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放映时间:10月30日(周五)19:00-21:00

放映电影:《风平浪静》

地点:上海普陀大光明影城

主持人:藤井树

嘉宾:黄望莉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风平浪静》藤井树观影团现场大合影】

《风平浪静》观影现场

一个人的命运能够被改变吗?我们应该相信“人定胜天”,还是相信“命运无常”?

《风平浪静》,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关于命运的故事。

十五年前,成绩优异的高中生宋浩获得了珍贵的大学保送机会,然而,他的好兄弟李唐却顶替了他的名额,成了“人生赢家”。少年宋浩想找兄弟问个明白,却走错了门,被醉酒的主人认成小偷。一番搏斗后,他成了犯罪嫌疑人,被迫远走高飞。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还未享受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宋浩就这样成了可能有牢狱之灾的问题少年。

蝴蝶扇了一下翅膀,宋浩乃至他周围人的生活轨迹,就这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01


纠缠的人物关系与纠葛的命运

《风平浪静》是一个强冲突、弱情绪的影片,依靠人物关系勾连起错综复杂、纠缠不清的命运网络。也正是如此,你会感到观看时极为压抑,命运的偶然和巧合,让观众仿佛溺水般无处着力。

宋浩和李唐,是高中时期最好的兄弟。前者是建委宋建飞的儿子,后者是市长的儿子。当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李唐和宋浩一起上下学、一起去游戏厅、一起打架。哪怕是十五年后,李唐也依然对宋浩热情,在挖掘机上张扬地为宋浩大开明灯,“兄弟,为你照亮回家的路!”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但是,一旦发生利益冲突,“兄弟情”便土崩瓦解。李唐占了宋浩的保送名额,当宋浩来找他质问的时候闭门不出。看到宋浩和宋建飞杀了人,李唐也并不举报,以此来要挟宋建飞成为自己和市长父亲的“洗钱走狗”。不仅如此,甚至利用宋浩和万小宁的关系,拔除了房地产开发时最令自己头疼的“钉子户”。

在成年李唐的眼里,只有金钱与权贵。少年意气早已成了过往云烟。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宋建飞和李市长,是这两个少年的对照。得知儿子的保送名额被李唐占用,宋建飞怒气冲冲地前去质问,不料看到了儿子匆匆离开。受害者的威胁让宋建飞害怕东窗事发,于是又补了一刀,让自己和宋浩的命运朝着另一条轨迹奔去。

犯罪现场被李唐看在眼里,李市长又提拔宋建飞当了建委正主任,从此,宋建飞就成了被李家摆布的对象。官大一级,便是天与地的沟壑。宋建飞逐渐被利益麻痹,升迁的喜悦与杀人的恐惧交织在一起,让他变得胆怯。放任儿子离家出走,也放任自己被裹挟进利益旋涡。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宋浩与万小宁,是宋浩偶然的闯入让他们有了交集。宋浩迫切地想要补偿这个因自己的过失而丧父的女孩儿。给她钱、陪她打电玩、送她回家,甚至想要领养她、照顾她。

但是,他的忏悔反而成了万小宁的死因。李唐利用宋浩,撞死了万小宁,拆除了万家的房子,顺利推进房地产项目。黑夜里那声巨响,成了压垮宋浩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他最终走向毁灭。成年人的崩溃,就在这一瞬间。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风平浪静》始于偶然,却终于必然。在追名逐利的环境中,宋浩的死并不意外。一个好学生被屡次倾轧、被命运玩弄于鼓掌,谁都不是无辜的。

无论是戏剧化的冲突还是演员们的表演,亦或是主题的呈现,全部都服务于影片的剧情。尽管情节的推动包含偶然性,但主角们的人生选择有着坚实的逻辑基础,这就使得《风平浪静》能够在现实和夸张之间形成动态平衡,既不突兀也不滞塞,情节运转十分流畅,看得“后劲十足”。

02

复杂的原生家庭:宋浩/宋建飞

宋浩与宋建飞,是血缘关系上最亲密的父子,也是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疏远的父子,宋浩的死和原生家庭脱不了干系。


因着对儿子的爱,宋建飞瞒下了宋浩的过错,成为被李家摆布的对象,他说:“男人,生来就是要牺牲的。”十五年来,撑起这个家的,是宋建飞。在幼年宋浩甚至是青年宋浩的眼里,宋建飞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父亲和英雄。

