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文|令狐伯光

众所周知,湖南卫视背后的“芒果台”。

这些年,生产的内容一直饱受批评。

主要原因就是“芒果台”这些年的内容,实在“过度娱乐化”了。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2018年,央视就湖南卫视过度娱乐化有过批评。

当时还提出了三点需要整改的方向。

消息传出,观众一片叫好之声。

这些年来,湖南卫视各种综艺节目确实娱乐过度,而且非常追逐市场娱乐流量。

当年韩国明星正火的时候,“芒果台”经常请韩国明星上节目。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后来韩国明星不火了,国内的“流量明星”火了起来,“芒果台”又频繁请各种流量上综艺节目。

但是这个事情说起来吧,“芒果台”也是有点苦衷的意思。

2009年古典历史剧《大明王朝》播出,当年湖南卫视可是给予厚望,结果收视上遭遇了严重的失败。

这成为这家电视台转型拥抱市场的一个明显的分水岭。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十一年后,“芒果台”终于重新拥抱了品质。

它交出了一部高品质的纪录片。

——中国!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中国》之主创阵容的强大

一部影视剧的质量要高,肯定是导演编剧,再到主创阵容过硬最重要。

中国观众一直以来有点过于关注演员了。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纪录片也是相同的道理。

《中国》这部纪录片之所以质量高,主要原因就是团队过硬。

总导演是李东珅,之前拍了部纪录片叫《河西走廊》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这部纪录片,应该是中国评分最高的几部历史纪录片之一。

摄影指导罗攀,摄影作品包括:《我不是潘金莲》《老炮儿》《芳华》等等。

配乐为日本著名作曲家梅林茂,很多经典的华语电影,配乐都是这位日本音乐大师之手。

比如王家卫的《花样年华》《2046》。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总撰稿邓永健,《河西走廊》、《重生》的撰稿人。

配音为周涛,央视著名主持人,现任北京演艺集团首席演出官。

相比之下,演员阵容相对比较混杂。

既有观众熟悉的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何炅;还有老戏骨焦刚,以及新生代偶像于朦胧、赖雨濛等等。

这样强大的主创阵容,它就对纪录片的品质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一部纪录片怎么样才叫好看?

很多人觉得好的纪录片一定就是要“真实”?

这个只能说是重要的一部分,但“真实”不是纪录片的全部。

因为但凡人类做出来的东西,它终究会带有一个立场。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比如你说西方拍摄的中国纪录片,或许它某些地方是“真实”的,但你能说它没有站在西方国家的立场上?

我个人觉得决定是否是好的纪录片有两点。

1、现代影视工业强大的保障

这个如果放到影视剧当中,也就是美术、构图、配乐、服化道和特效之类的东西。

现代影视工业的强大,方能保证纪录片所要呈现的内容的“真实可信”。方能让很多观众 很看着纪录片感到好看。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比如bbc几大自然纪录片《地球》《蓝色星球》等等。

在最高级的拍摄设备,从宏观,到微观的近距离拍摄动物,自然风景。

最关键的是它们拍得又美又震撼,又壮观又离奇。

这对于“渺小”的人类观众来讲,很难不被吸引。

2、内容主题表达的言行一致

纪录片以“记录”为名,尽可能保证真实是应该的。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但是任何纪录片都不可能完全真实,只要做到用高超的镜头,表达出主创想要表达出的内容就行了。

不管什么角度,什么主题内容。

也就是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并没有言行不一。

比如bbc拍摄的很多中国纪录片,利用高超现代拍摄技术展现一些并不是事实的内容主题。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它到底是不是好的纪录片呢?

在西方人眼中是一部好纪录片。

但它在中国人眼中就不是一部好纪录片。

不管如何——

它都是技术和内容统一的纪录片。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纪录片《中国》之影视工业

只要看过这部纪录片都会由衷感叹一句:它真的拍得太美了。

它不是自然纪录片的壮阔之美,也不是动物纪录片的离奇之美。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中国》因为主创里有很多国内外顶级电影工作者,最终就呈现出一种不输电影大片的质感。

最关键的是,纪录片的片更偏于写实。

这部纪录片像《国家宝藏》一样,拍出了比很多古装剧更讲究、更写实、更有历史质感的影像风格。

像第一集的《春秋》当中。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看看孔子告别老子的这场戏。

孔子身穿宽袖大袍,缓缓向前而行。

这个构图,这个有质感的服装,在暖色的阳光之下。

搭配着周涛老子注视孔子离开的旁白,我们都知道又一个中国的思想巨擎将要崛起,影响华夏数千年。

后来,孔子又来见老子。

当时的老子担任着周朝的“守藏史”之职,管理着周朝的文史典籍。

此时的镜头呢?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构图非常的讲究,古色古香的建筑,身穿布衣正在忙碌的史官,身着宽袖大袍的孔子站于光亮的门外。

随着孔子步入典藏室,被丰富的典藏所震撼。

屏幕前的观众,因为没有正面的典籍镜头未必会被震撼,但绝对会因为这个古色古香的镜感叹中华书香之美。

整部《中国》纪录片里,这种镜头比比皆是。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构图美、镜头美、旁白好听,服化道讲究而且还原——

这些当然非常重要,但是《中国》是部历史纪录片。

它最难得的,是与《河西走廊》《大明宫》《海龙屯》等一样。

它们在服化道上面,以相当写实,对历史考究还原的高级影像质感。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一打国内大量阿宝色,服化道不讲究的古装剧的脸。

