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家庭教育父母体验课来了。它是解决家长焦虑的利器吗?

最近经常在群里看到有关“开学在即,家庭教育父母体验课”的广告,不厌其烦地发着,我就看到了!号称是消除家长焦虑的利器。我在想啊: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这会杀多少人啊?哈哈,开玩笑的,这不是今天的主题。先不说课程质量,权且假定为上成的吧。首先,对于广告,我不喜欢,也不排斥。不过说到家长孩子的事,多半会有些思考,因为正好我也有孩子。我们来说说带孩子的事。

开学在即,家庭教育父母体验课来了。它是解决家长焦虑的利器吗?

很多人觉得孩子学什么一学就会,很聪明,其实小孩子本来学什么都挺快,真正的聪明的是知道自己该学什么。很多人觉得知道该学什么是情商不是智商,这是一个误区,拥有了知识,结合当下形式做出相应的判断,确定一个方向,这是智商。所谓情商多体现在和人交流(交流中也会体现出大智慧什么的),人际交往。

开学在即,家庭教育父母体验课来了。它是解决家长焦虑的利器吗?

显然,让家长焦虑的并不是智商问题,那么是什么让家长越来越焦虑呢?

家长的焦虑多体现在,小孩不喜欢写作业或者写作业不专心,而可以专心地打游戏。很多家长会感慨,如果孩子学习能像打游戏那么专心就不用操心了。

家长对于孩子玩电子游戏的处理大概有几种:


放任派

以前有篇文章写游戏可以提高智力,她儿子后面拿了几个硕士学位,我信了,那得是多厉害的家长或者多孤独的孩子啊。写文章很轻巧,因为它有主角光环,有案例特殊性。写出了一个母亲力挺儿子,儿子现实报答的爱迪生的成长史,励志故事,漏洞多多,没人关心,因为阅读时的愉悦已经充满大脑。那份对游戏的判断以及不深陷其中的自律,已经对号入座,就是你日夜焦虑的孩子,他已经走向康庄大道,你正沉浸在这种愉悦中,不愿醒来。孩子的思想很单纯,没那么多弯弯绕,那种早熟的孩子或许存在,但是可望不可及,你要当真了,孩子就进游戏去了!

堵死派

全程监督,全面封锁。关闭一切电子产品,让孩子和它们绝缘。绞尽脑汁找很多书、练习册来代替电子产品,可他们不能绑住孩子的手脚,在电子产品特别是手机普及的现在,孩子们总会想法设法获得。有些孩子趁家长放下手机的空隙,摸到手机;有些找不到这种空隙或者因为此前摸到后被责骂,就会找有手机的地方,总有同学的家长没有这么限制,于是总往同学家跑,这样家长就鞭长莫及了;总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想要封死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途径,除非是搬到深山老林。

这样处理显然是很艰难的。电影里经常会显示:18岁以下禁止观看,脱了裤子放屁。

监管派

这种跟堵死派一样,显得有些无情,但相对要理智些,也有效些。只是实施的时候也是最累的,这需要全心陪伴,跟孩子立规矩,讲规矩,约法N章,奖惩分明。还需要一个计划,这个计划最好是在多次观察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比如:在监管时,不要太乐观,大部分孩子没有时间概念,需要家长来把握时间,在时间的把握上,家长会花一些精力,到点提醒,然后别天真地以为,孩子会令行禁止,他们总会应着拖着,特别是玩游戏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一个游戏玩得正酣,你情愿令行禁止吗?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在约法N章里就需要写明,家长严格执行。

兴趣转换派

兴趣引导,以身作则,正面励志。这一块就需要家长先提升自己,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如果自己都不会或者做不到,而强硬地要求孩子去做。从孩子的立场来想:凭什么?你天天玩手机,不让我玩。要做到兴趣转换,家长得有两下子。比如有的家长手工厉害,可以买些手工材料,跟孩子一起做;有些家长有阅读的习惯,可以带着孩子一起阅读,孩子在阅读时肯定会有疑问,家长可以作出令孩子信服的解答;玩乐器的可以鼓捣几下;跑步的能带着孩子跑,打球的也有两下子等等。


以上不管是哪种,都是为了远离电子游戏,为了戒除小孩的网瘾,全心投入学习,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真正有很好效果的不多,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很打,于是家长焦虑了,家庭教育家长班应运而生。估计也能给家长很多好的办法。

孩子为什么对游戏如此痴迷呢?环境这块是不可轻视的,俗话说:改变不了社会就改变自己。小孩子也是如此,你想想,同学们都在谈游戏,如果你啥都不知道,还有人跟你玩吗?大人都难以成为一股清流,难以忍受那被孤立的孤独,何况是一小孩。

源头不掐住,不管是堵还是疏,都是治标不治本。

那么孩子天生就知道那些游戏吗?有些是用过口口相传,有些是通过游戏广告,但是最直观的是游戏直播或关于游戏的小视频。

孩子们为什么能把游戏说得滔滔不绝?跟网络上的游戏直播分不开,现在直播,小视频是网络的主要形式,游戏直播的受众群体往往都是小孩,这个行业门槛低,只要是个玩游戏的,都可以播,诱惑小朋友玩网络游戏也就算了,直播还良莠不齐,里面是大喊大叫,粗话连篇,什么“fuck”、“拉翔”、“凉凉”,“W槽”,“不讲武德”,“他X的”,“你X的”,“你不是人”,“我要杀了你”等等,很多视频上都有,这些很快就成了小孩的口头禅。

有人会说,游戏解说没有这么普及以前,不一样有很多网瘾少年,很多玩网游都辍学了,请你看清楚了,以前那些大部分都是大学生,现在是中小学生!这是个危险的信号!

有人会说,你不知道把网掐了?怪什么游戏直播,它存在即合理。诈骗还存在呢,它合理吗?

开学在即,家庭教育父母体验课来了。它是解决家长焦虑的利器吗?

作为家长,对游戏解说行业不深恶痛绝的有吗?这块毒瘤不治好,家长还得继续跟崽斗智斗勇,窝里斗。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都去打游戏了,国怎么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焦虑   全心   约法   令行禁止   家长   家长会   家庭教育   利器   智商   电子产品   小孩   儿子   父母   兴趣   少年   孩子   手机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