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又是多地暴雨淹城。排水系统怎么设计才能抗住郑州暴雨呢?

最近的很多城市暴雨城涝,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先是郑州暴雨,造成302人遇难、50人失踪、1453万人受灾,40万多水淹车坟场。再是这两天的湖北暴雨,多地受灾(湖北随县暴雨已致21人遇难,4人失联),城市可以行船。

这些都有报道,我就不重复了,一到暴雨,很多城市都有看海的景象,远的不说,就说长沙,只要下雨刮器需要加速时,只要在路边下车,鞋必然全淹。

咱们在这里一起分析一下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案。

城市水灾的特征

暴雨,积水。

需要解决的问题

快速消化积水

提问

怎么快速消化暴雨带来的大量雨水?

城市下水道是消化暴雨带来的积水的前沿阵地,也是对付城涝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国家也加入“海绵城市”这个方案,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根据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就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2016年郑州成为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2018年提出投入534.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项目,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2020年海绵城市建设达标区(示范区)面积占城市面积23.6%。

湖北又是多地暴雨淹城。排水系统怎么设计才能抗住郑州暴雨呢?

事实证明这种方式也没有化解郑州这次的强降雨。

那么究竟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海绵城市”主要是以渗透为主,可以适当减少洪水总量,分担一部分,但面对强降雨,以及硬化路面涌入的大量洪水,它也无能为力。

泄洪主力还是下水道。理论上,只需要建一个超大排量的下水道,就能解决郑州这样的降雨量,但要求一座城市为了备战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去修一条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都用不上的下水道,不管是从经济角度,还是社会角度来看,这不现实。

支招

很多人支招,学习青岛。

湖北又是多地暴雨淹城。排水系统怎么设计才能抗住郑州暴雨呢?

青岛下水道

每逢汛期青岛这座“不淹城”就会被拿出来当明星城市进行敬仰。那么学习青岛应该早就已经实施过了。青岛有一个天然的优势:滨海。它可以毫无顾忌地直接往海里排水,这个是内陆城市不能比的。如果一个内陆城市照搬青岛的排水方式,那可就是“东施效颦”了。当然并不是否定青岛下水道工程。其构造布局肯定有其长处。这个咱就不班门弄斧了,留给工程专家去分析。

也有人说,学习七大工业奇迹之一的伦敦下水道。

湖北又是多地暴雨淹城。排水系统怎么设计才能抗住郑州暴雨呢?

现代伦敦下水道内景

文中建议

一,在硬化路面增加绿植,绿植略低于硬化路面。利用泥土的渗透能力和绿植的吸水能力,最大限度地分担硬化路面的水。

二、那么如果把下水道和“海绵”结合一下,多次分流。

1,就近缓冲:在下水道的流经途中,定一个距离间隔,每间隔一段距离,建一个小型的蓄水池,这种蓄水池有“海绵功能”,通过小型的导流方式把这些水导入到最近的“海绵城市”储水池。相当于是洪水通过下水道排水时,每隔一段距离做一次分流。减轻排水阻力,加快排洪的速度。

2,下水道经过“海绵”的时候再做一次分流,把一部分水注入“海绵”的储水池,另一部分继续前进,这样会不会加快泄洪的速度呢。

总结

为了对抗暴雨灾害,我们应该想尽办法吃掉并消化洪水,我也只能提出想法,要实现还是靠工程师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郑州   湖北   暴雨   城市防洪   蓄水池   伦敦   青岛   下水道   积水   海绵   洪水   路面   距离   能力   排水系统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