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前段时间,日本倾倒核废水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条姐到现在仍在胆战心惊,每天都忧心忡忡的。担心海鲜能不能吃,海边能不能去……近期刚好出了一部核背景的电影,如此应景怎能错过?


不过看完后让我更觉讽刺,电影在啪啪啪疯狂抽打日本政府的脸,然后他们就跪下来大义凛然地喊“我们错了,我们不改,下次还敢”。实在是无耻至极!


不说了,先聊电影——《信使》


这个男人在锻炼身体,而妻子在背后疑惑地看着他。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网上有个“定律”:中年男人开始锻炼,不是病了就是出轨。


妻子怀疑是后者,因为男人有“前科”……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男人名叫格雷维尔,此前是个侦探,和助手华生,破获了诸多案件,逼死了莫利亚提,此后阴差阳错成为了奇异博士,在多玛姆和灭霸手中拯救世界后隐姓埋名,来到伦敦结婚生子……


等下,串了串了,我就是想告诉各位观众老爷,男主角是我们熟悉的卷福。


格雷维尔确实有事情瞒着妻子。他在和一个莫斯科男人来往……别多想,虽然也是英国的电影,但是并不是所有英国男人都是弯的。你们不要腐眼看人基!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他们是间谍,此时是美苏冷战时期,他们将携手阻止古巴导弹危机。没错,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


让我们跳出电影,做一点古巴导弹危急的科普。


古巴导弹危急是世界公认的人类距离核灭绝最近的一次全球性事件,如果棋错一招,人类就可能在核战争中走向种族灭亡。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剑拔弩张,疯狂地进行军备竞赛。1959年时,美国在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一下子就将苏联划入了打击范围。


同年,古巴通过军事政变推翻了原政府的独裁统治,成立了以卡斯特罗为核心的新政府。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年轻时的卡斯特罗


新政权开始的时候与美国关系十分要好,但好景不长,随着领导成员的变动,古巴与美国关系破裂。美方原本想拉拢古巴以巩固自身在拉丁美洲的势力,计划失败后恼羞成怒的美国于1961年4月策划了震惊世界的“猪湾事件”,对古巴进行了疯狂的轰炸,想要推翻卡斯特罗政府,建立一个“更听话”的新古巴。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猪湾事件


卡斯特罗只能向苏联寻求帮助,也正是“猪湾事件”直接导致了古巴导弹危急。


1962年,苏联向古巴偷偷运输了核武器和相关专家。每一枚核导弹的打击威力是广岛原子弹20-30倍。


世界核大战,一触即发……


回到电影。


与格雷维尔一起行动的是前苏联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的高官潘科夫斯基,他隶属于GRU(与苏联克格勃相互竞争的间谍组织)代号“铁皮木”。他热爱自己的国家,但是更恐惧核战争,为了让人类免于核灾难,他站在了国家的对立面,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武器的消息偷偷通报给了CIA。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由于身份敏感,美国人无法在苏联自由行动,所以他们找到了英国军情六处(MI6),希望英国人帮助自己获取苏联情报。


于是,美国CIA和英国MI6的特工邀请了英国商人格雷维尔。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我们需要一个普通的推销员,你最好什么都不知道,知道的越少对你越安全,即便被捕了,你也只是个信使”。


就这样,格雷维尔出色地完成了第一次的任务,并与潘科夫斯基建立了联系。


然而,因为过于出色,潘科夫斯基指定了他成为自己的“西方联络人”。


听到这个消息,格雷维尔是抗拒的……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但是接下来的CIA特工的劝说让他动摇了。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虽隶属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阵营;虽只是一介普通的推销员,但是如果核大战真的爆发,没有人能独善其身,自己的家人、朋友、乃至全人类都将成为受害者。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格雷维尔选择继续担任“信使”。


之后是刺激的猫鼠游戏,在克格勃的围追堵截中,格雷维尔和潘科夫斯基要冒死把情报送出去。同时他们要接受家人的质疑、朋友的不解以及情报部门的盘查。在此期间,两个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好在一切顺利,“信使”安全出逃,潘科夫斯基也完成了传递信息的任务。格雷维尔回到伦敦,却听说由于局势变动,官方将放弃潘科夫斯基的“叛逃计划”,这无疑是置他于死地。


呵,毫不意外的标准官方嘴脸。


格雷维尔不愿放弃好友,决定重返莫斯科,帮助好友出逃。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嗯,不出意外,双双落网。


在狱中,格雷维尔备受折磨,每天只能吃如清水菜汤。狱警还收走了他的被褥,撤掉了马桶的盖子,让粪便的味道弥漫整个房间,时不时的还会在格雷维尔身上暴打一通。而格雷维尔始终守口如瓶,坚称自己只是信使,不知道任何通信内容,只是为了讨好“客户”所以帮他们做些事罢了……


几个月后,经过外交部的努力,格雷维尔的妻子前来探视,并告诉他,“导弹危急”解除了,人类免于核威胁。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虽然如此,二人仍然是戴罪之身。为了获取更多的情报,苏联官方安排了他们双方会面。潘科夫斯基满是愧疚,他自己招供了,因为官方用妻子和女儿威胁他,但他并没有供出格雷维尔。他感觉自己很挫败,是个叛国贼,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


格雷维尔却说,我们成功了,导弹危机解除了,不会发生核大战,一切都结束了。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一年后,格雷维尔被用于交换苏联的“信使”而释放,潘科夫斯基被枪决,他的家人被允许低调地生活……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真实的格雷维尔


平心而论,这部影片的故事相对平淡,节奏中规中矩,其强大的震撼和冲击力全部来自卷福的个人表演以及影片真实事件的背景。


对于卷福,我总是不吝赞美之词,他的表演能力是所有演员都梦寐以求的。


首先,是敬业精神。


这是卷福刚入狱的身材,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这是出狱时候的身材,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卷福为了这部戏特意吃胖,然后在短期内又减肥瘦到脱相。


当然这是演员应该做的,克里斯蒂安·贝尔、汤姆·汉克斯、阿米尔·汗、张译、郑凯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正是这份“应该做的”却足以识别一个演员的优异与否。这是演员为自己的角色所做的应有的牺牲,也是他们对这个职业的尊重。比那些手指破皮、膝盖擦伤就说“敬业”的演员不知要崇高多少。


其次,是演技。


整部影片人物众多,但无人能掩盖卷福的光芒。最令我难忘的镜头是监狱的拷问。这场戏中,审讯人在暗,卷福在明,只有一盏灯,宛如独角戏。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审讯过程及其压抑,卷福先是坦荡但疑惑,然后是吃惊和恐惧,最后是隐忍和愤怒,终而转换成无奈。他的表演层次丰富,转换流畅自然,短短几分钟表达了多重情绪。即便我们站在知晓一切的上帝视角来看,也不得不相信他是无辜的。


当影片结束,字幕涌现的时候,我们很庆幸世界没有因此而毁灭。为避免世界再次走到核灾难的边缘,美苏双方制定了专线,历史的结局让人长舒一口气。


要不是卷福,人类可能灭绝于核大战了……


但是!这条红线要被日本打破了啊!美国竟然还在支持啊!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曾经无数人为了让人类远离核威胁而献出事业、家庭、乃至生命。结果,日本却仅凭几个鞠躬就堂而皇之地将核废水倾倒了之,讽刺,太讽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卡斯特罗   古巴   苏联   人类   信使   英国   日本   美国   危急   导弹   妻子   演员   大战   事件   电影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