但是,宋建飞又那么无情冷漠。他习惯了控制,高中生宋浩偷偷去打一天电玩,宋建飞要追根究底;青年宋浩回家奔丧,娶了潘晓霜,宋建飞屡次警告,“咱爷俩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面对失意的宋浩,宋建飞直白地说:“培养坏了一个儿子,当然要再生一个。”“你就不该去修车。”宋建飞的新家庭,那么其乐融融。他拥抱宋浩,却又掌掴宋浩,他让宋浩回来奔丧,又迫不及待地想让宋浩离家远行。这是一个伪善刻板又利欲熏心的“官宦”。对儿子的爱与恨交缠在一起,掩盖在这个人物平静的外表之下。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宋浩在渔船上奔溃大哭,他对宋建飞说:“我撑不下去了。”可是宋建飞呢,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宽慰,而是威胁和警告。“我好不容易要熬出头了,你却说要去自首?”比起儿子,宋建飞更爱自己。宋建飞对儿子的这份爱和隐瞒,是否是宋浩真正需要的?宋浩想要得到的解脱,宋建飞到底知不知晓?儿子与父亲之间的鸿沟,让宋浩愈加无枝可依。

和父亲相比,宋浩反而是最澄澈透明的那个。压抑了十五年的宋浩从未忘记自己的罪,他一直想要弥补、想要得到宽恕。幼年时顶天立地的父亲,早已在十五年的风霜雨雪中磨灭了“人性”。所以宋浩才会背对着父亲,露出那把尖刀。

《俄狄浦斯王》中的“弑父”,在《风平浪静》中再一次出现,或许,这也是宿命和轮回。推倒陈规旧俗,建立属于子一代的新秩序,用死亡拯救罪孽深重的父亲,这是宋浩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

只不过,宋浩没有这个勇气。所以他自杀了,宋浩只能当拯救自己的“人”,当不了拯救苍生的“神”。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03

希望与救赎:宋浩/潘晓霜石雕厂的巨石倏而落下,升腾的白雾掩去了宋浩的过往,烟尘散去,十五年前的那个尖子生宋浩也随之烟消云散。现在的他,不过是个身负命案、无奈远逃的罪犯。目光躲闪、唯唯诺诺、穿着邋遢,面对不公平的命运,宋浩连一句怨都说不出来。

回西园奔丧,是宋浩新一轮折磨的开始。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身份证过期,父亲让他回家住,但那已经不是记忆里的家。到处覆盖着布料,没有灯光也没有“家人”,只是一所房屋罢了。父亲的新家庭其乐融融,小儿子宋远接受了更好的教育。曾经的好兄弟李唐成了名副其实的富二代,狂妄不羁、目中无人。想要弥补的万小宁甚至因自己丢了性命……

宋浩还有什么呢?在礁石上环顾四周,只有海浪和涛声,别无他物。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在阴冷的蓝色调中,一袭红裙的潘晓霜,仿佛是一道光,穿过墨蓝色的海面,照到压抑多年的宋浩身上。幸运的是,他还有潘晓霜。

在收费站第一次遇到阔别多年的宋浩,潘晓霜就主动搭讪。宋浩要离开西园的那天,也是潘晓霜鼓起勇气,降下收费站的栏杆,将这个“过客”留了下来。哪怕宋浩那样冰冷无情、拒人以千里之外,但潘晓霜从未放弃。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大排档里,她小心翼翼地试探,“你谈过几个女朋友?”“你觉得我胖吗?”“你觉得我好看吗?”这个大胆的姑娘,满心满眼都是眼前人的看法。她故意上头地喝酒,微醺之中为宋浩献上闽南语的《爱情恰恰》。她松开手中的玻璃杯,清脆的破裂声恰如宋浩内心坚冰裂缝的声响。

漆黑的雨夜,在灯火阑珊之间,她跟章宇驾车前行。挡风玻璃破碎又如何,她会极富创意地撑起一把伞遮住破洞,红蓝色碰撞, 别有一番独特的浪漫。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在收费站,宋浩去而复返,向潘晓霜求婚。没有浪漫情话,没有山盟海誓,但是宋浩的坚定和热切,都在认真的眼神中尽显无疑。风声伴随着鸣笛声,这对恋人眼里只有彼此。

遇到潘晓霜后,宋浩有了一丝亮色。会打趣孩子的名字、会细致地帮妻子洗澡,他不再是浮萍,而终于有了寄托。

潘晓霜留下宋浩,宋浩愿意成家,这才有了后来的一切。或许对宋浩来说,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恰如十五年前一样,他又如何知道推开那扇门后,生活会有如此巨变?爱情不是错误,追求爱情更不是,错只错在——命运无常。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章宇和宋佳无疑是本片中最优秀的演员。

宋佳将潘晓霜的外放演绎地恰到好处,大胆、贴心、温柔,但她将女孩子的主动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没有不温不火,也没有太过夸张而惹人厌烦。她成就了潘晓霜。

