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拍出了《断背山》《卧虎藏龙》的李安,是成就最高的华人导演。


而他最著名的照片,是这张:


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2013年,他第二次拿下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参加完颁奖典礼和后续派对。


“下午三点进场,晚上一点出来,饿坏了。”


老爷子一边说着,一边站在街边啃汉堡。


这部害得他饿坏了的电影,有一个同样饿坏了的主角——


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条姐之前说过,这是一部优秀而典型的,“你在第一层我在第五层”类型的电影。


这部片子意象非常丰富,解读也很多,所以条姐的解读不一定足够准确和全面。


不过,我们只要能把基础的表达意图理解到位就足够了。


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一部优秀的,内涵丰富的电影,其内容通常都可以被分解出许多层次。


有时候,我们对作品本身的解读,确实很可能超过导演和编剧的表达意图本身。


但这类解读,并不见得不准确。


这就好比,老师教了你2+2=4,2+3=5。


你从这两个算式中推导出来1+1=2。


老师没想教你这么多,可谁能说你错呢?


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01


对于这部电影,观众们有着许多分歧。


我们先简单总结一下剧情。


派的父亲在印度经营着一家动物园,由于时局所迫,他们带着所有动物举家搬往加拿大,准备在大洋彼岸重新开始生活。


然而,在一个暴风雨来袭的夜晚,他们搭乘的渡轮失事,派搭上了一艘救生艇,在海上历经数个月的漂流,最终到达美洲,脱离了险境。


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这些内容没什么问题,分歧在于漂流的过程。


在影院里,我们看到的是派在救生艇上与一只母猩猩,一只猎狗,一只斑马,一只老鼠,以及一头老虎周旋,最终其他动物都死了,只剩下他和老虎活到了最后。


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在派的自述里,我们听说的是派和一名水手,一名厨师,还有母亲四个人逃上了那层救生艇,凶暴的厨师杀了另外两人,还吃了他们的肉,而派最后杀掉了他,只有自己挺到了最后。


大部分观众的态度是:认为第二个故事是真实的,但更愿意相信第一个故事。


此外还有一个争议是,派到底是不是吃掉了母亲的尸体?


小可爱们都知道,条姐不喜欢卖关子,所以把结论先放在这里:


是的,派杀了人,还吃了人,并且吃过母亲的肉。


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条姐为什么这么确定呢?原因如下:


首先,派必定是杀过,且吃过人的。


因为,如果没有发生过的话,他根本不必编这么一段故事出来。


——人家是来调查失事原因的,跟这个故事根本就没有关系。如果没有发生的话,何必编呢?


其次, 在那个动物的故事里,母亲的戏份很早就结束了,但最后又跳出了一段奇幻小岛的故事。


这意味着,这段故事非常重要。


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这张图揭示了小岛本身是一名女性的意象,而派的母亲是漂流过程中唯一出现的女性。


有人认为这个画面是与派信仰的毗湿奴关联了起来,这个看法没错,但和母亲并不冲突。


因为毗湿奴化身千万,而且派吃掉的那条鱼就被他认为是毗湿奴的化身。


所以,“被派吃掉的生命,都会被他当做毗湿奴的化身”,这一点是成立的。


此外,莲花与母亲形象的关联,派的手环的处理等等,都能将母亲与小岛紧紧绑定。


而小岛夜晚出现的酸潮,花朵中出现人的牙齿,则暗示了母亲被胃酸消化的信息。


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解读,条姐强烈推荐马伯庸老师早年写的一篇《李安的隐喻森林与少年Pi的三个故事》,很容易搜索到。


对于这个点,条姐就不再展开了。


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今天我想聊的,是属于这部电影的“1+1=2”


也就是,派的故事,到底意义何在。


02


派身上的关键属性,是善于粉饰


这从“Pi”这个名字上就体现出来了。


派原名Piscine ,在法语中是“泳池”的意思,是派的叔叔出于美好的憧憬为他取的名字。


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但在英语中,这个名字听起来像“尿”,所以派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和霸凌。


派是怎么解决这个困境的呢?


