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原著:家族的诅咒,时隔三十年,乌拉那拉氏又一弃妇

雍正十三年,先帝驾崩,弘历在灵前登基,潜邸妻妾虽未正式册封,富察琅嬅是皇帝结发嫡妻,众妾先唤了她主子娘娘。

电视剧里,增加了一个选福晋的情节,因为青樱,琅嬅差点失去几乎到手的如意,这个改编,应该是为琅嬅厌憎青樱埋下伏笔。

《如懿传》原著续的是剧版《甄嬛传》,当年乌拉那拉皇后想把青樱嫁给养子弘时,岂料弘时一时糊涂,迷恋先帝的瑛贵人,不肯娶青樱为福晋。乌拉那拉皇后劝青樱暂且忍辱,先居侍妾之位,徐徐图之。青樱骄纵,不肯屈就,姑母遂向先帝恳求,将青樱嫁与弘历为侧福晋。姑母此举,不过是想教训不知天高地厚的青樱——做弘历的侧福晋,来日哪及得上弘时的侍妾尊贵?

《如懿传》原著:家族的诅咒,时隔三十年,乌拉那拉氏又一弃妇

青樱这位姑母,待青樱实在是算不上好。

后期乌拉那拉宜修困顿于景仁宫,三阿哥弘时受了弘历的怂恿,为八叔九叔求情,触怒先帝,被出嗣。

这一场夺嫡大战,永寿宫胜出。

弘历登基后,后宫虽然名份未定,高晞月却已得了家族抬旗的消息。潜邸之时,为着青樱出身后族,而晞月只是汉军旗,又是由格格升上来的侧福晋,处处低青樱一头,如今这尊卑是要翻个个儿了,高晞月忍耐不得,处处压着青樱一头才觉得痛快。

另一边,因着青樱出身尊贵,兼之弘历的偏爱,潜邸时,福晋琅嬅对青樱也不免礼敬三分,凡事尊重她的意见。

如今入了宫,不仅晞月时时处处针对青樱,太后也是当众挫磨她,琅嬅心里舒畅之余,再不肯如从前般忍耐青樱。

先帝丧仪期间,每每天色才放亮,青樱便去富察氏宫中伺候。富察氏满意于她的“侍候”,却给了她一句话——你这个人,终究是委屈了……你怎么嫁进王府成了侧福晋的,你自己清楚。

这是暗讽她当年没有攀上弘时,如今身为妾室,只能理所当然侍奉正室。

《如懿传》原著:家族的诅咒,时隔三十年,乌拉那拉氏又一弃妇

就在这困境中,景仁宫皇后身边有个叫绣儿的宫女,偷偷跑来,说老主子不大好,一定要见青樱一面。

景仁宫这个地方,是青樱曾经来熟了的,如今再来倍感凄凉。住在这儿的曾经最尊贵的女子早已失了恩宠和权势,如同阶下囚一般。可青樱还是来了,因为割开肉,掰开骨,她们身上流着的都是乌拉那拉氏的血液。

白天太后钮祜禄氏已经来过景仁宫,她告诉手下败将宜修,新帝会追封她的姐姐、先帝前头的福晋为孝敬皇后,宜修不入史册,不附太庙,来日以无名无姓的先帝嫔妃的身份下葬。就像是后宫里一介尘烟,风吹过就散了,不留半点痕迹。

宜修要青樱好好学着钮祜禄氏的狠毒。

她如今不是大清的国母,不是先帝的皇后,更不是谁的额娘,她剩下的唯一身份,就是乌拉那拉氏的女儿。宜修说,“当年孝恭仁太后告诉我,乌拉那拉氏的女儿是一定要正位中宫的,如今我一样把这句话告诉你。你,敢不敢?”

《如懿传》原著:家族的诅咒,时隔三十年,乌拉那拉氏又一弃妇

彼时的青樱不仅不敢,甚至想都没想过要取琅嬅而代之。

她想起弘历,只觉如蜜清甜,她告诉姑母,皇帝对她颇为钟爱,只求恩爱长久,做个宠妃即可。

姑母却是不屑,身在帝王家,谈论情分,岂不可笑?

姑母问,宠爱是面子,权势是里子,她要哪一个?

彼时的青樱觉得宠爱与权势,是开在心尖上最惊艳的花,哪一朵,都能艳了浮生,惊了人世——青樱贪心,自然希望两者皆得。但若不能,自然是里子最最要紧。

诀别之际,姑母凄然,“乌拉那拉氏已经出了一个弃妇,再不能出第二个弃妇了!”那是一个女人一生的泣血之言啊!

