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我的密斯特先生”难道译制腔真的做作?

上次小编给大家讲了寡姐电影配上译制腔会有什么样的火花,有好多小伙伴好奇译制腔是什么,那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电影配音中“译制腔”“TVB腔”的各种特点吧。“译制腔”字面意思就是英文翻译成中文后,出现的“哦,我的女王大人”“天哪,我的密斯特先生”这一系列的”做作“台词和读音,会让很多人着迷的口音。“TVB腔”又是什么呢?就是TVB粤语翻译成普通话之后出现的口音比如“阿sir,不是这样啊”“陈太太,王太太又去旅游啦”等等,TVB出品引进到大陆的电视剧中常常会出现的口音。有些戏精小伙伴们会被着迷之发音吸引后,变成口头禅。

“噢,我的密斯特先生”难道译制腔真的做作?

关于“译制腔”,先给大家解释一下译制,就是翻译制作的电影。在电视媒介传播初期,译制多用于纪录片,因为那时候的纪录片大部分都是作为科教兴致的,基本没有故事连接和人物关系。只需要把原声减弱加入配音就可以了。比如说《动物世界》《人与自然》。当代声音语言艺术家李立宏讲到,译制片配音主要是为了给角色添加的。他是声音和语言的行为在线,还原了电影角色中的听觉形象,并使之与电影中的角色的视觉形象达到统一的过程。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大家也都知道,欧美早期的电影《茶花女》《傲慢与偏见》等等都是文学作品的改编。1936年出品的《茶花女》黑白画质,不免台词上会保留早期话剧式台词。作为中国人,不太能理解这种台词风格,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话剧式演技和台词,她们是相辅相成后,形成独特的魅力。在翻译后为了保持原滋原味的“浮夸”风格,也就变成了“哦,我的爱人”等风格的语言。这样的创作才称得上配音艺术创作,是艺术的二次再创。只是在这个的基础之上,译制片才有好的发展,最终实现交流的作用。这样大家才能从这个原片的基础上,更好地获得艺术享受。

“噢,我的密斯特先生”难道译制腔真的做作?

小编就是一个特别喜欢看译制片的人,也很享受译制腔带来的听觉刺激。不要因为自己不喜欢而去放弃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对于我们来讲只是看一眼,对于制作团队来讲,这都是她们每一个奋斗的夜晚里创作出来的。所以,就和小编一起多关注一下译制片吧,回头看看那些不朽之作后更加努力地向前冲。

“噢,我的密斯特先生”难道译制腔真的做作?

下一期给大家讲讲“TVB腔”的故事吧,想要了解的朋友,关注一下小编哦~

提前周末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在线   译制片   茶花女   口音   纪录片   听觉   话剧   做作   台词   出品   太太   角色   声音   风格   语言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