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原著:这个毒妇笑傲后宫,专克薄情郎

魏嬿婉能有幸当一个盛世宠妃,不是没有理由的。

一、她出现的时机刚刚好

倘若还在潜邸时,弘历需要的是琅嬅青樱这样的名门贵女替他撑门面,弥补他生母卑贱的缺憾,需要晞月父兄为他朝堂出力,象魏嬿婉这般无用的卑微女子,顶多就和海兰一样,一夕之欢后丢到脑后。

所以说魏嬿婉出现的时机比海兰好太多了。

初见魏嬿婉之时,弘历虽是个皇帝,却是个前朝有张廷玉谆谆劝谏,后宫有太后掣肘、皇后偏帮、贵妃兴风作浪的需要隐忍克制的皇帝。

有克制就要有释放,纯妃宫里匆匆一面后,御花园中再度“偶遇”,这样一个年轻娇嫩、清丽乖巧的小宫女,犹如初春枝头第一朵绽放的花朵儿,令皇帝感觉心意闲适,因此他顺手撩了一把,生了采撷之意。

《如懿传》原著:这个毒妇笑傲后宫,专克薄情郎

几年之后再见魏嬿婉,她是宠妃金玉妍宫里的低等侍女樱儿,脸上有个正新鲜的掌印,委屈巴巴受气包的模样立刻打动了皇帝,别人践踏的小宫女,他偏要抬举,所以皇帝当着金玉妍的面就封魏嬿婉为官女子,当夜侍寝。

这件事情,看似皇帝在主持后宫公道,看似为了一个“樱儿”的称呼,恼怒嘉妃不敬娴贵妃,归根究底,还是生母卑微的心结作祟。

身披帝王荣光,却不能公开承认生母李金桂,只能以李太嫔的名份稀里糊涂葬入妃陵,皇帝心里的遗憾和不满,是无法言说的,这种不能言说具体表现形式为对出身微贱的女子天然有好感。

就像他登基没多久就纳了再低微不过的南府乐伎白蕊姬,毫不掩饰喜爱之情,纵着她在后宫横冲直撞,这就是对生母未曾得到应有厚待的一种弥补情结。

《如懿传》原著:这个毒妇笑傲后宫,专克薄情郎

二、魏嬿婉满足了皇帝养成系心理

从一个不通诗书、乱炖燕窝、睁目不识甜白釉的粗俗少女,一点点精致,一点点风雅,一点点拥有了配得上这雕栏玉砌的高华清贵。

其实魏嬿婉真的是凭着刻苦自学成才,单是装病前往避暑山庄,自幼未学过骑射的她陪着皇帝策马行猎,要暗下多少苦功夫练习,才能英姿飒爽,搏得皇帝欢喜?才能与随驾的颖嫔、忻嫔平分春色,渐渐更胜一筹?

而在避暑山庄与皇帝的“邂逅”,也是精心设计的“简淡”——蛾眉不扫,铅华不御,漫天红叶下一身素衣,临风吟唱昆曲,皇帝惊艳之余遂念念不忘。

这一设计,同当年凌云峰上,甄嬛缁衣素颜一举重获四大爷的心,有异曲同工之妙。区别在于一个是得太后相助,主动前往避暑山庄;一个是借苏培盛的嘴鼓动四大爷二月二踏春,甄嬛在凌云峰张网待捕捉。

从一张白纸,到工笔彩绘,这一笔一笔,都是魏嬿婉精心描绘,但以魏嬿婉的情商,她一定会让皇帝觉得是在他指点之下,自己才有了一点一滴的进步,并且还会不断进步。

这必然令皇帝超有成就感,并满足了很多人都有的、皇帝也未能免俗的好为人师的心理。

《如懿传》原著:这个毒妇笑傲后宫,专克薄情郎

三、暖心暖肺的温柔顺从,虽然是个假相

魏嬿婉是个集合体——眉眼间同如懿几分相似,因着她的年轻(按书中所述大致推算一下,如懿比皇帝小七岁,魏嬿婉比如懿小九岁),所以她相似的不是今日的如懿,而是昨日的青樱,这一点,她永远比如懿占便宜;不出一言违逆的温柔,相似于富察皇后;床上的放荡,和豫妃有得一拼;而背后行事的阴毒,又胜过金玉妍三分。

鹿血酒,她纵着皇帝喝;寒香见入宫,她忍下酸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还积极为皇帝出谋划策怎样讨寒香见欢喜;南巡之时,无论皇帝同评弹说书的女先儿昭柔,还是水沐萍姐妹如何恣意作乐,她一概装聋作哑。

