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提出孔子是韩国人,论证却太牵强,网友:韩国祖先是中国人

韩国学者提出孔子是韩国人,论证却太牵强,网友:韩国祖先是中国人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

我们争论的并非孔子的国籍归属,而是民族归属。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马克思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韩国人提出孔子是韩国人,论证却太牵强,网友:韩国祖先是中国人

以这几个条件来看,孔子使用的语言是汉语,四书五经由汉字写成,孔子的国家鲁国是东周的诸侯国,而孔子一生也致力于恢复周礼,后来这些诸侯国被秦国吞并,虽历经王朝更迭与民族融合,但华夏民族的地理位置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文化脉络并未断绝。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华夏民族数千年来皆以儒学为统治思想。儒家学说在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后继者的补充发展中,形成了适应不同阶段的儒家学派。

因此,孔子属华夏民族无疑,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为何有韩国人称孔子是韩国人?

韩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国史》中认为,古朝鲜经历了檀君朝鲜、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三个阶段。而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也有关于箕子朝鲜的记载:

韩国人提出孔子是韩国人,论证却太牵强,网友:韩国祖先是中国人

《尚书大传》记载:‘箕子既受周之封,不得无臣礼,故于十二祀(应为十三祀)来朝。武王因其朝而问鸿范。”

“晋郭璞注《山海经·海内北经》曰:‘朝鲜。今乐浪县,箕子所封也。”

因此有韩国学者认为,“朝鲜半岛最早建立政权的是商朝贵族箕子,西周封建的宋国的第一个国君就是箕子的亲戚微子。孔子是宋国贵族后代,也就是韩国祖宗箕子的后代了。”

韩国学者如此论证太过牵强,否则中国人也可以说,因为箕子是西周微子的亲戚,箕子是中国人,因此韩国祖先是中国人,中国人甚至更有立场说这样的话,因为当时箕子朝鲜是西周的附属国。

韩国人提出孔子是韩国人,论证却太牵强,网友:韩国祖先是中国人

但是这种说法显然也不成立,古代中国与朝鲜地理接壤,陆路交通便利,人口流动多是正常的,而且这种流动是双向的。

韩国对儒家文化的传承

孔子是中国人,这一点是板上钉钉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儒家文化在韩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儒家文化的思想,已深入到了韩国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韩国文化被深深地打上了“儒家”的烙印。

孝道

孝道作为儒家文化的基石,在韩国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韩国人提出孔子是韩国人,论证却太牵强,网友:韩国祖先是中国人

现今在韩国的家庭中。长男长孙的责任尤其重大,长男长孙必须和父母长辈同住,担负起赡养老人的重任,长熄还需承担家庭的一切劳动。

另外,长幼之间的礼仪也特别多,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使用敬语,晚辈不得顶撞长辈,家中的一切事宜都须听从长辈的意见。

忠诚

韩国人的忠诚表现在对国家,社会,家庭三个方面。

韩国人对自己的国家非常忠诚,军人喊的口号即是“忠诚”,并且,韩国人信奉“身土不二”。其实,“身土不二”象征了一种民族精神,即对国家的忠诚。而韩国人对此的解释也为“生为韩国人,死为韩国鬼”,他们以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来传承对国家的忠诚。

韩国人提出孔子是韩国人,论证却太牵强,网友:韩国祖先是中国人

在韩国,“身土不二”广告语随处可见,韩国媒体时常提醒韩国民众,韩国的产品最适合韩国人的身体,提倡一切消费都使用国货。这种爱国精神和消费观念,已经深深地融入了韩国人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韩国人对社会的忠诚体现在方方面面,可以从对企业的忠诚这一个侧面窥探出韩国人对社会的忠诚。

据调查,韩国人一辈子都在一个企业工作。很少跳槽。许多韩国人即使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了很多年而没有晋升,他们都不会选择跳槽。因为。在韩国人的心目中,企业不只是自己工作的地方,更像一个大家庭。他们把自己大部分的青春和精力都奉献给了这个大家庭,伴随着企业一起成长,而不仅仅是为了生计。

韩国人提出孔子是韩国人,论证却太牵强,网友:韩国祖先是中国人

结语:

春秋末期,儒家思想进入朝鲜半岛后,便在韩国落地生根。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对韩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思想已渗入韩国人的血液中,支配着他们的行动,指引着他们遵守社会生活的准则。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礼仪之邦”的称号,而如今,同属儒家文化圈的韩国却保留了更多的儒家文化传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孔子   韩国   长孙   朝鲜半岛   韩国人   儒家   朝鲜   华夏   西周   牵强   祖先   长辈   忠诚   民族   儒家文化   网友   社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