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 新老电影人共话未来|直击北影节

9月22日,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举行。本届电影节开幕论坛以“恰是百年风华·庆祝建党百年”为主题,希望以电影为载体,致敬电影人,致敬中国电影;通过总结百年来几代中国电影人努力奋进取得的经验成果,继往开来,助力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 新老电影人共话未来|直击北影节

在论坛上,中国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傅若清,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强,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兼CEO王中磊,万达文化集团总裁兼万达影视集团总裁曾茂军,《1921》导演、监制黄建新,导演薛晓路,演员汤唯,《铁道英雄》导演杨枫等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共话中国电影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电影行业带来严重打击,但在国内的有效防控下,中国电影市场却出现了“风景这边独好”的景象。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推动中国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成为与会嘉宾发言的核心话题。

瞄准科技前沿 创新电影科技

当下,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中国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傅若清表示,电影行业也应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创新电影科技。“中国的电影科技从无到有,从引进模仿到引领创新,一路走来,不仅有着看得见的发展成就,更形成了自我变革、自我超越的内生动力。”他表示,围绕中国电影的战略需求,中影在未来5年的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电影科技这个重要方向,以科技创新作为中影全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化产业升级和产品迭代,提升电影产品和影院终端技术品质,推动电影向差异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通过电影科技方面的努力和进步,实现中国电影产业下一个历史性的跨越。

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 新老电影人共话未来|直击北影节

中国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傅若清

未来电影在线发行将发展为

两个窗口期、分化成不同市场

当下,互联网行业正积极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为电影制作注入新的活力。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分享了互联网在电影制作、发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

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 新老电影人共话未来|直击北影节

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

随着单片付费模式的成熟发展,龚宇认为,未来电影在线发行将发展为两个窗口期,第一个窗口期,用户的观影方式是单片付费,在这个窗口期内,影片的商业模式与电影院相同,平台跟出品方按照实际的线上票房分账;第二个窗口期,平台跟出品方之间采取买断或者保底的方式,用户以包月购买会员的方式观看电影。“特别是第一个窗口期,参考影院的商业模式,是对电影的发行及票房的补充。” 龚宇表示,未来电影在线发行将发展为用户单片付费和包月购买会员两个窗口期,这两种发行方式各自适合的电影,将逐渐分化形成不同的市场,对整体电影发行利大于弊。

论坛上,龚宇还强调推广影视工业化的三点价值。第一,影视工业化运用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环节,对投资回报的可预判性、提升投资回报稳定性方面价值很大。第二,用技术手段管控影视制作流程,有利于降低风险,评估影片质量,让中等体量和大体量的影片提高成功率。第三,包括虚拟拍摄、智能制作等在内的科技力的迅速发展,对于提升视频观看体验、降低经济和时间成本方面有帮助,对行业未来发展价值较大。

主旋律创作走进市场 提高商业属性

过去几年,《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中国机长》《悬崖之上》等新主流大片赢得了口碑与票房双丰收,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上一股重要力量。

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分享了博纳在新主流电影创作方面的经验:“主旋律电影如何走进市场,提高它的商业属性,让电影故事被当今的主流观众接受,是近几年我们持续摸索的方向。博纳是个民营公司,我们非常重视政治导向、创作方向。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还是有难度的,不是每部电影都能很准地找到它的定位,从最初的‘山和海系列’,到‘中国骄傲三部曲’,我们希望在每年的重点影片部署中,博纳的影片不少于三部。”

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 新老电影人共话未来|直击北影节

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

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强认为,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需要进一步提升内容创作的融合创新能力,不断推进类型多元化探索。未来,保利将创作开发更多符合时代特点的主旋律商业影视作品。他介绍,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联合摄制,弘扬青少年积极向上精神的电影《同学们好》计划在今年年内上映;国家重大航天工程题材影片《中国探月》、“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影片《家园行动》、中国医疗队援助非洲重点影片《埃博拉》、共青团中央建立100周年重点主旋律影片《家住长安》、筷子兄弟经典IP改编电影《小苹果》等5部电影作品,正在孵化开发中。