首先,他给自己的名字只保留前两个字母“Pi”,创造了“派”这个称呼。


同学们不买账,他就背下了圆周率小数点后无数位,惊艳了所有人。


从此,再也没有人叫过他“尿”。


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从结果上来看,这件事办得非常漂亮。


但从本质上来看,他是用一个美丽的谎言,来掩盖了一个“丑陋”的事实。


但真正的事实是,原本的名字本就是美丽的,是狭隘的人们扭曲了它的本意。


这一段情节,正是为了帮助观众判断最后的真相而做出的铺垫。


派的内心不想面对发生过的残酷事实,于是将它粉饰成了一段美妙的奇谈。


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别误会,条姐并不是想要批判他。


从实际行为来看,派是个极其擅于粉饰真相的实用主义者


他会用“Pi”这个名字来保护自己不受他人的伤害,也会用一段奇妙的童话来逃避内心和道德的拷问。


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前者是因为被动地遭受了迫害,后者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是只有人类才会面临的困境,也是只有人类才想得出的解决办法


派的选择,是人类的选择。


派这个人,学识丰富,情感细腻,有宗教信仰,又不失果敢。


这些,全都是人类独有的东西。


派就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缩影。


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03


当派和老虎到达海滩之后,老虎头也不回地走了。


派说,连个告别都没有,这让他很伤心。


如果读懂了整个真相的话,这话会让人觉得很奇怪。


老虎就是你的本性中凶暴残忍的一面,它消失了,你有什么好伤心的?


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对于这个内容,条姐有两种解读,都可能成立:


第一种是,派入戏太深,他通过对那只不存在的老虎产生更多感情,来加强第一个故事的真实性。所谓谎话说多了,自己也就信了


不过条姐本人更喜欢第二种解读:


老虎是派心灵中最真实的一部分,今后生活在文明社会中,他将不再有机会接触这份真实。


在海上,派不仅要贯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还必须亲手挥起屠刀,直面杀戮。


以他的道德观来看,这一切都是他所厌恶的。


但在那段旅途中,他的确明白了,这些他所厌恶的东西,才是自然界,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中的真相——


每一个生物的生存,都建立在对其他生物的屠杀和剥削之上。


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人类有多么强大。


我们的食谱无穷无尽,对地球上其他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生杀予夺,这是所有生物想都不敢想的力量。


确切地说,绝大部分生物连“想象”的能力都没有。


但在条姐看来,人类强大力量最显著的表现之一,是这个社会上绝大部分人,都不必亲手杀戮就能活得很好。


我们活着,不是不需要杀戮,而是脏活都有人帮我们做了


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人类文明要发展下去,道德必不可少,而道德不鼓励杀戮。


可人类的存活是离不开杀戮的。


这种现实,导致了许多矛盾的出现,人们不得不编织出各种各样的理论来使得逻辑自洽,并逃避罪恶感的惩罚。


在这个领域,宗教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电影里有这么一段:


孩童时的派进入教堂和神父对话,询问为什么无辜的基督要为有罪的人背负罪行,神父给不出一个符合逻辑的答案,只能告诉他这是神的爱,而爱不需要理由


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理由就是不需要理由”,品品。


全片有这么大的篇幅来描述派的宗教信仰,有两个原因。


这部分内容,一方面表现出了派虚伪的一面。


——同时信仰两个互不承认对方的一神教,这哪能叫虔诚?


另一方面体现了,宗教本身,也是人类用来解决道德困境和内心矛盾的工具。


比如,派在杀死了一条海鱼之后,高喊着“感谢毗湿奴化身为鱼来拯救我”,希望将自己主观的杀戮行为,总结为被动接受的“神的拯救”


在影片的最后,派问那个作家,这两个故事你更倾向于哪个?


作家回答,我喜欢老虎那个故事,那才是更好的故事。


派松了一口气,说,那么你也选择了神


李安这人,真的很虚伪


现在,你明白条姐为什么会说,李安太虚伪了吧?


他狡猾地告诉观众两个故事皆有可能,但实际上已经揭示了真相。


他用那么多美好的画面和情节去表现宗教信仰,还让主角看起来因有信仰而得到了救赎。


可这些情节经过仔细地分析后,却不难读出一种对宗教,以及对文明虚伪的一面的嘲讽意味。


不过,李安毕竟是认同这种生活方式的。


毕竟,没有了这份“虚伪”,我们将何去何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李安   虚伪   救生艇   宗教信仰   这个名字   小岛   老虎   真相   观众   道德   母亲   人类   动物   故事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