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文|令狐伯光

华语乐坛衰落,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每次大家谈到华语音乐,网友和听众总是感叹“华语乐坛不行了”。

但是,每次华语音乐发生的事情,还有每次华语乐坛什么重磅活动奖项,总有大量网友和听众不得不感叹一波。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比如1月30日,华语乐坛有一个“《中国歌曲TOP排行榜》颁奖晚会”播出。

公布那些获得重磅奖项的那些歌手,真的是一言难尽。

比如最受欢迎的歌曲奖是王俊凯的《生长》,张艺兴以专辑《莲》获得最佳唱片(专辑)奖。

最受欢迎新人奖是陈立农,王源获得了最佳新人奖(有区别,一个是最受欢迎新人,一个是最佳新人)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吴亦凡更是捧得两项荣誉,分别是《大碗宽面》的“最佳作词”奖与“最佳创作歌手”奖。

王铮亮《家的方向》获得最佳作曲奖,常石磊的歌曲《大调》获得最佳制作人”奖。

火星电台获得最佳组合(乐队)奖,另外周深获得了最受欢迎男歌手奖,袁维娅获得最受欢迎女歌手奖。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最后是“最佳男歌手”奖周杰伦,与“最佳女歌手”奖李宇春。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个获奖名单到底是什么感受?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不是野鸡的奖项与莫名其妙的获奖人

很多网友看到这个名单,很多网友不认识音乐人反而是最实至名归的。

常石磊的最佳制作人,王铮亮的最佳作曲人,与火星电台的最佳乐队组合。

常石磊是华语乐坛知名制作人,近两年制作的专辑如林忆莲的《0》。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常石磊为其它知名音乐人作曲、作词、编曲和制作的歌曲和音乐专辑着实不少,他入榜基本没有多大的问题。

王铮亮也是华语乐坛知名音乐人,当然他到现在最火的歌曲还是《时间都去哪儿了》。

最佳男歌手周杰伦,相信不会有人有什么意见。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最佳女歌手李宇春可能让一些人不太信服,但考虑到李宇春都已经火了15年,好像勉强也能够接受。

最受欢迎男歌手周深,最受欢迎女歌手袁娅维相同。

但是其它音乐人上榜还获得重磅奖项,真的就有点不服众了。

最受欢迎新人陈立农,最佳新人王源,最受欢迎歌曲奖王俊凯的《生长》,最佳唱片(专辑)奖张艺兴的《莲》。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尤其是吴亦凡的《大碗宽面》,居然获得最佳创作歌手和最佳作词奖。

歌词就那个”你的碗又大又圆,你的面又长又宽。”

最佳作词,最佳创作歌手唉。

有的人可能会讲了,这个可能不是什么重磅的奖项。

然而——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中国歌曲TOP排行榜》是“中xuan部”批准的国家级流行音乐奖项,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流行音乐文化品牌,由“中yang广播电视总台”主办。

《中国歌曲TOP排行榜》颁奖晚会在央视综艺频道CCTV-3播出,央广音乐之声、经典音乐广播、文艺之声和国广劲曲调频同步播出。

是不是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明明是官方推出的正儿八经的音乐奖项。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结果获奖的音乐人,既有实至名归的音乐人,也有大量市场上非常火爆的“流量歌手”。

这个奖项评选的标准也颇为奇怪,不知道以多少年头划分的。因为周杰伦获奖当然没问题,但近两年来发歌并不勤奋。

而其它获奖的吴亦凡,王俊凯和王源等人。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这些“流量明星”所谓“最受欢迎,最佳”等等头衔,这个标准到底是怎么制定的?

按照《中国歌曲TOP排行榜》的名字,如果只是这两年市场上热门(播放量最高)的歌曲,那么为何很多短视频歌曲凭什么没上榜?

所以,这个榜单是怎么看它,它怎么奇怪。

如果是“野鸡”奖项还罢了,但是我们看看这个出品单位和主办方,伯光君是真不敢批评啊!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所以,每当网友因为这类东西说“华语乐坛不行”了。

这也算是情有可原,因为太多实在是让人不叹不行。

不管奖项里他们有多受欢迎,什么最佳新人,最佳歌曲和最佳专辑。可是放到中国听众中来讲,除了粉丝到底有多少普通人在听?

这些歌曲既然最受欢迎?那么流行为何普通听众完全没感受到?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最受欢迎难道就是“流量”最高

伯光君仔细思考了下,觉得事情大概是如此。

这个《中国歌曲TOP排行榜》就是个人气奖,按照的是市场上哪首歌最火,播放量最高所以官方就颁奖了。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那些播放量也很高的短视频歌曲,还有网络音乐人的歌曲没有获奖。

原因是这些音乐人不在市场主流的领域,所以难以获得这个奖项。

官方办这个奖项是为了鼓励音乐发展,评选标准这里就不评价了(也不敢评价),而“流量歌手”能够上榜,还是他们在“主流乐坛”的数据做得很漂亮。

这话也许会惹到不少粉丝,他们也会举例上面歌手发了专辑成绩多么多么好。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比如上榜的吴亦凡、王俊凯、王源,没有上榜的肖战,各位出口转内销的流量歌手。

