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身买房”,安徽90后女孩的遭遇,真的值得同情吗?

“卖身买房”,安徽90后女孩的遭遇,真的值得同情吗?

2020年12月,一则新闻在网上引起了人们的热议,这是一个既现实又魔幻的故事。

一名女子凭借着自己多年的奋斗,在上海开了一家奶茶店,原本凭借着这份产业,她的生活勉强称得上良好。

之后,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女子现有的稳定击碎,奶茶店无法营业,生活也变得艰难,如果不出意外,这将会是一个悲伤的创业失败故事。

然而,女子为了挽救自己的奶茶店,冲动之下跳进了“色情”直播中,赚到许多钱后的她刚准备收手,却被警察逮捕了。

“卖身买房”,安徽90后女孩的遭遇,真的值得同情吗?

这件事被报道出来之后,曾引起不少网友的共情,有人觉得女子虽然有错,但也是迫于生活的无奈。

当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件案子最后还是以法律规定的进行审判。

这种关于“道德与现实”的案子其实并不多见,百城君原以为看见一次就已算得上“幸运”的,让我没想到的是,在时隔不到半年后,另一次相似的新闻又出现了。

而且这一次的主角故事,比那名上海女子还要来得离谱和魔幻。

“卖身买房”,安徽90后女孩的遭遇,真的值得同情吗?

卖身买房的“励志”女孩?

今年5月21日,浙江临海警方在网上发布了一则通报,当地警方今年4月份在安徽抓住了一名90后失足女子小青。

这件事很快就成为了新闻,在网上迅速沸腾起来,更准确地说,人们热议的不是这则新闻,而是失足女子的故事。

在被警方抓住后,小青不但没有坦白认错,反而开始打起了感情牌,诉说自己的身世企图逃避惩罚。

“卖身买房”,安徽90后女孩的遭遇,真的值得同情吗?

小青称自己家庭不幸,16岁就被迫出来打工,独自一人在杭州拼搏,在奋斗的过程中,她逐渐爱上了杭州,励志要在这座城市买下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为了实现“房子梦”,她每天都省吃俭用,手机屏幕碎了不敢换,电磁炉煮一包泡面就是一顿饭。

不仅如此,除了正常上班外,小青还发展副业,做过微商、干过美发,想尽一切办法存钱,在经过不懈努力后,她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家服装店。

听到这百城君就有点懵了,这哪是什么“失足女子”,分明就是一个积极向上,堪称为励志的90后好榜样。

“卖身买房”,安徽90后女孩的遭遇,真的值得同情吗?

这还不算啥,在讲完“艰苦身世”后,紧接着,她又开始为自己“失足”找理由。

经过十年的奋斗,小青终于存下100万元,这笔钱再存多一点,或许离“买房梦”也就不远了,但此时的她看着身边的好友都已经身家千万,越发觉得自己赚钱速度太慢。

于是,在这种失衡的心理下,这个“励志”女孩误入歧途,踏上了“卖身”的不归路,短短一年时间不到,她的积蓄就从最初的100万元直接飙升到160万元。

“卖身买房”,安徽90后女孩的遭遇,真的值得同情吗?

正当小青沉迷在赚快钱的喜悦时,临海警方就找上门,没有丝毫意外,在确凿的证据下,她被拘留了。

在听完小青的故事后,百城君越来越感觉不对味,“不幸身世、艰苦奋斗、事业有成,误入歧途”,这怎么有点“成功学”的味道?

和开头所讲的“上海女子”一样,这件事在网上一度引热议,不少人纷纷抛出自己的同情,表示小青虽然有错,但也是为了理想而奋斗,不应该受到处罚,不过也有人觉得这种行为根本不值得同情。

一时间,争议的声音在网上随处可见。

“卖身买房”,安徽90后女孩的遭遇,真的值得同情吗?

无辜的外表下,藏着蓄谋已久的阴暗

关于“失足女子”小青所说她本人的故事,真与假暂时还难以辨清,毕竟所有的东西全部是她一张嘴在说。

但对于她“误入歧途”这件事,警方倒是给出了详细的通报,而且和小青所说的是两个版本。

小青“失足”不假,却并非她所说的“只是自己一个人”。在“误入歧途”不久之后,她从一个“底层员工”直接做到管理层,也就是所谓的小头头。

紧接着,小青利用自己的“聪明头脑”,联合几名下属独自出来单干,通过远程拉客的方式进行交易,从中抽取50%的利润。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年时间不到,小青就能赚到60万元,这已经不是简单地“误入歧途”了,而且严重违反法律的“拉皮条”。

“卖身买房”,安徽90后女孩的遭遇,真的值得同情吗?

从“奋斗少女误入歧途”到“成熟老练的拉皮条”,这件事的反转简直让百城君惊呆了下巴。

就算抛开“失足”的标签,这个90后女孩的手腕也足以比肩“周扒皮”,利用信息差抽取50%的利润,这叫什么“不慎失足”?西方资本家听了都得流泪。

有认真分析过这件事的人就能感觉到,小青压根没有她口中所描述的那么单纯。

“卖身买房”,安徽90后女孩的遭遇,真的值得同情吗?

在被警方抓获的后,小青没有老实坦白自己的罪行,反而打起了感情牌,从中就可以看出她的心思缜密。

而且小青所说的故事,真的让人有些怀疑是早已编好的剧本,从不幸到奋斗,再从低谷到成功,话说人生真的就这么容易?

