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男孩》:用心理学解读奥吉“习得性无助”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每个孩子的降生都是天使,但是如果这个孩子天生有缺陷呢?伊莎贝汉和内特,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爱情结晶,奥吉。正当他们满怀激动之情,想要看看这个刚降生的小天使时,发现医生们的表情很惊恐。

原来奥吉天生面部畸形,为了可以让奥吉的面部不那么吓人,伊莎贝汉和内特带着奥吉做了27次手术。这时的奥吉已经10岁了,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但是奥吉害怕同学们的嘲笑,他选择每天带着“头盔”上学,而这时的奥吉已经深深陷入到了“习得性无助”中。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如奥吉一样,长期经历失败的儿童,或者久病缠身的患者,无依无靠的老人。他们的身上会常常出现“习得性无助”的现象。因“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和意志消沉,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

幸运的是,奥吉在学校遇到了赏识他的校长,亲密无间的同学,以及他有一个充满爱和鼓励的家庭,这让他慢慢走出了“习得性无助”的困境,敢于面对真实的自我。最终,奥吉收获了友谊,并得到了学校的奖章。

那么“习得性无助”到底是什么呢?它的特征有哪些?我将以《奇迹男孩》中的奥吉为例,在文章的第一部分详细阐述;在第二部,我会透过一个著名的电击狗实验,来理解这种心理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文章的最后,我将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如何避免陷入“习得性无助”的方法。

《奇迹男孩》:用心理学解读奥吉“习得性无助”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01、奥吉身上的“习得性无助”到底是什么?这种心理会造成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就陷入深深的痛苦中

习得性无助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著名概念,指的是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换句话说,习得性无助会使遇到挫折的人,陷入悲观的人生态度中。

比如说,在工作中总被上司否定的人,他就会对这份工作产生恐惧,时间长了就产生了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这份工作的想法中。有一个读者,就曾在后台给我留言,说自己不论做什么,都会被领导批评,让他觉得自己每天工作都很痛苦。

但事实上,此时此刻和这名读者一样陷入这种想法中的人们,并不是在工作生活中“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往往出现“习得性无助”的人们身上会有这些特征:无论多么努力,做什么事都以失败告终,最后斗志也一点点丧失,放弃所有努力。

因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身边那些曾经很努力的人,会突然一蹶不振,这是因为他们已经陷入到“习得性无助”中。这种心理,会让人们觉得自己已经掌控不了现在的局面,感到自己对周围的一切都无能为力,最终只能选择沉浸在痛苦中。

《奇迹男孩》:用心理学解读奥吉“习得性无助”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那么在《奇迹男孩》中,奥吉的“习得性无助”心理是如何体现的呢?

在在长期处于“习得性无助”中,奥吉越来越封闭自己,他不仅是把自己的外貌封闭在了“头盔”中,他也将自己的心“封闭”起来,他担心外界对他的嘲笑。这样的奥吉让我们看的不由心生怜惜,更何况是爱他的家人。

陷入“习得性无助”的人们,不仅会伤害自己,同时也会伤害周围的人。即使奥吉已经意识到自己对家人的态度不好,但是他无法改变自己内心悲观的生活态度,以至于在“习得性无助”中陷的越来越深。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曾陷入到“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把很多的错误都归咎于自身的原因。在越来越重的自我怀疑中,丧失面对困难的信心。因此“习得性无助”对人的成长以及生活质量影响很大,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奇迹男孩》:用心理学解读奥吉“习得性无助”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02、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奥吉是否可以摆脱现状?透过“电击狗实验”,理解这种心理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习得性无助会使人们陷入悲观的人生态度中,会把所面对困境的问题归结于自己身上,但可以跳出“习得性无助”的人,会更倾向于用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困境,这样会使自己的人生更具有掌控感。比如,奥吉的姐姐维娅,即使会有不开心的事情发生,也会积极乐观的去面对:

因此,从姐姐维娅和奥吉的想法对比中,就可以看出当一个人处于一个悲观的角度看待困境时,他看到的人生都是负面、充满恶意的。但是当一个人处于一个乐观的角度看待困境时,她看到的人生都是积极,充满善意的。一个人对待困境的处理态度,决定了人生的走向。

在现实生活中,当困境来临时,我们要做的不是悲观的看待问题,抓住自身的问题不放。而是应该找到更乐观的方式,去发现困境的暂时性,找到解决困境的方法,正视困境,走出“习得性无助”对生活的影响,重新拿回人生掌控权。

《奇迹男孩》:用心理学解读奥吉“习得性无助”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宾夕法尼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的“电击狗”实验,就可以说明习得性无助,会让人产生做什么都没有用的想法,并不断的在心里内化,从而削弱人对事物的掌控感。

塞利格曼将参与实验的狗分成三组。第一组狗用背带绑住,对它们加以轻微的电击,但狗可以用鼻子按控制杆让电击停止,于是第一组狗很快就学会了让电击停止。第二组的狗被同样的背带绑住,受到同样的电击,但是它们无法让电击停止,只能忍受痛苦。第三组是对照组,狗被绑住但没有受到电击。

第二天,塞利格曼将三个组的狗都逐个放进一个箱子里,让它们遭受轻微电击。实验结果是,第一组的狗,很快就逃掉了;第三组的狗,也很快学会了摆脱电击;但是第二组的狗,它们的反应跟前两组都不一样,它们只是躺下来呜咽哭泣,没有尝试逃脱。

