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拒绝高官厚禄,三次寻党,终成中国唯一一个三军总司令

很多人认为中国只有陆军总司令、空军总司令、海军总司令,但从未有过三军总司令,这个观点是大错特错的,中国历史上建国初期是有三军总司令的,但后来因无人在能比得上他的荣誉所以也就取消了三军总司令这个职位,改为由一把手统领,这个三军总司令就是朱德、朱司令。

朱德:拒绝高官厚禄,三次寻党,终成中国唯一一个三军总司令

少年朱德,人穷志不穷

1886年12月,在四川仪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矮小阴暗房间里,朱德出生了。朱德家中非常贫穷,4岁时就帮助妈妈干活,有一天,朱德的母亲打水时发现,水缸中的储水已经满了,这让朱德的母亲非常好奇,连着几天早起结果发现是少年的朱德在悄悄的挑水,朱德的妈妈非常感动,抱着朱德许久说不出一句话。

朱德的爷爷因为耕地的事情和当地的地主打官司,虽然有理,但地主家钱多势重,贫穷的爷爷最终还是打输了,气的大病一场,这件事让小小的朱德感觉到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1895年,地主丁阎王来逼租,并牵走了朱德家的牛、猪等牲畜,还逼迫他们连夜搬家,迫于生活,朱德随大伯在大湾安身。虽然生活很苦,但大伯依然送他读书,教私塾的先生看他家里贫穷但热爱学习,不仅不守收的学费,更让他搬到家里住,并经常邀请好友讨论国事,朱德每次都在他身边旁听,直到有一天,朱德听到了朝廷变法失败的消息,再也没有心情学习了,决心寻找一条真正的救国救民道路。

朱德:拒绝高官厚禄,三次寻党,终成中国唯一一个三军总司令

拒绝高官厚禄,三次申请入党追求救国救民真谛

1909年23岁的朱德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讲武堂学习期间朱德表现优异,特别是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初露锋芒,更是参加了护国运用、护法运动,参军仅4年就胜任旅长职位。朱德热爱学习,不仅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马克思思想,也学习英语,为后来出国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1921年,朱德任云南警察厅厅长,可谓已经混入了上流社会,后来军阀战争爆发,身为四川人的朱德自然引起了四川军阀刘湘和杨森的注意,刘湘和杨森许以厚禄,并以师长之位热烈邀请朱德。但穷苦人家出身的朱德早已看透军阀势力的丑恶嘴脸,他一心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所以拒绝了刘湘和杨森的高官厚禄,辗转来到上海见了陈独秀,申请入党,但陈独秀认为朱德当过旧军官,拒绝了朱德。朱德放弃一切,只为追求真谛,但面对陈独秀的拒绝,朱德回忆道:“我感到绝望、混乱”。

孙中山此时正在准备讨伐陈炯明,但手中缺乏高级将领统兵作战,听说朱德在上海非常高兴,立即约见朱德以十万军饷相许,请朱德挂帅征伐陈炯明,面对陈独秀的拒绝和孙中山的邀请,朱德作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出国继续追求真理。

朱德听说周恩来在法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旅法组织,立即邀请好友孙炳文乘船来到了法国巴黎,然而,现实再一次给朱德泼了一盆冷水,周恩来已经离开法国,前往德国柏林了。朱德听到后,立即和孙炳文前往德国柏林。1922年10月22日,这是朱德一生难忘的日子,因为就在难一天,周恩来受到感动,答应了朱德的入党申请,并作为朱德的入党介绍人。朱德后来回忆说:“周恩来的房门打开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身材瘦长、比普通人略高一点的人,他两眼闪着光辉,面貌引人注意·····我顾不得拉过来的椅子,向他说明了我的身份和经历”“我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柏林的党组织,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和工作,只要不在回到旧的生活里去”。就这样,朱德在周恩来的介绍下,朱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朱德:拒绝高官厚禄,三次寻党,终成中国唯一一个三军总司令

从只被尊重不受重视,到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

b1927年,朱德从苏联返回中国,担任国民革命党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兼南昌市公安局局长,7月,中央指定周恩来前往南昌,计划领导并组织南昌起义,7月27日,周恩来到达南昌,开始部署工作,41岁的朱德早已摩拳擦掌,随时准备战斗了。此时的朱德虽然久负盛名,颇受大家的尊重,但相对于其他将领来说朱德毕竟是老同志了,组织决定不让朱德参与起义战争,只牵制敌人就行,陈毅后来回忆时说道:“南昌起义之前,朱老总地位并不重要,大家只不过尊重他是个老同志罢了”。

7月31日下午,朱德充分利用自己的名望地位,在佳宾楼设宴招待南昌驻军团级领导,晚饭结束后朱德看未到起义时间,又邀请他们在大士院打麻将,一切都在朱德的计划之中,但是意外还是爆发了,起义还未开始,南昌驻军一名副营长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低头向驻军团长说了几句,国民党守军立马进行戒备,其中一人机密的告诉朱德:“今天晚上,可能有暴动”,朱德判断到:发生了意外,消息泄露了。客人散尽后,朱德赶忙向周恩来汇报,周恩来当机立断:即刻开始起义。

