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用汉服证件照登记结婚被拒,旗袍却可以,凭什么?

无锡一对新人用汉服证件照登记结婚被拒,是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争议满天飞,民政局给出的拒绝的理由是像戏服,由于此前没有先例,此事还需要研究。明明穿旗袍、少数民族服装都可以,汉服却不行,凭什么?

新人用汉服证件照登记结婚被拒,旗袍却可以,凭什么?

民政局的工作人员表示,此前对“戏服”的表述不是很准确,年轻人追求个性化可以理解,后续是否认可汉服证件照形式,还需要研究。

这名唐女士也表示,工作人员的态度很友好,被拒的理由并非红衣红底的原因,之前也是看到有人用汉服结婚照登记成功的例子。

新人用汉服证件照登记结婚被拒,旗袍却可以,凭什么?

唐女士身着的汉服到底符不符合结婚登记照的要求?其实取决于意识形态,证件照的功能就是证明“你是你”,所以明文规定的艺术照、剧照,都存在一种意识形态上的“你不是你”的疑问,工作人员把汉服认知成“戏服”,这就是她的道理。

工作人员的认知短缺

之所以旗袍能作为结婚证件照没有问题,而唐女士用汉服证件照则被拒,很大程度上源于工作人员的认知短缺。

新人用汉服证件照登记结婚被拒,旗袍却可以,凭什么?

先说说外国人的认知,大部分都把旗袍当作是中国的传统服饰,那是因为随着外国列强侵入中国,随之带来的文化交流,民族意识的觉醒,发型和服饰的改变,旗袍的诞生也是在那个年代,以解放女性的身体,追求身材上的美感。

新人用汉服证件照登记结婚被拒,旗袍却可以,凭什么?

旗袍在民国时期风靡了大江南北,甚至火到了国外,尤其是当旗袍被定义为“国服”,宋美龄身着旗袍在美国演讲引起轰动,这股旋风也刮到了好莱坞,旗袍留给外国人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刻板印象。

而旗袍诞生至今差不多百年的历史,这个历史的节点,也导致了国人对旗袍的印象,也要比汉服更近一些,对汉服的印象更多地停留在影视剧中,认知上才会将旗袍当作“戏服”。

“圈子文化”惹不起

但凡一种事物沾上了“文化”两个字,尤其是小众的“圈子文化”,那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

新人用汉服证件照登记结婚被拒,旗袍却可以,凭什么?

不管是汉服圈、旗袍圈还是lo圈,混过圈子的人都了解,圈子是有等级分别的,高阶低阶的等级甚至都划分得很细致,这也给一些圈内人带来了无比的优越感,所以才会有“中学上穿山寨洛丽塔服上街被当街拦下辱骂”“徐娇改良汉服被黑”“女子晒旗袍照被指责改良旗袍不是旗袍”的新闻。

这一次很明显,如果汉服作为结婚证件照被拒,这种不被承认的“屈辱”,很大程度上有触碰到了某些人的优越感,毕竟是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帜,旗袍和汉服一直以来的争议点不就是谁才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服饰吗?既然旗袍都可以作为证件照登记结婚,凭什么汉服不行?

新人用汉服证件照登记结婚被拒,旗袍却可以,凭什么?

所谓“不破不立”,能够达到这种舆论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也能引起官方的重视,虽说每个地方的规定都不一样,但意识到有疑问的规则,才能更好的改进,或许随着技术的进步,更多个性化的服饰穿搭,并不会影响证明“你就是你”的疑问,争议也就不存在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旗袍   民政局   优越感   意识形态   短缺   中国   认知   外国人   此前   工作人员   女士   印象   圈子   新人   服饰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