因此,塞利格曼得出结论,第二组狗在第一天里无法阻止电击,产生了无助感,这种无助感会使得它们在第二天里丧失采取干劲的行动力,只能呜咽忍受痛苦。由此,塞利格曼提出了著名的“习得性无助”理论。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习得性无助,会摧毁人们对生活主动权的掌握;在困境中,不断加深对所处困境的恐惧,从而丧失反抗。所以,想要改变这种心理状态,就需要改变对待问题的方式,把“悲观”转换成“乐观”。

就像,处于“习得性无助”的奥吉,虽然最开始不敢主动接触外面的世界。但是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奥尔可以拿下“头盔”,用真实的面貌,敞开的内心,来面对所处的困境。

在现实生活中,会发现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做不好,而是一味的在困境的痛苦中沉迷,致使我们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因此,学会从“习得性无助”中挣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原因。

《奇迹男孩》:用心理学解读奥吉“习得性无助”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03、如何从“习得性无助”中挣脱,重新拿回生活的掌控权,结合《奇迹男孩》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谈谈这三个方法

与奥吉相比,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幸运的。我们生下来有健康的身体,从小就与外界接触,感受着来自外界的“善意”。但是为什么越长大的我们,越不快乐,甚至每天都会被负面情绪包裹,郁郁寡欢?

这是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受到“习得性无助”的干扰,想要在面对困境时,重新拿回生活的掌控权,我们需要减少“习得性无助”的影响,这里我提供3个方法论:

1.建立“情绪防火墙”,限制影响范围,不伤害关心我们的人

在《奇迹男孩》中,奥吉只要一不开心,整个家庭的气氛就很低迷,家里人都会因为他的情绪而担忧。奥吉的负面情绪,不仅使自己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蔓延给周围的人。所以在困境中,负面情绪显现时,首先要做的就是限制它的影响范围。

就好比一个地方发生了火灾,消防员到达现场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阻止火势,向其他方向蔓延。这样才能保证火势不会越来越大,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陷入“习得性无助”的人,在遭遇挫折时,很容易把对自己的怒气,对生活的无助,发泄在周围人身上。这样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真正关心我们的人。比如,职场新人受到领导批评,回家后和家里人抱怨,家里劝了几句,就觉得他们不理解自己,摔门而去。

因此,在“习得性无助”来袭时,限制它的影响范围是很重要的。在心态上,不要把困境一再放大。我们要学会建立自己的“情绪防火墙”,在不伤害周围人的前提下,先让自己冷静下来,才能更好的面对困境。

《奇迹男孩》:用心理学解读奥吉“习得性无助”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2.“照镜子”找归因,找到问题真正的原因所在,直面困境

著名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曾经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写过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好的经理人,都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在事情很顺利的时候“看窗外”,在事情不顺利的时候“照镜子”。

换句话说,当事情很成功时,好的经理人会把成功的原因归功于外界。当事情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去照镜子,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比如《奇迹男孩》中维娅的闺蜜米兰达,她知道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分析为什么她与维娅渐行渐远,找到问题的关键,从而消除了和维娅之间的隔阂。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陷入“习得性无助”时,我们要先通过情绪防火墙,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不逃避问题,让自己在困境中痛苦。而是去“照镜子”,找问题的归因,去分析到底是外界的因素导致自己陷入困境,还是自己本身的问题。找到问题所在,我们才能解决它。

每个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不是说“习得性无助”就是不好的心理状态,如果可以接纳自己对待问题的无助,直面困境。那么人生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会不攻自破。

《奇迹男孩》:用心理学解读奥吉“习得性无助”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3.用“热炉子”发出警报,改变心理状态,更积极的面对逆境

大多数人都听说过一个理论,“养成一种习惯需要21天的时间”。但《逆商》的作者史托兹却对此提出质疑。他曾经为此专门咨询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神经生理学科的负责人马克·努维尔博士。“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多长时间?”,努维尔反问他,“你学了多久才知道不要去碰热炉子呢?”答案是不到100毫秒就能学会。

因此当我们陷入"习得性无助“时,可以通过”热炉子“改变我们的心理状态,让大脑接收到一个响亮的警报。这样大脑就会下意识的出现处理”习得性无助“的反应,这种下意识的反应,能让我们通过“热炉子”,使“习得性无助”发生瞬间的改变。

当然,我们不能无时无刻的带个“热炉子”在身边,因此,我们可以为自己设计一些,在我们陷入“习得性无助”时,给大脑敲响警钟的信号。比如,情绪低沉的时候,大喊“bingo”、或者发出大笑。

当刺激足够强烈的时候,哪怕100毫秒也可以养成一个习惯。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不习惯,但是一旦我们反复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会开辟出更加密集和高效的神经元通路,我们新的习惯就会慢慢形成。这样,无论何时“习得性无助”来袭时,我们都可以更积极的面对它。

写在最后:

与《奇迹男孩》中的主人公奥吉相比,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幸运的。我们有健康的身体,从小就有面对外界的能力,而奥吉做了27次手术,才能与这个社会接触。虽然奥吉曾经陷入到“习得性无助”中,但是他最终走了出来。我相信正在经历“习得性无助”的人们,也能走出困境,找到自己的光芒所在。

因此,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我提供了三个方法论:建立“情绪防火墙”、“照镜子”找归因、用“热炉子”发出信号,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米兰达   无助   都会   炉子   理学   照镜子   悲观   困境   外界   情绪   用心   痛苦   事情   男孩   奇迹   状态   解决方案   原因   心理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