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即巅峰,垄断乐坛11年,港娱衰落的罪魁祸首是他们?

引言

上世纪90年代香港娱乐圈可谓是风生水起。谭张争霸后,香港“四大天王”迅速占领席位。他们当年到底有多红?

基本包揽音乐及电影奖项,每次颁奖一定少不了“四大天王”的身影。周星驰的《破坏之王》中就曾描述过这么一个场景,一位老人在售卖张学友的演唱会门票处大喊“我爱黎明”,结果被张学友的粉丝群殴。

在那时代,“四大天王”不仅男女老少通吃,还伴随着狂热的追星热潮。接下来就跟着我的脚步,走进90年代,重现当年的狂潮。

出道即巅峰,垄断乐坛11年,港娱衰落的罪魁祸首是他们?

这一切还得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谈起,当时香港的娱乐圈还是由谭咏麟和张国荣所占领,两人在音乐上不分伯仲,基本占领音乐方面的奖项。

不得不提的是,当时出现了一种说法叫“谭张争霸”,会被这样提及的原因,是因为当年两人都让港乐处于全盛时期,都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两人一见面,必定是掌声和嘘声一片。

出道即巅峰,垄断乐坛11年,港娱衰落的罪魁祸首是他们?

随即,1987年谭咏麟宣布不再竞争奖项,1989年张国荣也宣布开始淡出乐坛,转战影视圈,这场争霸才落下帷幕。

正是这个原因,“四大天王”才有了爆火的机会。“谭张”淡出后,香港乐坛开始沉寂,当时的香港两大巨头宝丽金和华纳意识到捧出新人是必然趋势,因此两大巨头竞争,掀起了一番腥风血雨,甚至涉及到各方势力,没有办法的两大公司只能握手言谈,协商选出四人,打造“四大天王”。华纳公司推出郭富城和刘德华,宝丽金推出张学友和黎明。

出道即巅峰,垄断乐坛11年,港娱衰落的罪魁祸首是他们?

1992年,劲歌金曲颁奖礼高挂“四大天王”的牌匾,正式拉开注定不平静的一年。最开始,郭富城遭受质疑,认为公鸭嗓的他不配加入,随后,黎明也被质疑,认为李克勤比他更有资格成为“四大天王”。

出道即巅峰,垄断乐坛11年,港娱衰落的罪魁祸首是他们?

这些质疑最后都消散了,说实话,李克勤当年是被当成谭咏麟的接班人来捧的,要打造“四大天王”是应该有他一份,但无奈李克勤“飘了”,在红了之后,出现了很多负面新闻,甚至还曾传出车祸的新闻,宝丽金只好放弃他,选择了黎明。

郭富城动作有记忆点,黎明长得帅,凭借这些也顺利大火。只能道命运弄人,如果当年李克勤低调些,可能现在的“四大天王”就要换人了,黎明也许也会凭自身的优势出圈,但绝不会像现在大火,毕竟当时的资源一直都是顶级,他要想凭借实力出圈,放在那个背景下,歌曲、舞蹈以及表演都不是最顶尖的,凭借出色的外表不会大红大紫的。

出道即巅峰,垄断乐坛11年,港娱衰落的罪魁祸首是他们?

在“四大天王”成功上位后,香港乐坛的全盛时期再次开启。在他们的影响下,香港乐坛的歌曲开始向中国内地甚至是东南亚地区推广。无论是大街小巷,循环播放的歌都是“四大天王”的代表作,连几岁的小孩子都会哼上几句,“四大天王”的追星族也经常爆发争吵和打斗,足以见得当时的疯狂程度。

张学友的专辑销量超过了300万张,是当时世界上十大畅销男歌手中唯一一个亚洲歌手。郭富城凭借独特的舞姿,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成为“亚洲舞王”。

张学友更是号称“歌神”,他的巡回演唱会一票难求。黎明算是四人中的全能担当,凭借一张清秀的脸圈粉无数,成为“四大天王”中最红的存在。从1990年开始算起,四人对最受欢迎男明星的榜单统治一直长达11年,这11年中,没有其他新人能夺得这项奖项。

在这长时间的垄断下,也让很多人心生不安。这些劣势在“四大天王”淡出后彻底爆发出来,港乐由盛转衰的原因是什么?“四大天王”是港乐衰弱的导火线吗?给我点点关注,继续为你解密“四大天王”背后的秘密。

出道即巅峰,垄断乐坛11年,港娱衰落的罪魁祸首是他们?

