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看不上它,红军在这壮大,湖北红安到底有多红:全国唯一

1542年,明朝在麻城县太平、仙居、黄陂县、黄冈中间新建了一个县城,命名为黄安县,由于黄安风景秀丽,吸引了大量文人骚客前来游玩,一时间黄安学风盛行,修建了诸多学府,明朝就有了"唯楚有才,楚亦在黄"的说法,这就是现在的湖北红安县。

蒋介石看不上它,红军在这壮大,湖北红安到底有多红:全国唯一

红安地处紧要之处,每逢战乱必受波及,为了抵御外敌,有钱的家族就出钱修建城墙,并以自己的姓氏冠名,让自己的族人在城墙下躲避战乱,没钱的只好背井离乡,导致红安大家族逐渐越来越大,小姓氏越来越少,因此红安宗族观念比较强,年龄相差几十岁但辈分相同的人,以兄弟相称,有可能90岁的老大叔都要称呼牙牙学语的婴儿为“叔伯”,其酒席坐席制度一直沿用到现在,这也导致了红安县人民特别团结,这也是黄麻起义成功的一个重大因素。

蒋介石看不上它,红军在这壮大,湖北红安到底有多红:全国唯一

民国时期,红安县依靠家族积累,逐渐家族财富越来越雄厚,特别是程氏家族,在当时是湖北首富,全国排名第七,几乎控制着武汉纺织业和房地产业,蒋介石为了发展经济,在红安修建机场、公路,看似非常重视,实际上只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已,蒋介石对红安的矛盾不管不问,而红安最大的矛盾就是贫富差距太大,家族势力非常富裕,平常百姓吃都吃不饱,靠经商起家的富人不断压榨百姓的血汗,但蒋介石对此不管不问,他只关心红安能给他带来多少利益。

农民受到压迫和剥削,开始反抗富人们,在黄麻起义之前就有过多次抗议,但当局政府依然不管不问,因为只有富人才能给当局政府带来巨大利益,直到有一天,1927年9月,秋收的季节,但商人们收取的佃租却越来越高,农民一年辛辛苦苦始终吃不饱饭,长期压迫之下开始反抗,在没人组织的情况下自行举行了秋收起义,没有领导者没有经验,起义自然而然的失败了。

符向一了解情况后,立即赶到黄麻地区,筹划再次起义,组成了以潘忠汝为总指挥的黄麻起义指挥部,进行起义训练,终于在11月13日,黄麻起义爆发,起义军攻占黄安县(后改名红安县)活捉县长,缴获步枪30余只,国民党军队见没搞清楚状况,为了保护自己不战而撤,其实当时起义部队只有300余人。

11月27日,国民党第30军掌握起义部队只有300余人的情报后,派独立旅300余人前去攻城,起义军在人民群众的协助下将其击退,12月5日国军12军大部队向红安发起进攻,红安失守,潘忠汝阵亡,剩余人员只好突围在木兰山开展游击作战。

蒋介石看不上它,红军在这壮大,湖北红安到底有多红:全国唯一

黄麻起义看似小打小闹,但历史意义非常重大,首先他奠定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基础,让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为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其次是通过此次起义走出了三支革命力量,红军第四军、二十五军、新四军第四支队,都是黄麻起义中磨练出来的革命力量。

最最重要的是,黄麻起义让红安县人民群众对抗战有了信心,红安县人民有着良好的文化底蕴,当时红军指战员以文盲为主,最缺少的就是文化引领,而红安人民正好具备这一基础,所以很快在战场上成长起来、脱颖而出,红安诞生了两位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走出了韩先楚、陈锡联、王建安、王近山等223位将军,徐帅题词:“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

蒋介石看不上它,红军在这壮大,湖北红安到底有多红:全国唯一

当然,红安为抗战做出的牺牲是不可磨灭的,红安县捐躯的革命群众10多万,牺牲的有记载的烈士2.2万。1952年9月,为了表彰黄安人民革命斗争业绩,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将黄安县正式改名为红安县。以"红"命名褒奖的县,这是全国唯一的一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红安   红安县   李先念   董必武   湖北   蒋介石   黄麻起义   鄂豫皖   安县   明朝   起义军   革命根据地   战乱   红军   部队   家族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