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龙都——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华夏龙都——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华夏龙都——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华夏龙都——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戚城文物景区颛顼塑像。

华夏龙都——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濮阳县明清古十字街。

华夏龙都——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濮阳县八都坊。

华夏龙都——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南乐县仓颉庙。

华夏龙都——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传承杂技文化。

华夏龙都——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华夏龙都——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杂技艺术节上的花车巡演。

穿越千万年的历史时光,濮阳,沉淀了中华文明的密码。在濮阳,一转身就能寻到颛顼、舜帝曾生活过的痕迹,看得见“龙”的讯息;张姓濮阳人会向你讲述张姓始祖挥公的故事,东北庄的杂技能带你开启一段发现民族瑰宝的奇妙之旅……濮阳文化,悠远厚重,源远流长。龙都故事,是一册瑰丽的历史画卷……

中华龙乡

“龙图腾”在这里成形。发现“中华第一龙”的地方,在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这里出土的蚌塑龙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形状最完备的龙形图案。西水坡遗址始于6400多年前,记录着远古的人们在濮阳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印迹。专家据西水坡遗址推断,6000年前,濮阳地区已率先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并成为中华民族龙文化的发源圣地。濮阳因此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为“中华龙乡”。

帝舜故里

濮阳瑕丘是帝舜的故乡,瑕丘庙会已成为濮阳县一带的盛事。庙会期间,瑕丘山上烟雾缭绕、旌旗飘扬;殿宇之中唱唯诺诺,钟磬声声,俨然佛国仙界。山下人涌如沸,八方民间艺人竞相献艺,耍龙、舞狮、唱大戏,八卦悠、猴秋儿、套圈、射箭等民间杂耍应有尽有。更为壮观的是“千人同吃一锅饭”的宏大场面。上午九点刚过,来就餐的八方客人不分男女老少,10人围成一桌,一边享受可口的饭菜,一边互相传递着新春祝福。园内摆放的百余张桌子成了流水席,场面蔚为壮观。在瑕丘,你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循着古老的遗迹,去探寻早已远去的过往。瑕丘,怎一个美字了得。

张姓发源地

张姓遍天下,祖根在濮阳。濮阳县建有挥公陵园和张挥公园,以纪念张氏始祖挥公。在这里,我们能看到许多知名人士的题词,如国学大师张岱年的题词:“濮阳本颛顼故都,今为中州胜地。张氏源出濮阳,历代名贤辈出。”高高耸立的张挥花岗岩雕像旁,2米多高的基座用青墨岩石砌成,四周是帝颛顼和张挥率部族狩猎、捕鱼、造箭、打仗的石刻雕像;张挥雕像高7米,用绛紫色花岗岩石料整体雕刻而成,手挽长弓,肩挂箭袋,双目凝望远方,体现了张氏家族辉煌的历史伟业和高大形象。始祖殿占地2004平方米,有正殿、配殿,墙体土黄、灰瓦,取上古土墙和茅草覆顶之意,从任何角度看都是弓形,宏伟庄严。正殿内是张氏始祖挥公塑像,四周是大型壁画,展现张氏历代先祖功德事迹。挥公大殿后是张挥公墓和墓碑,碑高7米,碑背撰文记述了张挥的事迹和张姓的来历。

杂技之乡

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之一的河南濮阳东北庄,杂技历史源远流长,距今已千年之久。

东北庄杂技起源于三国时期,形成于明朝初期,鼎盛于清朝末期。“杈耙锄头当道具,田间地头练杂技”,这句话是东北庄人的生活写照。千百年来,杂技早已融入到东北庄人的血脉之中,“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人人玩杂技,都能露一手”。时至今日,东北庄人仍然保持着最初的那份古朴,将许多濒临失传的传统节目传承保留。

历史给东北庄留下了深厚的杂技文化,作为杂技的一张亮丽名片,东北庄肩负着弘扬本土文化的重任。我市高标准建设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区,打造“东方杂技会客厅、龙乡风韵展示地”。

如今,步入东北庄就如同走进了一座杂技大观园。在这里,不但可以领略杂技艺术的炫丽奇幻,也能在惊叹之余,触碰到杂技文化的传奇演义。其中,中原杂技博物馆是我国首座以杂技为主题的单体杂技博物馆,游客身临其境如同开启了一段发现民族瑰宝的奇妙之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南乐县   仓颉   濮阳县   濮阳   历史   华夏   始祖   源远流长   塑像   瑰宝   花岗岩   庙会   杂技   雕像   遗址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