观众在观看这种历史纪录片的时候,通过这种真实讲究的影像风格。

既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呈现感到赏心悦目,同时又潜移默化接受了纪录片传递出的历史文化。

同时,它还有身为中国人,对于中华文明延绵不绝感到的骄傲自豪。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这是很多国内古装影视剧做不到的。

中国观众一直在要求,它们却渐行渐远。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纪录片《中国》之思想内核

《中国》这个纪录片相信很多人都要问。

“中国”一词包罗万象,这部纪录片凭什么能冠以“中国”之名。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比如第一集名叫《春秋》,但是实际上只讲了孔子一个人的故事,中间夹杂了下老子的故事。

这个主要是导演编剧,对于这部纪录片特殊的处理方式。

一是演员的表演处理,它基本没有台本,甚至几乎没有什么台词。

历史人物的状态、需要演员自己去领悟和揣摩。也就是在拍摄的时候,演员都是根据角色所处环境自由发挥。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所以演员呈现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历史人物的情绪。

二是这部纪录片的视角,从历史人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开。

我们熟知的中国历史纪录片,因为中国历史非常磅礴,通常以宏观的方式进行。

如同中国的史书的纪传体,再到编年体之类。

纪录片《中国》以点及面,并非不涉及年代与人物。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但并不像过去那种“宏观”的叙事,只是以点及面展现出背后的宏大“中国”。

整部纪录片里没有什么宫斗、没有什么王侯将相的权谋斗争,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

它主要以选择的重要历史人物,其哲学思想的碰撞。

以此延伸出历史人物所在的时期,背后的社会、生活、经济、国家、民族、文化、政治等等。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观众看着历史人物的衣食住行,梦想与烦劳,悲伤与喜悦——

最终从他们的情绪,感受中华历史沉淀下来的思想文化。

比如孔子在鲁国石墙上悲痛的神情,观众完全能感受到背后周朝“礼乐崩坏”带来的影响。

比如第二集《庄子》里面,庄子临湖看着水的画面。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本身镜头就拍得很美,看着水波一点点荡漾而来。

观众思绪似乎也随着庄子发散,好像理解到庄子名篇“逍遥游”的感觉。

最新播出的第四集关于秦朝《一统》。

本集登场的思想家,前面是荀况(荀子)。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因为前往秦国实现理想,“奋六世之余烈”意图统一天下的秦国君臣,对于荀况的“儒者治国论”不以为然。

荀况也感到了迷惑,难道法家和儒真的不适合治国吗?

荀况最后辗转来到楚国,被楚王任命为兰陵县令。

这个时候,有两个年轻人慕名前来拜荀况为师。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一个叫做韩,一个叫做李斯——

两人学成归去后,李斯去了秦,韩非为了复兴韩国回了韩国。

昔日同学即将分别,李斯邀请同学韩非品尝兰陵美酒、饰演韩非的演员难得说了台词

——非不善饮!

李斯前往秦国得到重用,短短几年官拜丞相。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韩非回到韩国却被排挤,理想根本无法得到施展。

为此,韩非退而求其次,将所学写成《孤愤》《五蠹》《内储说》《外储说》《说林》《说难》等文章,这就是后世的《韩非子》。

韩国国君得知秦国读过韩非子的书,将韩非子送往秦国为质。

李斯向曾经的同窗游说助秦国扫荡天下,韩非拒绝了。

李斯端起毒酒让韩非喝下,饰演韩非的演员难得再次说了一句台词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非不善饮!

韩非死,三年后韩国灭。

这一集通过三位思想家的生命轨迹,思想碰撞和生命代价。

可以说旁敲侧击的带出了秦国国力的强大,秦王嬴政的识人之明,与韩国国君的昏庸,韩国国力的弱小——

甚至是战国后期,秦国,韩国等国的治国思想与理念。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可谓是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

这就是纪录片《中国》独特的视角,从哲学思想到整个“中国”的展现。

这个视角或许有一定的争议,不可能满足所有观众对于“中国”的定义。

毕竟“中国”包揽万象,不可能尽善尽美。

但是当下的好口碑证明,中国观众通过这种思想视角,是能够感受到背后“中国”的波澜壮阔。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尾声

我们再回到湖南卫视上来。

湖南卫视在“中国”确实也是特殊的。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自世纪末电视剧《还珠格格》开启神话,后来《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更是创造中国综艺的延续神话以来。

但是2009年的历史剧《大明王朝》却失利了。

湖南卫视就在娱乐和流量上一去不复返,这些年在观众那里饱受诟病。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这一次,湖南卫视潜心五年制作了高品质纪录片《中国》。

中国市场和观众,也没有亏待以高品质纪录片回归的湖南卫视。

12月7日晚,纪录片《中国》正式播出。

首集播出后,酷云实时收视连续两天第一、欢网全国网实时收视第一、欢网55城实时收视第一、OTT实时收视第一、csm全国网实时收视第一。

播出四集,全网收视第一!《河西走廊》后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出现了

这足以证明,观众不是不受湖南卫视。

而是不爱娱乐过度,文化产品质量不高的湖南卫视。

这一次纪录片《中国》的成功,也是中国高质量历史纪录片的一次回归。

不知什么时候,中国的古典历史剧也能回归。

——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韩非子   纪录片   秦国   孔子   河西走廊   历史   历史人物   韩国   芒果   中国   观众   演员   强大   镜头   真实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