章宇亦然,在《风平浪静》里,他和宋浩已经融为一体。对父亲疏离,对被害者女儿愧疚、对潘晓霜从漠然到温柔,以及对自己的命运从隐忍到崩溃的过程,章宇赋予了这个角色灵魂。

04

属于文艺片的细节《风平浪静》是一部犯罪类型片,更是一部文艺片。李霄峰导演的匠心,在诸多细节里展露无遗,象征也好、隐喻也好,《风平浪静》都做到了极致。

风平而雨不止,浪静而涛声响。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宋浩的悲剧命运,始于一个台风天。父亲宋建飞和他一先一后,在暴雨中骑车前往同一个目的地。随后,宋浩的人生,便与雨天密不可分

李唐获得保送名额的那个晚宴,宋浩回乡遇到李唐的那个夜晚,潘晓霜主动邀请宋浩去大排档吃饭的那晚、宋浩开车送潘晓霜回家的段落……宋浩的衣服,似乎从来没有彻底干燥的时候。他冒着大雨寻找答案、寻找救赎、寻找出口、寻找解脱。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对宋浩来说,大海是另一个重要的救赎。在西园这个靠海的城市,宋浩每每受到压迫和折磨的时候,都会来到海边寻找救赎。十五年前,他把沾血的校服丢进海里。十五年后,他坐在海边废弃渔船上情绪失控。大海,是生命的起源,也是生命的归宿。

李霄峰也善于调动光影,让宋浩行走在光与暗、虚与实之间。

宋浩逆着光,在阴差阳错之中进入了万有良家的屋子。屋外暴雨如注、屋内朦胧虚幻,就在这一虚一实之间,宋浩缓缓地走向了那条千差万错的道路。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潘晓霜来到宋浩的家里,大大咧咧地坐在沙发上,头顶是一盏明亮的灯光。宋浩则远远地坐在昏暗的餐桌前。在同一个镜头内,一个身处光明、一个身处黑暗,两相对比,宋浩的压抑更加明显。

宋浩和潘晓霜发生关系后的第二天,是少有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潘晓霜在灶台前做饭,温暖的阳光倾泻在她身上,一如十五年前宋浩的父亲为全家做羹汤。在时光交错之中,宋浩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情。也正是这份温情,留下了宋浩。可惜的是,这份希望,带来了另一种绝望。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李唐带着宋浩上了霓虹璀璨的豪华游轮,觥筹交错之间,唯有宋浩格格不入。舞池里的每个人都高高举起双臂自由摆动,只有宋浩在其中手足无措。

镜头聚焦于宋浩,他身边的人都格外虚幻、格外不真切,宋浩的实与周围的虚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似乎所有人都伸出手想抓住宋浩。而宋浩,永远也逃不开命运的枷锁。在这个镜头内,你能感受到宋浩的恐惧无措、压抑绝望,也能够理解缘何他选择从游轮上一跃而下。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作为一部强调故事情节的类型电影,《风平浪静》大胆地直击现实问题,从叙事到人物的描写,完全不在过去的任何一种套路当中。在高考顶替事件被曝出的当下,这部电影有着残酷的现实意义,它用讲故事的方式,替我们叩问现实。

到头来,宋浩选择了自杀,当他把刀捅进自己肚子的时候,一个血淋淋的“哪吒”完成了他全部的抗争。剔骨还肉,恩断义绝。这是生的幻灭,亦是死之升华。

直击观影现场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 主持人藤井树和嘉宾黄望莉 ]

10月30日晚,藤井树观影团和团友们一起,在普陀大光明影城一起观看了近期备受关注的犯罪类型片《风平浪静》

《风平浪静》是导演李霄峰的第三部作品,自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平遥影展开启展映以来,共累积观影人数1500余人,在豆瓣开分已达到7.6分的好口碑

这样的电影,藤井树观影团的朋友们怎么能错过!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风平浪静》是一部厚实的现实巨作,影片用一条坚实的情节脉络和有效的戏剧化夸张,走出了自己的风格。平静得有些压抑的观影气氛,让对谈的过程也显得格外严肃。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除了“命运感”之外,影片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我们来听听嘉宾黄望莉教授和藤井树小姐怎么说吧!