猫儿般温顺乖巧,还不傲娇。

自皇帝进入五旬之年,如懿皇后几乎就成了一个摆设,却不知道什么想头,时不时的还要劝谏,谏不了几句就冷言顶撞,然后被皇权一压迫,完败。

彼时的寒香见宠冠六宫,对皇帝甚少有好脸色,责备讽刺倒是不少,皇帝虽然痴迷她,却仍需要人间烟火暖暖心,永寿宫就是那处人间烟火,作用相当于冬日里的一杯热咖啡,一盏炖得软糯糯的红枣银耳羹,暖心暖肺,还暖手暖胃。

《如懿传》原著:这个毒妇笑傲后宫,专克薄情郎

四、怯生生的柔弱,立刻哄回生气的你

教科书事例一:金玉妍过世后,如懿为她求了两个恩典,魏嬿婉瞅准了皇帝的心思,神态极温和温顺,却句句剑指如懿——夫妻之道,贵在尊重夫君。君臣之道,贵在尊崇君主。其实给淑嘉皇贵妃的阿哥们恩典,把哀荣传到李朝,这些不必皇后娘娘说,皇上看着与淑嘉皇贵妃恩义的分儿上,也会一一赏赐。可是皇后娘娘是思虑周全了,岂不显得皇上恩典寡薄,让人非议。

皇帝眼神瞬间冷了下来,冷冷道——皇后有什么不是,你大可当着她的面说。在她面前只说贤惠,到了朕跟前就说皇后的不是,那么朕要看看你这条舌头到底是怎么长的?

魏嬿婉立刻“怯”了,跪下哀求道她不敢非议皇后,只当皇帝是枕边夫君,才敢畅所欲言,并非有心诋毁皇后。

一张清水芙蓉脸,楚楚可怜的神情,皇帝便心软了。

其实“皇后娘娘是思虑周全了,岂不显得皇上恩典寡薄”这句话已经戳中了皇帝的心思,魏嬿婉既指责了皇后“不尊夫君、不敬君主”,又娇怯怯表明了“人家不是有意的啦”。

《如懿传》原著:这个毒妇笑傲后宫,专克薄情郎

教科书事例二:魏嬿婉因“救”世子庆佑的功劳,得到两次侍寝机会,成功再孕。

皇十四子永璐早产,持续高烧、抽搐,求医问药之余,萨满法师直言,最好将孩子挪到宫中阳气最重之地暂养。

宫中阳气最盛之处莫过于养心殿,魏嬿婉便跪伏殿外哀哀哭求,将永璐暂养在养心殿,以得龙气庇佑,渡过一劫。

皇帝显然很吃“柔弱”这一套,他的眼底竟有了罕见的哀伤与迷茫。

于是魏嬿婉与永璐得以暂居于养心殿偏殿臻祥馆内,留太医数名一同照顾。

又有和敬公主为她进言,是以不久魏嬿婉再度有孕,这一次生下的是皇九女璟妘。

虽说身负谋害嫡子永璟的嫌疑,可是魏嬿婉翻身真的是神速。

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她生下皇七女璟妧,并且几乎陷入绝境,可二十二年七月十七日就产下了皇十四子永璐,二十三年七月十五日又生皇九女璟妘。连续的生育到底巩固了魏嬿婉的地位。

她柔,她弱,她怯,她这三板斧真的很好使。

《如懿传》原著:这个毒妇笑傲后宫,专克薄情郎

多年以后,她柔弱娇怯的画皮终于被撕下,皇帝也不过是抽她几十个耳光,骂一声“毒妇”。魏嬿婉却是森然一笑,“臣妾再毒,也受您半生宠爱,臣妾觉得很上算哪。哈哈,皇上,别怪是臣妾害死了乌拉那拉如懿,害死她的人是您。要不是您,谁伤得了乌拉那拉如懿的心,谁能与她生死长离,再不能回头呢?”

六十五岁的老皇帝颓然坐倒,魏嬿婉却击掌而笑:“痛快,真痛快。”

老皇帝终于明白,几十年来,这个“温顺娇柔又胆怯”的妇人对他竟是半分真心都没有。

可是他明白了又能怎样?除了灌一碗牵机,他也想不出别的招了。灌了牵机还得给她风光大葬,还得立她的儿子为储君。

老皇帝真是把自己气得够够的。

他能活到八十八,多半就是这口气给撑的。他多活一天,魏嬿婉的儿子就晚登基一天,即便老皇帝退位当了太上皇,也把皇权抓得死死的,就不让你魏嬿婉的儿子称心如意。

这是太上皇最后的倔强。

《如懿传》原著:这个毒妇笑傲后宫,专克薄情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后宫   避暑山庄   乌拉   生下   臣妾   劝谏   太上皇   生母   薄情   夫君   恩典   娘娘   温顺   原著   皇上   笑傲   皇后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