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警方公布的一段监控,让成都49中坠亡事件,尘埃落定——

成都49中坠亡的林同学,系自杀。

监控中,少年自决的坚定,实在令人心惊。

从班级后门走出,一路来到空荡荡的篮球馆,再走至更为人迹罕至的水泵房。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滑坐在监控角落的林同学,开始用小刀一遍遍地划向手腕。

十多分钟的反复尝试后,割腕不成的他,不带一丝犹疑地走出篮球馆,来到实验楼五楼。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走入那个他纵身一跃的连廊上。

随着监控视频一起放出的,还有自案发以来,所有的调查细节。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在不容置疑的事实面前,本来甚嚣尘上的“化学老师谋害论”“外来势力渗透论”。

以及各种角色扮演,瞬时噤声,不攻自破。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没追过两季《顶楼》都编不出来的谣言

谣言止步真相,事件本该就此告一段落。

但事实是,三天过去了,网友的讨伐声,却没有被铁铮铮的事实平息。

既然校方无辜,他们便调转了一个方向,盯准了质疑校方,引发舆论关注的起始点——

林同学的母亲。

像当初对校方“求一个真相”一样,掷地有声,义正言辞地喊出一句——

“道歉”。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回头来看,谣言滋生的温床,或许的确是林妈妈在案发伊始,发送的几条微博。

其中的细节,太触动大众的神经。

一是监控视频“唯独事发那一段没有”。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二是6点多坠亡的孩子,救护车却8点半才到学校。

三是当校方通知家长死讯后,却将家长拒之门外,而孩子遗体已被拉进殡仪馆。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种种疑点,简直将“49中校方有问题”刻在了校门上。

却偏偏,在真相公布后,发现“一个都对不上”。

监控完好无缺失;救护车在7点06就驶入校园;孩子的遗体也安好地存放在殡仪馆,并未火化。

这没有任何黑势力加入,纯粹出于孩子个体行为的“自杀”。

相较之前随林母微博四起的谣言,一下便显得太简单,太轻盈了。

于是,许多人开始自觉“被当枪使了”,急匆匆地要为自己“白白付诸”的正义情绪,抓一个“使枪的人”,讨一个公道。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目光,自然就落在了舆论关注的始发点——死者母亲身上。

而恰好,真相公布后的林妈妈显得如此沉默,更是给予了网友们想象的空间。

是撒谎后的心虚?舆论反噬的害怕?甚至境外势力操控的战略沉默?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网友向林母讨要说法的声浪越来越大,从对“撒谎微博”的不满,延申至对林母个人的谩骂。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更有甚者,在这个丧子母亲的微博下,毫无道理地为孩子自尽原因下了诛心定论——

“有你这样的妈,儿子才会死。”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但,初时那三条被打为“撒谎”“带节奏”“消费儿子”的微博,真的如此不堪吗?

细看之下,似乎也未如此憎人。

“唯独监控那段没有视频”,或许并非指视频时间段上的缺失,而是孩子坠亡的那个连廊,刚好便是视频未覆盖之地。

而“8点半才到的救护车”,也是由“警方告知”。

许是警方口误,也可能是丧子悲痛下的林母,不小心听错了。

至于“直接将孩子火化了”,更是网友基于林妈妈一声“难道学校打算最后拿出一坛骨灰将我们应付了事吗?”的诘问下,自发的脑补罢了。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比起一个有心“刻意诬赖校方”的家长,这三条微博更像是一个刚刚得知丧子,一时不知如何接受,而显得过于慌乱的母亲罢了。

的确,微博中许多细节都偏离了事实,也带有歧义。

但在突如其来的丧子之痛面前,要求一个母亲的发声必须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字斟句酌,是否太苛刻了一些?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其实,“警方不允许家属查看遗体,是因为案发初期属于侦查秘密”这样的办案程序,不少人也是事后才知晓。

林妈妈在不熟知警方办案流程,及通告过于冰冷的前提下,写下了一些情绪大于理智的话。并非不可能。

回过头来看,舆论那瞬间转向林母的滔天谩骂中,飘还是看到了那熟悉的一条——

她没哭没闹,冷漠得可怕,如果不是要钱,我找不到她这么做的理由。

言下之意,她可真不像个丧子的妈妈。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多讽刺。

即便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呼吁不要对受害者赋予“完美想象”。

但当林母第一次将“不完美”,在白纸黑字的微博里留下印证之时。

还是有如此多的人,披着看似“理智”的外衣——

“这一二三处的撒谎,证明了你是个带节奏的人”。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或干脆放弃逻辑,只为发泄情绪——

