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1991年,中国美术馆二楼。

摄影行家们围成一团,仔细打量着眼前的黑白照片,隐约传来感慨和叹息的声音。

“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照片?”

“没有,从未见过,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拍摄的!”

现场的人们,脸上有着难以抹去的不可思议,在这张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纪实黑白照上,他们看见了太多复杂的情绪:希望、哀伤、纯洁……

在经过探讨之后,行家们一致认为,这张名为《大眼睛》的照片是无可替代的经典作品。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几个月后,刘德华在演唱会上举起了一张名为《放羊的女孩》的照片,哽咽着讲述照片主人公的故事,捐款40万元,震惊观众。

彼时的人们还不知道,《大眼睛》和《放眼的女孩》其实是一个系列的作品。当众人为这两张照片感到震撼时,一个男人悄悄松了口气,他明白,自己这条路走对了。

男人名叫解海龙,是两张照片的拍摄者,一个“特立独行”的摄影师。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当同行都在拍摄社会美好一面,赞扬祖国的兴旺发展,他却把镜头转向偏远山区,直指人们未曾看到的落后和贫穷。

他是第一个将人文关怀融入摄影,并将其带上社会的摄影师;

用一张照片震撼整个中国,被誉为时代的标志,获捐152亿;

以一己之力推动希望工程的发展,让无数农村孩子改变命运;

他说:“真正的摄影,是带有人文关怀的味道。”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1951年,解海龙出生于河北衡水市西周庄,父亲在北京街道办工作,母亲是工厂的员工,一家人的生活谈不上富裕,但也能勉强过日子。

6岁之前,解海龙一直生活在河北老家,由姥姥抚养。

在他的记忆里,那是个极度落后的村庄,学校的房子很破旧,窗户没有玻璃,全是纸糊的,教室里都是砖头,用木板往上面一放,就是课桌,整个学校只有一个老师,兼顾着所有学生的教学。

每逢下课,他和其他孩子一样,跳着闹着,不管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都混成一团。放学后躲在农田里,看着大人们在忙碌,偶尔也下去帮忙。

解海龙喜欢这种自然的气氛,村子里的一切就像空气,吸进他的肺里,融入骨子中,化为一股特殊的农村孩子味。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6岁那年,父母把他接到北京生活,因为没能达到上学的年龄,他被安排在一家私塾里读书,教书的老师是一位半身不遂的老先生,每天被工友背着到学校上课,很慈祥,像邻家的老爷爷。

1958年,解海龙正式读小学一年级,家里虽然不富裕,但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却看得很重,每到交学费的时候都会先把钱包好,让他拿到学校给老师。

有一次,解海龙在去学校的途中因为贪玩,结果把学费弄丢了,母亲气得罚他在院子里跪了一整天,事后对他说:“让你罚跪那么久,是想让你明白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解海龙丢的两块五学费,是母亲好几天拼死拼活的工资,那是他第一次深刻认识到家里的不富裕和父母让自己上学的决心。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1968年,因为一场意外导致没能继续读书的解海龙,选择报名参军,在部队里,他和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候,已经在部队待了三年没回家的他,感到枯燥和乏味,恰逢战友回家探亲,带回来了一台华山牌相机,成了他打发时间的唯一乐趣。

70年代,相机还属于“稀罕物”,很少有人会使用,在没有教学的情况下,每天晚上,解海龙就偷偷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研究相机的结构,很快,他就学会了换胶卷、摁快门。

退伍那天,父亲专程赶到车站接他,看着眼前苍老的男人,解海龙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离开家的时候父亲才38岁,身材硬朗,仅仅过去3年,就变得苍老不已。

那一刻,解海龙突然萌生了买相机的想法,把父母一点一滴记录下来,但碍于价格,他始终没舍得下手。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之后十几年,解海龙选择在工厂上班,结婚生子,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儿子出生不久,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他不仅涨了工资,而且单位一次性追补一年的工资差额,拿到了70多块钱。

他拿着这笔钱,想给妻子买一块手表,或者给孩子买一件衣服,妻子没同意,丈夫平时就对自己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有余钱,她建议解海龙给自己买一件大衣,以备入冬可以穿。

想了许久,解海龙没有把那笔钱花在自己身上,他对妻子说:“要不买一台相机,每天都可以给你们娘俩拍照,一直拍到儿子结婚,很有纪念意义”,在得到爱人的同意后,解海龙花了85块5毛,买了人生第一台相机。

他依稀记得那台相机是海鸥牌的。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拍照的问题解决了,但照片放大和冲洗的费用却成了难题,解海龙想了一下,还是决定再买一台放大机。放大机的价格虽然比相机便宜,但也没有便宜多少,一台需要50多块钱。