【嘉宾黄望莉说】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1.犯罪类型片+艺术片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是一部很有特色的犯罪类型片,还是很艺术的。导演很有意思,他的电影观念,在这部电影中都表现得非常精准,这是我很喜欢的一点。除此之外,导演的成长路径也很有意思。我觉得这部电影在演员的挑选上不错,演员都很有特点。

2.印象最深刻的段落:楼道

游戏厅的楼道原本是暗的,但是万小宁和宋浩一走进去,灯立马就亮起来了。这个细节特别有意味,用现实生活的感应灯表达了此时人物内心的复杂。不仅仅是这个男孩子内心复杂,这个女生的内心也很复杂。

就这寥寥几笔,把万小宁作为一个孤儿桀骜不驯的形象勾勒了出来。通过这一段对话,我们才能够体会到男主人公最后埋女孩几乎崩溃的心情。虽然处理地很冷,但后劲很足。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3.电影手法

导演还是很唯美的。他们俩已经有了关系之后,但是宋浩还是选择要离开西园,潘晓霜在收费站百无聊赖,这里导演非常温情。并且这一段的分别,导演把镜头聚焦到了潘晓霜身上,导演的情感非常偏向潘晓霜。

宋佳的表演让整部影片非常舒适,在两人第一次发生关系的那幕,大家都笑了,是笑宋佳的可爱,而不是其它的东西。

对潘晓霜和宋浩两个人物的成功刻画来看,导演的掌控能力进步了不少。

4.父子关系

这对父子关系还是挺正常的,没有特别出挑的地方,不像宋佳演得那么出挑。但是,这个父亲在最后一场戏里说:“我被压了十五年。”把背后的黑暗和社会问题点了出来,点了题。

虽然我们前面也能够通过影片捕捉到这个逻辑,但是最后能够通过人物之口把这个主题吐出来,让我们知道父亲也在承受重压,甚至比宋浩的压力更重。

【藤井树说】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1.逐步成长的导演

李霄峰导演的处女作是一部极小成本的电影《少女哪吒》,第二部则是今年6月份在优酷上线的《灰烬重生》,第三部就是今天看的《风平浪静》。从投资规模、演员知名度到电影品相,都是在不断提升的。

我觉得导演在前三部作品中一直在讲同一个母题——如何挣脱身上的束缚,成为一个纯净而自由的人。

2.片名:从《重返西园码头》到《风平浪静》

这部影片原来的片名叫作《重返西园码头》,2018年的时候和《荞麦疯长》一起作为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的项目去了戛纳电影节,然后我们做了一些交流,后来改成了《风平浪静》

我原来不理解为什么要改名,《重返西园码头》《风平浪静》更加商业化一些,《风平浪静》会不会太文艺了?但他们就跟我说,不要担心,等你看了电影就知道了。看了电影之后,发现确实如此,听到片尾曲的时候就恍然大悟,内心被打动,才理解了他们为什么要改这个片名,这个片名和整部影片的气质非常贴合。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3.既是犯罪片,也是爱情片

导演在塑造一个非常绝望、内心被冻住的男人,如何一点点被温暖起来。我觉得我已经是个勇敢的人了,但宋佳能够毫无保留地、非常直接地表达,和她相比我还是很胆怯的。宋佳把这种分寸感把握地非常好,让观众看起来一点都不尴尬。

比如潘晓霜到宋浩的家里,自顾自开始吃花生米,宋浩下了几次逐客令她都不走,如果换成我在那个场景,我肯定特别尴尬。宋浩那种拒人以千里之外的冷漠,但潘晓霜一反常态,是其它电影里很少见的女性主动,其实挺让人接受的,这种分寸感拿捏得特别好。

章宇饰演的宋浩一直是绷着的,背负着沉重的过去,当碰到宋佳的时候,他们刚开始的相处挺尬的。男生一再退让,女生一直在进,这种一进一退,导演把握地非常好。

4.宋浩:递进的情绪

宋浩背负了十五年的苦难,一直非常压抑,像一个溺水的人,直到遇见潘晓霜之后,才想要到水面上来喘一口气,想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是他还是没有摆脱束缚,又被命运摁进了水里,我真的非常难受。最后他面对父亲,用刀捅向自己的时候,我又想起了哪吒,“我要还你的骨血”。

导演实际上一直在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层次,追求自己影片的内核。很少见到能够这么坚持的导演。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感谢黄望莉教授的精彩分享,也感谢各位团友的参与!

同时也感谢普陀大光明影城对本次观影团活动的大力支持!

如果你喜欢这部电影,《风平浪静》将于11月6日上映,记得要去影院支持!

更多详细内容请戳微博@藤井树观影团2011看精彩回放哦!

《风平浪静》:剔骨还肉,这部电影成就了一个血淋淋的“哪吒”

P.S.感谢观影团的合作伙伴一直播。没有来现场的朋友们也可在一直播回看整场活动!

电影《风平浪静》

将于11月6日上映

请去影院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哪吒   风平浪静   西园   普陀   光明   收费站   导演   内心   父亲   成就   儿子   命运   影片   兄弟   人物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