“你儿子因你才死”“你那么冷静,一点儿也不悲痛。”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对受害者,予以“你不够完美”的苛责。

在这一苛责下,连“沉默”,也能成为疑点。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我们真的太爱在一场悲剧下,寻找英雄电影式的正反与对错。

却总是忘了生而为人,谁又能永远清醒,永远理性,永远正确。

林母的微博,没再更新。

而她最后的消息,则是5月11日晚上7点43,官方通报里一句“家属对调查结果无异议”。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苛责之下,还有谁能想到。

这一声“无异议”后的沉默,或许是一位母亲,不得不接受自己孩子的确是自绝性命的绝望。


真相的到来,本该足以回馈真正关切林母的网友们所求的正义。

而那些因为真相不够黑暗,就自觉一腔热血无处安放,非要林母一句道歉的人。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可曾想过你那所谓的热心肠,究竟是出于对林母真切的同情。

还是满足自我道德想象的自high而已呢?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一次又一次的公共事件,一位又一位的受害者。

舆论的二次伤害,似乎从未停歇。

道理谁都会讲,却鲜少有人真切地反思。

我们的同情心,会不会太脆弱了?

既不能偏离了“预定同情事件”的轨道,甚至还有时效性。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林母外,前段时间又一次上热搜的江歌母亲,也是典型。

自江歌为了保护刘鑫,于日本遇害的事件,已经过去了4年有余。

这4年间,江妈妈经历了与刘鑫的关系恶化、网络骂战、凶手陈世峰落网、凶手于日本判刑。

一系列节点式的“上诉”,铺就了女儿离去后她走过的路。最近一次,则是上个月的#江歌母亲江秋莲诉刘鑫案开庭#。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江母为女儿的申诉之路,好像远远没有尽头。

倒是在路途中,许多案件初期也曾义愤填膺地为她呐喊过的人,逐渐开始不耐烦了。

轻则,是一些简短的抱怨——

有点看不下去了。

都这么多年了。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重则,是开始揣测江歌妈妈长达四年的“报复之路”的理由——

是消费女儿,为了好心网友的捐款吧?

还是为了热度,给自己网店引流呢?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倒是应了那句“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当初的同情或许是被舆论的情绪裹挟上了头,时间一长,便冷下来了一副真实的嘴脸——

都四年了,为何不能安安静静地舔舐伤口,非得执着于“报复”呢?

却不曾想过,四年之所以漫长,那是相对于每一日都可以刷新一遍,稳健向前的我们。

但于养育江歌二十余年的母亲来说,这四年的情绪,或许永远都停在了得知江歌去世的那一天。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轻描淡写的左岸 为江歌微博

这“没完没了”的申诉,在飘看来,既是无辜江歌应得的公道。

更也许,是一位失独母亲漫长的自救。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本来,对大多数传统朴实的中国妈妈而言,说一句“孩子就是她们的生命”,并不夸张。

而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惨痛,若其中还有冤屈,那为孩子沉冤昭雪,便是她们与孩子最后一丝连结。

了却以后,除去被永远回不去的思念吞没。

她与挚爱的孩子,就再无崭新的瓜葛。

是《地久天长》里,失独母亲丽云那一句:

时间已经停止了,剩下的只是慢慢变老。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丽云是体面的,安静的,也是停滞于失独那一日的悲痛之间,无法向前的。

她的灵魂,早已体面地随儿子的离开,一并死去。

再回头看江妈、林母的不体面。

不就是停滞在丧子悲痛中的她们,像救命稻草一般,抓住最后一丝与孩子的关联,努力逼自己迈步向前。

她们或许抓得太紧而面目狰狞,也或许抓得太久而疲态尽显。

但至少他们抓着,就仍有将生活重新开始的希望。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悲剧外的看客时常不愿给予多一点设身处地的理解,倒总爱为受害者描绘一个“你应该”的画像。

“你应该悲痛欲绝,涕泪横流。”

“你应该理智清醒,索求真相。”

“你应该平复伤痕,逐渐接受。”

可伤痛降临时,被情绪吞噬的人,真的有一条正确的,通往“走出去”的路,摆在ta面前吗?

