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毛遂竟是自己作死的?谁的童年被毁了?

电视剧《大秦赋》里面,要说哪一个人物是幼儿园孩子都知道的,那一定非毛遂不可。小孩子们可是从幼儿园标注拼音的语文册子上就开始接触毛遂自荐这四个字,这个成语。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更是古今以来有识之士用来形容自己可以胜任某项重任的好例子。


《大秦赋》毛遂竟是自己作死的?谁的童年被毁了?

比如:“这部电视剧编剧太烂了,容我毛遂自荐,写个更好的!”这样的例子。就是突出自告奋勇,敢于担当的态度和能耐。

“毛遂自荐”一直是正面的,积极的。但,说真的,电视剧里的毛遂却彻底颠覆了我的三观,毁了大家的童年。

毛遂?这?贼眉鼠眼,夸大托假?还参与夺嫡之争?卖了赵国太子,之后幡然悔悟,最终憋憋屈屈地被赵国人自己给杀了?

毛遂是个什么样子的人?毛遂真的如此不堪?

毛遂自荐的由来


《大秦赋》毛遂竟是自己作死的?谁的童年被毁了?

毛遂原来是赵国平原君门下的一个食客。食客就是平原君自己花钱供吃供住养的一堆可能有用也可能没用的士人。别看这些人都是混吃的货,但是,一旦涉及到侮辱他们是非观的事情,那是宁愿一刀把自己脖子给抹了,也不会偷偷摸摸的。

齐国孟尝君门下有一个食客,因为自己误会了孟尝君,自己一刀就把自己给抹了。这就很能说明,战国的士是血气方刚,铁骨铮铮的。

毛遂就是其中的一个,但是这个毛遂呢,差一点就被当成一个没用的人了,因为他被平原君养了三年却一直默默无闻。直到邯郸之战爆发,平原君着急忙慌的求人和他一起去楚国联合楚国抗击秦国。

平原君求了很久也没有凑齐人数,最后这个毛遂就自告奋勇报名参加。讲真的,平原君不太看得起他,其他人也看不起他,因为他太默默无闻了,待了三年,平原君还是第一次知道有他这么一个人。

但是,看他坚持,又说得似乎像一回事,所以就答应让他去了。

但是楚国这个王吧,有点游移不定,一堆人露天和他谈判,从太阳还还没升起到太阳挂到脑壳顶上还没有谈出个名堂来。平原君也是有点急了。

这时候毛遂主动冲到楚王面前,右手按着随身佩剑,两只眼睛怒瞪着楚王说:“几句话就能定下来的事情,你磨磨唧唧这么久是怎么回事?”

楚王当时觉得这小子十分没礼貌,就呵斥了一下:”你是个什么东西,也配和我说话?“

毛遂怒道:“你横什么横?你不就仗着自己兵多吗?可我十步之内就可以把你杀了,他们赶得过来吗?”这下可把楚王吓住了,毛遂乘胜追击,挖掘出秦国曾经给楚国施加的各种羞辱,激起楚国对秦国的仇恨,并且说:“楚王啊!你别以为帮助我们对你没好处,你这帮我其实也在帮你自己,你不要不识相!”

如此,赵楚盟约缔结成功。毛遂一战成名。平原君说他:“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雄师。”然后封他做了上客。既然是上客,吃穿绝对不愁,更别说贪杯小酒。

不过,这是后话。我们先从这段事迹里面来分析一下毛遂的为人。

毛遂的为人

一、有大才,三年不为人知,说明他知道收敛,懂得等待。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不会做昏了头的事情。

二、敢拿着剑怼到楚王面前,而且还能吓到楚王,说明毛遂这个人,长相魁梧,也有胆识,应该不至于贼眉鼠眼让人厌恶。

三、能够准确抓住楚王的隐痛,道出秦楚之间的积怨,重新促成楚王对秦国的怨恨。说明毛遂博学,且洞悉人性,也不至于做出被人利用这等傻事。

但,剧里的毛遂,仿佛就是一个顶着毛遂名字的庸人。这个人长相猥琐,爱贪小便宜,还爱虚名,毫无热血,为人也不够刚,简直毁三观。

电视剧中的毛遂是什么样子的?


