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里最有机会上“名校”的学生,往往不是第一名,而是这个排名


最近,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关于高考的消息,国内的高考,可以说是对于人才最公平的一种选拔方式了,也造成了不同人之间的人生分界点。

因此家长对于孩子高考看得也是十分重视,更是希望能考上名校,之后找一份好工作,也不枉辛苦这么多年。

班级里最有机会上“名校”的学生,往往不是第一名,而是这个排名

那么想知道自己家孩子到底能不能上一所名校,非要等到长大后才能得知吗?其实小时候的一些迹象,也能帮助家长判断出来。

班级里最有机会上“名校”的学生,往往不是第一名、第二名,而是这个排名

很多家长十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考试排名则是学习成绩最好的说明方式,所以家长理所当然地把排名在前的孩子认为是考入名校的不二人选。

但事实上,班级里最容易考上名校的孩子,往往不是排名在第一、第二位置的。有着丰富教育经验的教导主任曾说过:那些最后能考上名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在班级里排名前十左右位置的人。

班级里最有机会上“名校”的学生,往往不是第一名,而是这个排名

“第十名效应”很好地阐释了这样的现象,了解一下

曾经有一位小学老师发现了一个现象:在小学期间成绩排名在第一、第二的孩子,长大后所有的成就,要比班级里那些中等学生差了很多。

对此,这位老师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对于毕业的小学生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对比他们进入初中和高中之后的成绩,发现:那些上小学时成绩在前五的学生,在进入到初中和高中之后,会有40%的人成绩出现倒退。

相反,那些上小学时排名中等的学生,在进入到初中和高中之后,成绩上升的人超过了80%,而这样的学生更容易考上名校。

班级里最有机会上“名校”的学生,往往不是第一名,而是这个排名


这样的现象被称为“第十名效应”,通俗来说,小学阶段排名中上游但是又不拔尖的孩子,通常排名在第十名左右,未来的成绩会比那些排名数一数二的学生要好,自然考上名校的几率也会更大一些。

为什么会出现“第十名效应”?

在小学阶段,学生所学习的科目相对较少,也比较好掌握,自然谁更努力一些,成绩就会更前进一些,而进入初中和高中之后,学科的增加会让那些知识狭窄的孩子难以适应,自然就会出现成绩倒退的情况。

另外,那些成绩中上等的学生,虽然成绩不是拔尖的,但是学习上他们会相对轻松一些,甚至还有时间去接触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的孩子思维往往是比较活跃的,所以他们也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而且,相比较第一第二成绩的学生繁重的学习压力和容易崩溃的心态,处于中上等学生的健康学习心态,会越来越有后劲,因为他们长期被名次靠前的同学压制,内心早已习惯了。

班级里最有机会上“名校”的学生,往往不是第一名,而是这个排名

而经过后期的努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最终会反超,成为最后的“赢家”。

“第十名”并非一直跟跑,家长的正确教育,孩子会“跟跑”变“领跑”

如果你家孩子现在班级排名不是那么满意,仅仅是处于中上等的水平,家长也不要过分焦虑。“潜力股”的他们只是要不断地奋发向上,终有一天,就会迎头追上,成为“第一名”。

所以,家长需要做的就是“鼓励”,鼓励孩子努力、有毅力、有态度、有勇气,无论孩子成绩排在第几名,家长都要从孩子的身上找到“闪光点”,并以此发扬光大。

班级里最有机会上“名校”的学生,往往不是第一名,而是这个排名

今日话题:你家孩子在班级里排第几名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名校   班级   学生   拔尖   学时   会上   效应   家长   现象   初中   成绩   努力   高中   自然   孩子   小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