一个16岁高中没毕业的女孩,出来打工10年存了100万,平均下来每年赚10万块钱,这没有算上维持最基础的生活开支。

小青说自己是因为看见身边朋友的收入,内心感到不平衡才做出这样的事情,但她同时也承认了,自己认识的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自己有钱。

“卖身买房”,安徽90后女孩的遭遇,真的值得同情吗?

只看见极少部分上层,而忘却了自己已经处在靠近上层,这样极端的眼光和思想不太可能会出现在一个能靠自己头脑年入10万的人身上。

与其说这个女孩是在被抓捕后,袒露自己的心酸无奈,倒不如说这是一场早已预谋已久的卖惨。

上一秒说赚钱,下一秒就“下海”,有丰富的社会经历,收入不低,手腕极高,外加心思缜密,为达到目的不惜“剥削”比自己更低层的人。

这样的人,真的不值得同情。

“卖身买房”,安徽90后女孩的遭遇,真的值得同情吗?

共情心的背后,二者的本质区别

人与人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共情心理,尤其是某个人因无奈而做出违反法律规定的事情时,这种共情心理更是会被放大。

并不是说这种共情心理不好,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人性的善良,所以才会产生这种心理。

但在现实生活中,共情心理往往很容易成为某些人别有用心的护盾,就像“失足女子”小青那样,试图利用人们的同情心逃避处罚。

“卖身买房”,安徽90后女孩的遭遇,真的值得同情吗?

这件事之所以会闹得沸沸扬扬,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不少网友确实被小青那套说辞打动,触发了共情心;

二是部分人连警方通报都没看完,就开始在网上乱怼人。

说到这,百城君还是要提醒大家,在看咨询的时候一定要从头看到尾,避免出现信息误会。

部分网友在看到这则新闻后,一直在网上说现在的高房价有多可恶,逼得一个前途似锦的姑娘走上歧途。

“卖身买房”,安徽90后女孩的遭遇,真的值得同情吗?

房价高是事实,年轻人买房不容易也是事实,但不能拿着这个理由去干违法犯罪的勾当。

百城君之所以说这件事比“上海女子”要来得离谱和魔幻,是因为二者的本质压根就不相同。

任何一个普通的打工人在听到那名上海女子的遭遇后都会产生同情心理,也应该同情,毕竟她是属于迫于生活的无奈,一时糊涂走错路。

生活不易,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失业和求职一度成为热门话题,通过“上海女子”的讲述,我们能感受到她的那种无奈,虽然犯法,但情有可原。

更重要的是,在被抓获之后,“上海女子”并没有利用自己的经历去博取同情,而是坦白自己为何误入歧途的原因,认错态度诚恳。

“卖身买房”,安徽90后女孩的遭遇,真的值得同情吗?

反观小青的行为,“主动进入”的观念比“误入”来得更加强烈,抄近路,捞偏门,靠着违法行为积累资产,让自己过上好生活。

换句话说,人们就算是去同情小青手下的几名下属,也不应该去同情她本人,因为她的收入全部是建立在压榨下属的基础上。

离谱和魔幻的原因就在于:小青压根不是因为生活走投无路而被迫这样做,而是为了获取更大的财富铤而走险,事后还将自己包装成无辜的形象。

“卖身买房”,安徽90后女孩的遭遇,真的值得同情吗?

可以同情,但不能无视法律

不管是“上海女子事件”,还是“安徽90后女孩小青”这件事,都有人说出希望免除法律对她们惩罚的话语,原因是她们的行为事出有因。

百城君其实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诚然,本人对“上海女子”的遭遇也很同情,但这并不代表会无视法律。

从个人到社会,这种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

“赚快钱”往往容易让人迷失,做出更加严重的违法行为,没有人可以保证:那名上海女子在尝到甜头之后,会不会更近一步走向“深渊”。

“卖身买房”,安徽90后女孩的遭遇,真的值得同情吗?

在破坏世俗公共道德底线,违反法律规定的同时,也是在毁掉自己的未来,所以,禁止这种行为的根本原因不是为了处罚,而是为了挽救。

再者,她们的行为可能会毁掉许多家庭,助长“黑色产业链”的歪风邪气,以小青的例子来说,谁知道她那几名下属到底是什么来路,存不存在拐骗良家妇女的问题。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是最高层的法律,一个违反法律的人,必然是已经触及了道德底线,社会之所以能稳定前行,正是因为人们在恪守道德底线。

“卖身买房”,安徽90后女孩的遭遇,真的值得同情吗?

百城君曾有过这样一件很可怕的猜想:

倘若真的因为人们的呼声,“上海女子”和小青都免于法律惩罚,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最简单、也是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人会和她们一样,不顾一切奔向这种违法的行为。

说“希望免于处罚”这种观点,本质上是对那些辛苦赚着正经钱的人的侮辱。

“卖身买房”,安徽90后女孩的遭遇,真的值得同情吗?

确实,“出卖肉身未必比出卖灵魂低下”,但二者都不是什么好做法,如果可以,还是别选择这样做。

人们对“上海女子”的同情,更应该体现在日后对她的理解和宽容,至于90后女孩小青,等待她的只有法律的制裁。

美貌可以变现,但不能拿来做皮肉生意;房价或许猛如虎,但节操不能贱如尘。

生而为人,应当时刻遵守法律,这也是遵守最低限度的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女孩   误入歧途   安徽   离谱   身世   上海   下属   警方   道德   无奈   女子   原因   心理   法律   故事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