《大秦赋》毛遂竟是自己作死的?谁的童年被毁了?

毛遂一出场就在楚国的朝堂之上,要游说楚国同赵国抗秦,但,他失败了。这时候的毛遂就只会说一句:“外臣得赶紧回邯郸,告诉大王所发生之事”“外臣告退!”

毛遂与国君的对话里面毫无硬气,毫无智慧,就好像一个木讷寡言之人,处在一堆能说会道善忽悠的人当中,被一番说道下来就觉得:“你们说得好有道理。”他没有一个做使臣的样子,没有分析厉害,条陈利弊,他就是奉命出个使而已。这样的人岂是毛遂?

毛遂会被胁迫参与夺嫡之争?


《大秦赋》毛遂竟是自己作死的?谁的童年被毁了?

《大秦赋》毛遂竟是自己作死的?谁的童年被毁了?

《大秦赋》毛遂竟是自己作死的?谁的童年被毁了?

一直对王位没半点兴趣的赵国的二公子赵偃,听说从小被他欺负的嬴政当了王,气得发誓自己也要当王。于是就想使阴谋诡计把自己的哥哥赵国太子给干掉,于是就找到了毛遂。这毛遂当场夸口,楚国立储之事他一句话就能解决。但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智慧,还是当场住了口。笑了一笑说:“喝酒!喝酒!”

没过多久,在明明知道赵偃的酒不好喝的情况下,毛遂又应了赵偃的邀请去喝酒,结果就被郭开、赵偃一顿设计,做了有损自己名誉的事儿。然后毛遂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誉,被迫帮助郭开出主意,让秦国把太子搞到秦国做质子去了。

这段经历里面就可以看出来毛遂这个人,没有原则,仿佛一个缺吃少穿的人,只要有吃的就要去混,且丝毫没有战国时期士人的骨气,一胁迫就能就范,太怂了!

而且后来毛遂又后悔了,坚决要去秦国把楚国太子带回来,但是,刚出邯郸到了秦国的地界就被赵偃派郭开杀了。

毛遂死得又屈辱又窝囊,关键是,他竟然是被自己作死的。

剧中的毛遂不是历史上的毛遂


《大秦赋》毛遂竟是自己作死的?谁的童年被毁了?

这样的毛遂,似乎不是历史上那个铁骨铮铮的毛遂,而是是经过编剧神手修饰的降智软骨的毛遂。

要知道,按毛遂的性格,真做了有损自己名誉的事情可能比杀了他还要难受,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他可能宁愿自己一刀抹了自己脖子也不会委屈求全的。

其实毛遂这个人正史记载的资料很少,几乎就只有毛遂自荐这么一件事儿,后来赵国的历史上甚至很少看到这个人物。

但有传闻,毛遂确实是死于自杀。而且死于毛遂自荐之后的第二年,原因比较可笑。

赵国派毛遂挂帅去攻打燕国,但是毛遂自己却不肯挂帅,他特别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只能靠嘴皮子吃饭。他说,他可以当个冲锋陷阵的马前卒,却不能做统帅万军的大将军。但赵王不信,他觉得他可以。于是毛遂被迫上战场,打了一仗,败了,羞愤自杀了!

这虽然是传闻,但似乎更能解释为什么邯郸之战以后,毛遂似乎就从历史上消失了的原因。而且这个人设也更符合毛遂在历史上的性格呢!

#文史观天下##毛遂##大秦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秦国   楚国   邯郸   铁骨铮铮   贼眉鼠眼   士人   楚王   毛遂自荐   什么事   自告奋勇   食客   名誉   太子   平原   童年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