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 新老电影人共话未来|直击北影节

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强

电影产业 依旧内容为王

光线、华谊兄弟、万达影业等电影公司负责人,从内容制作方面进行交流。嘉宾们均认为,电影行业依旧是“内容为王”。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表示,光线将坚守电影产业的核心——内容。他透露了未来光线在电影行业努力的三个方向:一是重点题材重点项目的创作,比如主旋律影片;二是常规的市场化电影制作,光线将重点探索新的电影类型和题材;三是深耕动画电影。“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可能动画电影会早于真人电影。”王长田透露,光线影业正在梳理中国神话宇宙,建立新的动画谱系,“目前,我们已经规划了二三十部动画大片,由于制作周期非常长,每部影片需要四五年时间,预计将在未来二十到三十年内陆续完成。”

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 新老电影人共话未来|直击北影节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

谈及影视公司应该如何发挥行业影响力,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兼CEO王中磊表示,“华谊兄弟坚持内容为王,内容为本。我们更关注创造内容的本体,也就是导演、编剧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掘。”针对如何提升新主流电影可持续发展,王中磊表示,“内容方面,除了要深度挖掘英雄人物的故事精髓,也要聚焦小人物的故事内核,通过记录普通人的生活,反映在党的领导下,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同时要不断探索不同题材类型的融合。”王中磊还表示,“电影产业需要在非热门档期,也能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让观众的365天都是有电影陪伴的美好日子。”

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 新老电影人共话未来|直击北影节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兼CEO王中磊

万达文化集团总裁兼万达影视集团总裁曾茂军认为,电影主要依靠两大力量驱动,一是内容驱动,二是科技技术驱动。万达力求达到平衡,在布局上会考虑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他介绍,在渠道上,万达在国内布局的电影院超过700家,拥有6300块银幕;在内容上,万达强调类型的丰富性,既有《唐人街探案》系列这样的大制作,也有《快把我哥带走》这样的中小成本影片。

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 新老电影人共话未来|直击北影节

万达文化集团总裁兼万达影视集团总裁曾茂军

留住观众需要在“新”上下功夫

论坛现场,导演黄建新、薛晓路、杨枫及演员汤唯等创作者,也结合自身实践,从电影创作的实际经验出发,分享心得,交流体会。

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 新老电影人共话未来|直击北影节

《1921》导演、监制黄建新

《1921》导演、监制黄建新表示,中国主流电影需要符合中国主流价值,表现民族的基本心态和向往。谈及如何通过创作,把观众留在影院内,他认为,电影需要在“新”上下功夫。“有一个逻辑自洽的新意,比如给观众一个新的角色,让他感受到一种情感;或者给观众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一个重要事件。”

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 新老电影人共话未来|直击北影节

导演薛晓路

导演薛晓路认为,国产电影形成了两类非常鲜明的存在:一类是宏大家国叙事的电影,在大银幕上放映、高规模、高投资;另一类是展现平民生活的电影,它们有的会转到网络平台与观众见面。在她看来,第二类电影要求创作者在日常化的平民生活场景中,找到更具独特性和相对前卫的表达。

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 新老电影人共话未来|直击北影节

《铁道英雄》导演杨枫

《铁道英雄》导演杨枫认为,导演需要在视听感和人物塑造方面有所创新,“电影人包括导演,都要有自己的性格见地,避免千篇一律。”汤唯则从演员的个人体验角度谈到,演员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归到最真实的生活中去,要更多地体会生活细节,回归本色。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iris_yangliu@126.com

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 新老电影人共话未来|直击北影节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 新老电影人共话未来|直击北影节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 新老电影人共话未来|直击北影节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 新老电影人共话未来|直击北影节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 新老电影人共话未来|直击北影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中国电影   北影   影业   电影   主旋律   中国   创始人   光线   高峰论坛   董事长   总裁   导演   观众   影片   未来   集团   内容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