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念的紧箍咒,究竟是什么内容?翻译成中文仅有六个字

唐僧念的紧箍咒,究竟是什么内容?翻译成中文仅有六个字!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它的突出特点及最大的思想价值,就是精心塑造了孙悟空神话英雄的形象。

作者通过孙悟空的出生、求仙得道、大闹三界和护送唐僧西天取经途中披荆斩棘、斩妖除魔等动人情节,精心塑造了一个蔑视皇权、敢于造反、追求自由、积极乐观、爱憎分明、见义勇为的神话人物形象。

唐僧念的紧箍咒,究竟是什么内容?翻译成中文仅有六个字

说到孙悟空,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他身上的两件法器:金箍棒和金箍儿。一件让他更加神通广大,而另一件却带给他无尽的折磨。

吴承恩“创造”的每一个物件都是一个寄托着深意的象征物,而最具典型和代表性的就是紧箍咒这玩意儿。

紧箍咒是通过孙悟空戴在头上的金箍儿起作用,换而言之,金箍儿也是紧箍咒的外在表现,它伴随着孙悟空走完整个取经过程,但是却没有伴随始终。

它是半路加在孙悟空身上,在到达西天取完真经后却又悄然消失,是悟空身上比较特殊的物件,而紧箍咒又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悟空的性格。

从小说来看,紧箍咒代表和象征了宗教戒律与定心真言,以及社会礼法和社会文明秩序。

唐僧念的紧箍咒,究竟是什么内容?翻译成中文仅有六个字

这就是孙悟空。

他取代唐僧成为取经的主角,这种角色的转换,代表了《西游记》的宗教主题到社会主题的转换。离开了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就很难对《西游记》的主题思想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

不管是孙悟空的品格还是本事,其人物形象,都是一个超凡人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孙悟空的形象有他产生的现实生活土壤,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土壤。

从《西游记》描写的孙悟空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体现出来的思想性格特点,读者体会《西游记》的丰富文化内涵和基本思想倾向就不困难了。

我们对孙悟空戴上“紧箍咒”这段故事都很热悉。孙猴子其实跟今天的青年人一样,面对的是同样的迷茫和烦恼。

孙悟空打死盗贼被唐僧赶跑了,这猴子气呼呼四处晃悠,特别迷茫。

唐僧念的紧箍咒,究竟是什么内容?翻译成中文仅有六个字

他跑到东海龙王那儿喝茶。龙王说:“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大圣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

孙悟空遇到菩萨,菩萨也对他说了一句话:“赶早去,莫错过了念头。”

再后来的情节大家就都知道了,由菩萨布局,唐僧给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

吴承恩在书里面也写过这几句咒语的原文,唵、嘛、呢、叭、咪、吽。这六个字又名叫定心真言。

这六个字来的意思和《爱莲说》的寓意非常相似,讲的是说要身心清净,如同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不听话,就念经,让你头疼无比,再顽皮的猴子,也乖乖收心了,一路艰难跋涉,终修成正果。

长者龙王说了真心话,你不受教诲,不尽勤劳,你就始终是个混混,有点法力本事,也还是个混混。

唐僧念的紧箍咒,究竟是什么内容?翻译成中文仅有六个字

你想逍遥快活,没问题,继续在花果山当猴子的头儿,别想着成为什么英雄,成为斗战胜佛了。贪图眼前的玩乐,那就错过了更加广阔的世界,没本事见识更大的精彩。菩萨给了贴心提示:人啊,有立志的心就要珍惜,马上行动。

因为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有着共同的人性弱点,我们立志容易,但要实践达成,必须艰辛付出,若贪玩犯懒必定一事无成。

最厉害的,是紧箍咒,象征着强硬的现实束缚,你靠自己的心志不能坚持,那就得靠强有力的外界力量。

我想问的是,你愿意戴上“紧箍咒”吗?

如果你小时候看过央视版的《西游记》,应该还记得,当孙悟空保护唐僧历尽九九八十一难,达成任务,心志能力足够强大,智慧足够广博之时,头顶的金箍儿自然就消失了,没有人再去念什么劳什子经咒了。

唐僧念的紧箍咒,究竟是什么内容?翻译成中文仅有六个字

这个猴子的一路辛酸艰难,成为光辉事迹,他自己成为真正的成熟的大英雄,贏得各种赞颂。从此他为自己负责,没人管着了。

你成了这样的孙悟空,世界自然为你转过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唐僧   紧箍咒   大圣   西游记   心志   正果   龙王   中文   菩萨   悟空   猴子   人物形象   象征   身上   思想   英雄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