《密阳》中的申爱,因为儿子被绑架撕票,也成为一位失独者。

但痛失爱子的她,却表现得异常“奇怪”。

见到杀人犯,她不见怒色,反倒一脸怯懦。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葬礼上,她流不出一滴眼泪,还因此被婆婆痛骂冷血。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甚至,悲剧发生后不久,她便回归了钢琴教师的工作。

虽偶尔精神涣散,也不见什么情绪起伏。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但,申爱并非冷血,而是怯于面对。

她努力装出平静,让一切如旧,试图佯装悲剧从未发生。

只是,细节早已出卖她——

一个人在家时,她会不自觉地模仿亡夫的鼾声,听儿子的录音。

这便是一种否认现实的自我催眠。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存在于申爱心中的,与其说是痛苦,更像是魔障。

让她封闭起自我,沦为行尸走肉。

故事的转机,是偶然得到的一本《圣经》。

绝望之际,宗教照亮了她的生活。

走进教堂的她,终于开始释放自己的痛楚。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自此,申爱仿佛得到了救赎。

参加教会活动,与教友一同感谢神恩,成为新的生活主题。

甚至,她渐渐找回了笑容。

我相信发生的所有事情

都是上帝的意思

上帝都有他的造化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但,申爱还觉得不够。

因为有个心结始终在隐隐作痛——

仇恨。

于是,她想到按神的旨意,原谅那个罪犯。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那一日,带着鲜花的申爱来到监狱,迎接生命的关键时刻——

她深信,自己终于要摆脱折磨了。

但再次相见,仇人却比她还要宁平静祥和。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他也信了教。

且,未等申爱开口,便自称上帝已赦了他的罪。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申爱的笑容僵在脸上。

又逐渐变成恍惚、失措与震怒。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迟来的崩溃,终在这一刻,击垮了她。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悲剧之后的悲剧。

领受神恩的申爱,本已将“原谅”当作自己走出阴霾的最后一道关卡。

神却已经抢先一步,替她赦免了罪人。

她遮掩已久的伤口,终于淌着鲜血疼痛起来——

如果仇人能如此轻易地得到救赎,那她所受的折磨意义又何在?

如果神都辜负了她,还有谁能够救自己?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其实,这故事自始至终都是申爱的自救。

宗教并非她的信仰,而是她的寄托、工具。

申爱只是借它,逃避自己的情绪和剧痛。

而,也正是这种逃避心理,让她病急乱投医,反而以更惨痛的方式面对了现实。

但,我们能够指责她懦弱、封闭、圣母打脸吗?

至少飘做不到。

她只是一个,试图以自己的方式,从悲恸的泥潭中逃脱的受害者。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申爱所做的,不过是以自己的方式,迂回地接受悲剧。

世间痛苦之人,皆是如此。

林母,需要一个不一定存在的“真相”,解答自己锥心的不解。

江母,需要不断抗争的过程,振作起自己,继续追讨公道。

这或许不优雅、不体面,却绝非“不正确”。

只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防御机制。

当然,没有类似的经历,或许做不到发自内心的共情。

但,我们至少应尝试着去理解、包容这种挣扎。

这并非难事。

只需要在开始审判受害者的功过前,多想一层ta们正在经历着什么。

看似愚蠢的“鼾声”,或许才是这些当事人眼下需要的。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飘想到前不久读到的一则新闻。

比起之前所述案例的沉重,这个故事要轻松一些——

一个45岁的中年人,混进了成员平均十四五岁的QQ群。

每天夜里,这位大叔紧盯着各个群内的动向,努力跟上年轻人的聊天节奏及作息。

抓住机会还要对个别成员发起私聊,用大串的文字发起猛攻。

为的啥?

