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滴滴事件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滴滴自6月30日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各种猜想层出不穷,滴滴事件升级成为全民社会热点关注事件,其引发的一连串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已陆续出现。

表现最直接的就是Keep、喜马拉雅、零氪科技等公司取消赴美IPO的计划。受日本软银和腾讯支持的健身软件Keep取消了赴美进行首次IPO的计划,Keep原本预计或将筹集到5亿美元投资。中国最大的播客平台喜马拉雅也在最近取消了赴美IPO的计划,据相关知情人士称,“在与相关监管机构沟通后,喜马拉雅了解到,赴香港上市将被视为首选”。同样叫停纳斯达克IPO计划的,还有中国医疗数据公司零氪科技(LinkDoc Technology Ltd),这家公司得到到阿里健康信息技术子公司支持。

深度思考,滴滴事件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作为持续关注滴滴事件的我,对如下热门问题进行分析解答,欢迎大家一起来理性探讨。

滴滴真的有把数据打包交给美国吗?

“把数据打包交给美国”的说法不符合常理,滴滴的数据肯定是存储在国内的。滴滴作为主体在国内的公司,即便纯粹为自身利益着想,也不会去踩这条“一碰就死”的红线。再说了,你当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真的是吃素的吗?


数据安全是调查滴滴的主要原因吗?

这个……通报里已经明确说了“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数据安全肯定是调查滴滴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政策肯定会收紧对国内公司海外上市的限制。7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将进一步加强跨境监管执法司法协作,加强跨境监管合作,完善数据安全、跨境数据流动、涉密信息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估计接下来会制定新的规定,准备到海外上市的国内企业还需要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批准,这个新的规定出台以后将彻底杜绝长期以来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法规上面存在的漏洞。


滴滴上市为什么如此低调?

事出反常必有妖,“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开发布会、公关稿全网飞”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的标配动作,说不定恨不得围着太阳写“我上市啦”四个字,让整个银行系的星球都能看到。

滴滴作为出行领域里的行业独角兽,是过去七年来最大的国内企业赴美IPO,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上市,低调到不仅没有发布会、敲钟仪式,甚至公司内部也没有举办庆祝活动,这一系列反常信号说明滴滴内部早就得到了信息,只是高管做了错误的研判,以为足够低调就可以蒙混过去。

但显示滴滴错判了形势,而且付出的代价非常大。


滴滴为什么不在A股上市?

国内A股主板准入门槛高,要求上市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滴滴对外的财报显示一直处于烧钱长期亏损状态(个人表示怀疑:滴滴可能早就盈利了),所以在A股上市的可能性不大。

滴滴成立九年,融资超过20轮,很多知名机构都参与,只要上市了投资人就可以获利退出。关键是受美国政策影响,美股现在处于高点,有利于定价,再加上在美国上市后锁定期也比国内和香港短……这一系列原因导致滴滴选择在美国上市。

还有一个原因:滴滴前两大股东分别是日本软银和美国Uber,赴美上市对他们来说更有利。


最后,我想再分享一个“科技向善”的观点。撇去这次因“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而导致被调查不谈,滴滴成立9年多来一直负面新闻不断。司机、乘客、甚至滴滴内部的工作人员对滴滴都有颇多不满,很多标题写的“天下苦滴滴久矣”还真不是夸大其词。早期为快速抢占市场,滴滴的很多打法都充满了野路子,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后续越做越大,胃口也变得越来越大,店大欺客的事估计滴滴没少干,网络上随便搜一下,滴滴压榨甩锅(司机、乘客、内部员工)的新闻层出不穷。“科技向善”对于滴滴而言,真不啻于一句金玉良言,希望通过这次事件,滴滴能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科技向善,人心向善。

PS:我本人觉得滴滴不会因为这个事情而倒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喜马拉雅   国务院办公厅   纳斯达克   事件   日本   美国   反常   层出不穷   效应   深度   原因   计划   国内   数据   科技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