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问题”不是小事,你还敢说孩子从小就要放养天性吗?(原创)

#育儿事务所#

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从事于幼儿园老师这个职业已经二十多年了,一路走来,对于幼儿教育的问题,有许多看法和感慨。

一、学校教育只是一小部分,很多家长以为有学校老师管孩子就够了。

家长过分依赖学校教育显然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把孩子放到学校自己就可以万事大吉,认为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是老师管自己不用管了,还有的家长以为幼儿教育又不学“高文化”的东西,在学校只是玩玩而已,这种想法简直大错特错,其实一个孩子从小成长,起关键作用的往往就是家庭,可惜很多家长没有此等意识。所以为什么相同的老师却教出不一样的学生就是这个道理。


“孩子问题”不是小事,你还敢说孩子从小就要放养天性吗?(原创)

二、孩子在家是放养的,到了学校频频出现问题,又责怪学校,这种情况几乎出现在所有家长身上,尤其是隔代教育,也有不是隔代教育过分溺爱孩子的宝爸宝妈们。

幼儿期宝宝,年龄都在3到5岁之间,家长们过于呵护和偏爱,不肯放手,习惯性过分呵护,凡事大包大揽,眼光短浅,没有把宝宝放在社会属性这一方面为他的未来考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哈,总看着宝宝还小,不知道宝宝将来是要面向社会走向社会,将来是要进公司当职员,进工厂当工人,坐地铁出差……等等,大人是啥样子,将来他们就是啥样的。

暂且不扯太远的说,就说近处的,在家散养惯了的宝宝,到学校问题频出,说个简单的:宝宝在学校坐不住凳子,总是喜欢不停地跑,这个跑本身就有摔倒的可能,何况学校有那么多的孩子,幼儿期宝宝通常做什么都是无意识的,跑的过程中摔倒了,头磕了一下,剐蹭了一点皮,有点红肿了,这点小事,有的家长都要找老师说话:“今天我家宝宝头破皮了,老师你给我多看点……”后面的话就不说了,因为更离谱。

像这样的孩子像这样的家庭,孩子不出问题才怪呢!问题的孩子多半出在问题的家庭,首先孩子为什么在老师的管教下都坐不下来呢?当然不是说不能跑,小孩子天性就是好动,老师肯定比家长更懂幼儿特点,可是家长不允许宝宝磕碰,这就是大问题了。

如果不允许宝宝磕碰,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家庭教育在平时多与宝宝互动,多在这方面管教,而不是在家放养式的管教,仍其放任天性,在学校他怎么可能就是另一个样子呢?

放任了天性,又怎么可能会不摔倒?摔倒了家长还把责任推到老师和别的小朋友身上,这样的言传身教怎么教育出好的孩子?只会让宝宝学会了推脱责任,以后进入社会就也是这个样子。

没有担当总是那么自私,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孩子问题”不是小事,你还敢说孩子从小就要放养天性吗?(原创)

三、总认为宝宝三四岁还小,无视规则教育,任其自然放纵不羁,三到六岁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在最好管教的年龄,家长却选择放养。

网上曾经有这样的新闻,某宝在电梯按钮上撒尿,不停地按电梯按钮把手卡在电梯缝隙处不停地与电梯感应器玩,结果悲催了,真的卡住手了。

还有某宝喜欢到处乱跑,爸爸妈妈视而不见,从不知道教育宝宝懂规则守规则很重要,有一天他与父母到饭店吃饭,在过道处跑来跑去未曾停歇,刚好撞到从侧面端着正烫的一大盆火锅出来的服务员,把服务员一大盆汤打翻了,正好泼在他的脸上,后果很惨状……如此这样的例子数见不鲜。

这不是老师的问题吧?幼儿园老师在学校首先就会要求给宝宝遵守规则,可是5+2=0,怪谁?


“孩子问题”不是小事,你还敢说孩子从小就要放养天性吗?(原创)

四、家长过度关注、过分保护、代替和包办,也是一种溺爱。三到六岁宝宝,是人生第一个重要成长期,如果过分保护代替和包办就会让宝宝失去很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宝宝何以成长?

宝宝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必定不平凡的,那就要从小去经历和锻炼,非常重要,家长们请着眼于未来,你现在能代替包办他的事情,将来他要走的路,你怎么替代他的脚去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天性   孩子   溺爱   不允许   电梯   幼儿园   小事   过分   将来   家长   规则   老师   未来   宝宝   家庭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