说起来,可笑又可爱——

劝年轻人要快乐。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来源|《冰点周刊》下同

故事的主人公徐爸爸,为了这个执拗的念头,费了不少笨功夫。

他时常去学校偷听学生聊天,下苦功学网络用语,还时不时往各大群里发红包。

都是为了更好融入年轻人。

然而,他的努力并不太见效——

中年头像,鸡汤发言,还没过上两招就已经破功。

他曾被同一个群踢了六次。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但,若了解过背后的缘由,你定能理解徐世海的坚持——

去年,徐爸爸17岁的儿子跳楼自杀。

轻生的背后找不到的原因,成了令他痛苦万分的心病。

他登陆儿子的QQ找寻蛛丝马迹,却意外瞥见一个从未了解过的世界——

少年的烦恼。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在满屏令他触目惊心的忧愁、委屈及绝望中,这位中年大叔,决心要拯救这群少年。

而,他的热忱虽带了几分笨拙,却也温暖了不少无措的孩子——

一位在楼顶几欲轻生的男生,一位被拍下裸照勒索的女孩,一位因压力开始自残的优等生……

至今,被他的善意打动的年轻人,已有不下几十位。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失去爱子的锥心之痛,或许尽此一身无法疗愈。

但,在QQ群上一段段未必投机的对话,却让徐爸爸逐渐接近了儿子的内心世界。

同时,也给了他继续生活的动力。

这样的故事,是可爱、温暖,甚至伟大的。

自然毫不意外地,引起了网友的广泛称颂。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说是救人,也是自救。

飘前文提到的电影《密阳》中有一处隐喻。

申爱走进一家服装店,多管闲事地建议店长将店铺重新刷漆,这样即便找不到太阳,也能感觉到明亮。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这映照出的,正是找不到痛苦出路的受害者家属们,一种普遍的心理——

失去至亲后伤痕累累的心,正如一间照不见太阳的暗房。

而ta们其实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粉饰这片永恒的黑暗。

这种粉饰,或巧妙,或笨拙,或体面,或难堪。

但却都是真实存在,且无法规避的一个自愈过程。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说到底,徐爸爸的善举,同样是一种对悲恸的宣泄、对自我的救赎。

出发点与林母、江母,别无二致。

而,请恕飘直白。

一个受害者家属,若只能因伟岸的自救而被夸赞、共情。

这便仍是一种对完美受害者的苛求。

人们似乎只感慨悲痛化为的力量,却不在乎那些悲痛带来的崩溃、失智。

“淋过雨后想给人撑伞”固然感人。

但暴雨中沉溺于洪水中的人,却被认为不值得一份同理心。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类似林母的故事,飘亲耳听过不少。

你的身边,一定也有。

这些受害者家属,大多不理智,更谈不上冷静。

甚至,有逃避倾向——

开始,只肯承认孩子“平时高高兴兴”,生怕自己和家庭,是那个罪人。

跟着,寻找原因。

然后慢慢消化。

Ta们与林妈妈一样,都只是在巨大的打击下,开启了一个对抗性的模式,支撑自己的求生欲,转移随时要压垮自己的情绪。

这种对抗未必,甚至甚少是积极的、奉献的。

却也是一种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情绪。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但如今情况是怎样?

压抑这种情绪去回报社会,被网友鼓掌称善。

在崩溃中失去了情绪控制,则被钉上耻辱柱。

这实质就是一种双标。

更是一种,只较功德,不看人情的淡漠冷血。

恰如人们只知吹捧徐爸爸的真善美,是暖心日式电影的情节。

却看不见暖心的表象下,他思念儿子的伤怀。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更何况。

要求悲痛欲绝的受害者表现得“体面”,本就是一种太过理性的残忍。

飘所希望的,是我们都能对这种自救,多一些理解——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要无条件包容所有的行为。

但至少,别再用那套圣人的标准。

去要求一个突然再没人叫妈妈的母亲。

飘这几日做功课时,看了看失独父母们的论坛。

而上面字里行间都弥散着的巨大悲痛气息,令飘叹息连连。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舆论又转向,49中丧子母亲被围攻?“不完美”不该成为她的罪

这种情绪,这种一面痛彻心扉,一面拼命挽救自己的挣扎。

我们或许无法完全感同身受。

但,至少请允许、理解它的存在。

在我们称赞善举的时候,能否也留一些善意给伤心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舆论   母亲   校方   体面   受害者   悲痛   家属   警方   悲剧   真相   情绪   儿子   妈妈   孩子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