他们每次发表一首歌曲,都能够在亚洲市场,还有东南亚市场,甚至是欧美市场的音乐排行榜打相当高的位置。

这些歌手的粉丝因此洋洋得意,事实确实也是事实。

伯光君也乐于瞧见这种推广方式,毕竟韩国流行音乐很大程度就是这样操作的。粉丝过于热捧都可以。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不过,一定要理性,“偶像音乐”就是偶像音乐。

不要实打实地支持倒逼资本,最终导致插手了主流音乐。

因为这类歌手的音乐平台排行榜上很高(数据做得漂亮),但是在普通听众的普及度上是做得相当糟糕的。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这种音乐仍然仅限于低龄青少年消费者的偶像文化,目前还远远达不到大众接受与欣赏的程度。

从历史的趋势来看,也许要等到95后和00后这一批青少年长大。当他们占据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开始像现在的80后开始消费情怀。

到时,偶像音乐的情况很可能完全不一样了。

可是在当前的华语音乐市场,周杰伦拿最佳男歌手理所当然,李宇春拿最佳女歌手也可以。

常石磊,王铮亮这种做幕后的拿奖,大家不知道的就算了,有兴趣地去查查也知道他们拿奖是值得的。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然而吴亦凡以《大碗宽面》拿下最佳创作人奖,最佳歌词奖。

这个最佳创作人的标准在哪里?这个最佳歌词的标准又在哪里?把这些奖项颁给这些流量真的服众吗?

最后甚至能归纳于一点,官方颁那么多重磅奖项给流量。

难道是鼓励华语乐坛的主流音乐人,集体向这种流量音乐学习吗?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华语音乐未来应该怎么发展?

过去资讯和网络并不怎么发达,信息渠道相对比较集中。所以才造就当时港台歌手兴盛,与传颂的经典歌曲。

现在网络信息化无处不在,资源的分布也更广泛。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这个市场其实是更大了的,加上网络直播盛行,每个人都可以做“歌手”,而不是像过去仅仅局限少数人以依靠发专辑的方式。

这个成本是急剧降低了的,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去翻翻现在的音乐软件看下搜索排行榜。

除去一些“流量明星”之外,现在年轻人群体里流行的歌曲不是没有,只是你要么觉得看起来土没名气,但是很容易唱起来流传。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音乐也是一种信息。

正因为信息爆炸,碎片化,导致传播方式与过去集中垄断与传统媒体的形式发生了大规模的转变。

新旧媒体几乎就是听众们选择听歌的一道鸿沟,接触老媒体多的站一边(抱怨无歌可听);接触新媒体多的站另一边(在独立音乐和小众音乐圈子里嗨到不行)。

所以才会导致中国听众异常的两极分化。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一半人似乎根本不知道新的好歌曲,这是上述这个时代信息传播的特征,也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让渡权力尚未结束的证明。

中国听众每一次关于“华语乐坛衰落”的问题吵得不亦说乎。

实际上,就是双方掌握的信息上都不对称,所以根本就辩不明白。

那么,上面这一段内容,再结合这个《中国歌曲TOP排行榜》大量“流量明星”上榜拿奖,最终想要说明什么呢?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可能大家不相信,伯光君本人是不反对“流量明星”和他们的“流量音乐”的。

原因是随着中国发展起来,大量精力和金钱过剩年轻人支撑起了偶像产业这个市场,如果中国自己没有这些偶像文化产品。

那么,日韩的偶像产业必然会填补中国偶像市场。

2010年后十年“韩流”的影响可谓非常明显。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伯光君真正反对的是中国“偶像产业”得不够成熟,而老一辈观众在网络不太发声,年轻观众在网络时代的话语权又太大。

他们不但把数据做漂亮推动“流量”让商业资本启用,不顾市场进入主流音乐市场甚至影视市场。而且为了自己的“偶像”,在网络到处巡逻四处出击。

古语有言:贼过如梳,兵过如篦——

那些“流量明星”的流量粉丝,为了刷榜和控评到底像兵像贼呢?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这样一来,这些年“流量明星”对于中国影视剧产业,与华语主流音乐造成的影响如何,相信不用伯光君赘述了。

我们再把话说回恶,华语音乐已经劣币驱逐良币了。

本来应该扶持有水平不知名的主流音乐人,对于市场拨乱反正的官方。

居然跟随市场捧在“流量明星”获奖,你让大家如何评价呢?

吴亦凡《大碗宽面》最佳作词,王源最佳新人?华语乐坛还有救吗

尾声

最后,伯光君觉得真对华语音乐感兴趣,在新媒体时代。

你愿意听老歌当然不多讲了,但如果你想听真正好的新歌。只能拓宽自己的信息渠道,打破茧房,勇敢去尝试新鲜事物才行。

随着传播渠道变得扁平,质和量都很大。

但是因为没有主流奖项的平台的推荐,泥沙俱下有好有坏。

但伯光君自己这几年听了不少中国的独立音乐和独立乐队,好的音乐太多了,但是太多音乐人和音乐并不知名。

在官方和主流都在捧“流量音乐”的时候。

这似乎是真正喜欢好音乐的人不是办法的办法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华语   乐坛   重磅   大碗   音乐人   听众   中国   奖项   流量   偶像   主流   新人   歌手   专辑   歌曲   市场   音乐   王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