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了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南昌起义成功后,遭到了敌人的疯狂反扑,红军损伤惨重。8月3日,朱德临危受命,任先遣司令,带领起义军向广东转移。9月,红军在三河坝召开会议,决定分兵前进,主力部队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人率领奔赴朝鲜,朱德率领部分兵力狙击敌人。

朱德:拒绝高官厚禄,三次寻党,终成中国唯一一个三军总司令

随朱德留守狙击敌人的是一只4000余人的部队,敌人追了上来,战斗打响了,经过三天三夜的战争,朱德完成了任务,他率部追赶主力时碰到了周邦,放才得知,主力部队在潮汕失守,部队已经被打散了,朱德慌忙问到:“恩来、伯承他们呢?”,周邦道:“汕头全是敌人,他们如果没撤走就危险了”。朱德沉默良久:“怎么会这样?”

为保留革命火种,10月7日,朱德带领部队向西北转移,缺乏后勤的补给,导致部队行军条件非常艰苦,很多战士不辞而别,部队由2000多人锐减至七八百人,且士气低落,随时面临解散的危险。朱德和陈毅商议后,在天心芋进行一次动员,号召大家继续革命向前,呼吁大家一定要坚信革命的前途是光明的,经过朱德的动员,战士们纷纷表达愿意跟着朱军长前进。这支800人的队伍正是后来燎原的星星之火,其中有朱德、林彪、陈毅、粟裕等人,这800人是我军的班底和基础,谭振林说:“那部分力量假如未保存下来,上了井冈山,但凭井冈山的力量很难生存下来”。

朱德:拒绝高官厚禄,三次寻党,终成中国唯一一个三军总司令

井冈山会师,朱德任司令

朱德率领这支部队在湘南等地组织起义,使这支部队扩大至万余人,直至1928年4月,朱德和陈毅率领这支部队在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会师,组成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朱毛会师后,奠定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础,而朱德更是将自己的战争经验与井冈山实际结合起来,和毛泽东一起创造了游击战术,既: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队伍不断壮大,到1930年,井冈山的红军已经达到了3万人,编为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

朱德:拒绝高官厚禄,三次寻党,终成中国唯一一个三军总司令

朱毛密不可分,蒋介石头疼不已

国民党为了打压我军的发展,先后开展了五次围剿战争,但朱德配合毛泽东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取得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蒋介石气的暴跳如雷,扬称:杀朱拔毛,悬赏10万大洋。

在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左倾的错误导致毛泽东被撤职,朱德和周恩来共同指挥战斗,歼敌三个师,俘虏敌人万余人。后来,军事指挥权被德国人李德掌握,导致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兵败,红军再次被迫转移。

转移途中,张国焘拒绝北上的命令,要求朱德与毛泽东“划清界限”,朱德断然拒绝张国焘的要求,并与张国焘作激烈的斗争,面对会议上张国焘的声讨,朱德坦然处之,并警告张国焘说:“党是一个整体,不能搞分裂”,最终把这支队伍带到了陕北,实现了一、二、四三个方面军的会师,再一次保留了革命火种,毛泽东称赞他:斗得有理有据,临大节而不辱。“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

朱德:拒绝高官厚禄,三次寻党,终成中国唯一一个三军总司令

老当益壮,抗日战争亲临前线

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战爆发,五十多岁的朱德写了铮铮誓词:我辈皆黄帝子孙,华族胄裔,生当其时,身负干戈,不能驱逐日寇出中国,何以为人?我们誓率全体红军,联合友军,即日开赴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复我河山,保我民族,保全国家。他还坚持在抗日最前线,亲自指挥了许多战斗,如反九路围攻中,朱德与彭德怀、刘伯承等人用少量兵力牵制敌人,集中主力击敌弱势,一举歼敌2000余人,随后乘胜追击,共歼敌4000余人,粉碎了敌人的围攻,扩大了晋东南抗日根据地。

朱德:拒绝高官厚禄,三次寻党,终成中国唯一一个三军总司令

三军总司令,弹指间敌军灰飞烟灭

日本投降后,毛泽东、朱德预计到内战不可避免,于是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开始整编军队,组建野战军。直到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朱德发表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了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此时的朱德已经60岁高龄了,身为三军总司令不能再亲赴前线了,朱德坐镇总指挥,在取得石家庄战役胜利后亲自总结攻城经验,参与并指挥了沈辽、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部署渡江战役,和毛泽东一起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朱德协助毛泽东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弹指间敌军灰飞烟灭,1949年会师渡江,解放了全中国,此时64岁的朱德站在天安门上,激动的听着那熟悉的湖南口音宣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朱德:拒绝高官厚禄,三次寻党,终成中国唯一一个三军总司令

1955年,戎马一生、功勋卓著的朱德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他是我军建军以来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三军总司令。

惜哉痛哉,1976年90岁高龄的朱德在会见澳大利亚联邦总理前,因工作人员工作失误,导致朱德在大会堂等待了仅一个小时,以致朱德由感冒引发了病症,7月6日下午,这位总司令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参考文献:朱德传

星火燎原

朱德的非常之路

红色将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总司令   南昌起义   中国   井冈山   周恩来   救国救民   中国共产党   高官厚禄   南昌   驻军   我军   红军   主力   部队   敌人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