凤座之上的乌拉那拉氏早已年华枯衰,却依然风姿端华,不减国母风采。青樱拜身下去,叩首三次,转头离去。

《如懿传》原著:家族的诅咒,时隔三十年,乌拉那拉氏又一弃妇

离开景仁宫的青樱转身去了寿康宫。

想要在后宫安生立足,太后这一环,是回避不了的。

寿康宫这一趟,青樱跑得值得。因着心底替生母李金桂抱屈,皇帝迟迟不肯请太后移居慈宁宫,而青樱在太后暗示之后,接下了“提醒皇上”的任务,换得太后对她“容得下”。

太后愿意搁置与青樱姑母的半世宿怨而容下青樱,还有一个原因——如今后宫皇后独大,朝中又有马齐张廷玉支持,高晞月新宠当道且依附皇后,她们的得意就是青樱的失意,太后若再不对青樱放松些,她就真当是举步维艰了。而一个太过得意的皇后,未必会把太后放在眼里,毕竟这个太后,不是皇帝亲妈。

此夜起,青樱求得太后赐名“如懿”,林虑懿德,非礼不处。这世间,一动不如一静,人在影成双,便是最美好如意之事。

赐名之前,太后曾问青樱最盼望什么?青樱脱口而答:“情深意重,两心相许。”这一刻,青樱必定是不记得刚刚在景仁宫对姑母说的“青樱贪心,自然希望两者皆得。但若不能,自然是里子最最要紧。”

姑母的泣血之言,她终究是没往心里去。

《如懿传》原著:家族的诅咒,时隔三十年,乌拉那拉氏又一弃妇

第二日晨起是个晴好天气,富察氏带着一众嫔妃来寿康宫给太后请安,这时太监来报——景仁宫娘娘殁了。

如懿扶着椅子,强逼自己站稳了,忍住喉中的哽咽,说出了那句撇清的凉薄名言——臣妾只知寿康宫,不知景仁宫……

同为乌拉那拉家的女儿,她与姑母之间似乎已经完成了传承,致哀与否,原不在形式。

前一夜会面时,姑母用自己一生的教训指点过她——当一个人什么都可以舍弃之时,才是她真正无所畏惧之时……我的错失,就是太过于在乎后位,在乎先帝的情分,才会落得如此地步。

而如懿在封后前夕,太后亦有过提点——其实,皇后就是一个供奉着的神位,什么都是过眼云烟,只要能不出错,不为人所害,终究等得到一生荣华平安……历朝历代,即便有宠妃专权,使皇后之位不稳当的,那也只是不稳当而已。从来能动摇后位的,只有皇帝一个。成亦皇帝,败亦皇帝。

两位宫斗专家的刻骨之言,如懿并未铭心而记。她这余生,光记得年少情深旧时光了,她不满于她的弘历一天天地改变,终于变成她陌生而失望的样子;可她自己,何尝不是越来越远离最初的青樱?三十年时间,没有人可以不改变。

《如懿传》原著:家族的诅咒,时隔三十年,乌拉那拉氏又一弃妇

封后大典的礼乐声响起,迎候如懿成为这个王朝的女主人,与主宰天下的男子共同成为辽阔天日下并肩而立的身影。

彼时的如懿转头回望,日光如金,慈宁宫的匾额流光璨曜。或许有一日,与太后一样成为慈宁宫的主人,将会是她作为一个皇后最好的归宿。

当时的如懿并没有想到,大清的乌拉那拉氏皇后,少有善终。

不止她的姑母,太祖努尔哈赤的大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被太宗皇太极殉葬,后又因世祖顺治帝厌弃其子多尔衮,阿巴亥牌位又被逐出努尔哈赤的太庙,并追夺一切尊号,下场凄凉。

而乌拉那拉如懿,也没能逃过这个诅咒,她,父母皆亡,儿女连丧,穷途末路,自裁于翊坤宫。死后不入史册,不附太庙,如同她的姑母一般,不留半点痕迹。

《如懿传》原著:家族的诅咒,时隔三十年,乌拉那拉氏又一弃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乌拉   弃妇   先帝   努尔哈赤   姑母   福晋   太庙   里子   后宫   太后   权势   原著   尊贵   皇后   皇帝   家族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