1999年,随着黎明正式宣布退出歌坛,“四大天王”的时代自此也正式落幕,虽说捧出了以谢霆锋为首的“四小天王”,但港娱这么久以来堆积的危机,也不是凭四个新人就能解决的,尽管后来又出现了已经有代表作的陈奕迅等人,但也无法恢复当年的盛况。早在“四大天王”恐怖垄断榜单开始,港乐“由盛转衰”就落下伏笔了。

那“四大天王”是最终原因吗?当然,也不全是。要先从1995年的背景开始讲起,那时还处于“四大天王”的统治时期,那几年兴起了翻唱改编的狂潮。

1995年,原创歌曲运动席卷香港,歌手们想通过禁止翻唱改编的方式来扩大香港本土的歌曲水平,因此那几年,港坛出现了很多歌曲,大多都是抒情的情歌为主,歌曲类型太过单一,不仅没有达到原创歌曲运动的目的,还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整个港坛。

谭咏麟曾在出任评委时点评道:“现在至少三分之一的作品都不堪入耳,这个现象发展到现在实在恐怖。”没有优秀的后期作品,形式又过于单一,这个乐坛会衰落是必然趋势。当时随着内陆改革开放的推进,内陆的娱乐圈发展稳步进行,摇滚和民谣开始兴起,本以为港坛会打响警钟,认清自身的劣势,但它却不以为然,自顾自的发展自己畸形的产业,一直专注于原创计划,并在沾沾自喜。

出道即巅峰,垄断乐坛11年,港娱衰落的罪魁祸首是他们?

其次,从“谭张争霸”到“四大天王”,港娱出现的巨星都是集中热捧某些人,压缩了新人的成长的机会,这种“集中”的造星方式就是一大问题。

说起来“四大天王”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商业案例,从本质来说,他们出现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上世纪90年代,港娱所有的顶尖资源全都压在了“四大天王”身上,曝光率上去了,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这四个人身上。

这种资源高度集中在四个人的身上,直接导致整个港娱竞争力完全减弱,歌曲风格减少,朗朗上口的歌曲也变少,能超越他们的新人也随之越来越少,港娱到今天的这种模样也是能够预料的。

出道即巅峰,垄断乐坛11年,港娱衰落的罪魁祸首是他们?

港乐到现在,曾出现无数个闪亮的新人,例如古巨基、陈伟霆等,但没有一个人能打破“四大天王”的壁垒。能够凭借实力占据一席之地的只有陈奕迅了,但也被局限在框架中。曾也有人试图靠这种同款商业方式捧出新人,都以失败告终。

港娱衰落到现在,很多香港艺人向内陆发展。如今,“四大天王”已经没有当年的恐怖影响力了,但还是一众人的青春。张学友还在娱乐圈中活跃,但是主要唱歌语种还是以国语为主的,郭富城目前还活跃在内娱中,近期也参加了一些综艺活动。

出道即巅峰,垄断乐坛11年,港娱衰落的罪魁祸首是他们?

总的来说,港娱的衰落绝不只是“四大天王”的影响,他们可以算是导火线,但港娱问题已根深蒂固。从目前来看,港娱要想兴起得走很长一段路,必须从根本上来改善资源分配的大问题,但要想培养的新人超越“谭张或者四大天王”是不可能的,靠实力培养也不外乎是件好事。


出道即巅峰,垄断乐坛11年,港娱衰落的罪魁祸首是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乐坛   华纳   目的   导火线   亚洲   内陆   罪魁祸首   香港   巅峰   奖项   娱乐圈   当年   新人   年代   原因   歌曲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