资产品上,所以难以周转。按理说,找亲友凑凑可以交了这笔钱,可是他没有这样做。

他去银行贷了一笔款,付了首付。

后来投资有了收益,还了贷款。

这个过程其实多花了些钱在贷款利息上,但省去了很多麻烦和心理负担。

他说:其实借钱中最直接的一点就是资金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如何衡量。

你向亲朋好友借钱,给利息会显得见外,不给利息会觉得自己欠了人情债。

最怕的是,世人心变幻难测,难免日后不会产生一个想法:因为借了你钱,错失了5万变50万的发财机会。

这种认知不管对错,都会为双方的感情破裂埋下导火线。

宇宙很公平,天下也没有免费的午餐。

物质世界里等价交换, 而钱,其实是最简单的货币。

能用钱解决的,尽量不用人情。

人情贷的利息,看着很低,实际上,它可能是你一辈子都还不起的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糊涂账   人情债   首付   恩情   对错   舅舅   利息   中国   人情   货币   亲戚   当年   感情   同学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