那时候他一个月的薪水才20多块钱,哪里敢“剁手”买这么贵重的东西。

耐不住心里痒痒,每天下班,解海龙就会到跑到卖放大机的柜台,过下眼福后又离开,长此以往,店员都认识他。

有一天,解海龙在路上闲逛,看见医院门口有很多人在排队,一时好奇,他就跑过去问人家是怎么回事。旁边的人告诉他:“这是单位组织的义务献血,不但给面包、鸡蛋,而且还能休假三天,补助50块钱。”

听完路人的话,解海龙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意识到自己的放大机有着落了。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为了获得50块钱,他和献血的人商量,说自己替他献血,什么都不要,只要那笔补助。对方同意了,解海龙如愿以偿拿到钱,买了放大机。

人们常说“为爱而疯”,解海龙对摄影的痴迷,或许是这个词的最好诠释。

一台相机,一台放大机,简陋的摄影设备,却成为解海龙在繁忙工作中的快乐源泉。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会因此而改变,甚至影响到整个时代。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80年代,全国掀起了摄影的热潮,无数人前仆后继,冲向这个领域,摄影协会随处可见。

在工作闲暇之余,解海龙经常出没于“北京广角协会”,拜刘加瑞为师,那时候,玩摄影的人大多数都是富家子弟,而刘加瑞作为当时有名的摄影师,他却更欢迎普通年轻人进入这个领域。

“用广泛的角度,记录人民的生活”,这是刘加瑞教给学生的话,其中也包括解海龙。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遵循老师的教导,解海龙拍摄了几组作品参加摄影比赛,拿了几个全国大奖。

一组叫《爱与乐》,是一个女孩在母亲的怀中吹泡泡,并且用手去抓。解海龙说这张照片代表了计划生育的良好发展;另外一组是《祖国的春天》,记录了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长城饭店,寓意祖国的兴旺发展。

在解海龙看来,自己已经掌握了“诀窍”:想得奖,就拼命拍美好的事物。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长城饭店

靠着几次获奖,解海龙逐渐在圈子里有了名气,加上对摄影的热爱,使得他深受刘加瑞的器重,但在老师看来,解海龙其实不是一个优秀的摄影人,他的作品里没有属于自己灵魂。

有一次,解海龙又得奖了,他拿着奖杯去找老师报喜,但却遭到刘加瑞的训斥。

他问解海龙:“你不觉得你的作品有点浅吗,别人一眼就能透,为了得奖而拍摄,这算什么摄影师?令人喜不如令人思,摄影的作用在于记录,在于传播,在于给人以感染和思考。”

多年的观念被一朝否定,解海龙像个手足无措的孩子,脑子里一片空白,说不出话。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回到家,他找来了刘加瑞推荐的摄影师作品,战火纷飞,外国最底层者的生活一幕幕映入他的眼帘,像海上的龙卷风,卷走所有的旧观念。

一夜未眠,第二天清晨,解海龙拿着一堆报纸,将自己获得的那些奖杯全部包起来,塞到床底下。

他在告别,告别过去那个为获奖而拍摄,差点忘记初心的自己,但未来的路在哪,他还不确定。

1987年,解海龙前往广西采风,融水县寨怀村女教师戴红英走进了他的镜头,趁着戴红英给学生上课,他站在角落用相机拍摄了一张照片。下一秒,他就被赶了出来。

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不堪和贫穷暴露在别人面前,哪怕是早已习惯贫穷的人,他们也会害怕自己的贫穷会成为别人嘲笑的来源。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戴红英给学生上课

解海龙表示理解,那张照片没有发表,成了他的藏品,儿时处在落后的农村,感到的是自然和谐,如今年近四旬,再看到这样的场景,只有心酸。

回到北京之后,有人找到解海龙,请他指点摄影。对方拿出了2000多张照片,大小不一,有的皱皱巴巴,有的曝光很差,有的构图有问题。

按照专业标准,这些照片其实都不合格,但解海龙还是耐心询问对方,这些照片代表什么意思。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汪强十年说凤阳摄影展

对方说:“凤阳那边条件很困难,这些照片都是记录农民的辛苦,孩子们吃饭、上学的困难,我花了10年,拍下这些照片。”

在此之前,解海龙从未想过有人会在农村跟拍如此漫长的时间,这种行为简直比“富翁一时兴起当了十几年乞丐”还要来得离谱。

他被镇住了,从2000多张照片中选出100张,对那个人说:“我们要给你办展览!”

这100多张照片,成为了后来轰动一时的《汪强十年说凤阳摄影展》。

这场展览,将人们的目光从大城市的繁华拉到偏远山区的贫穷,“北京以外还有其他城市,三环外的风景,才是真实的中国”。解海龙觉得自己找到了老师所说的“灵魂”,他迫不及待想要去追寻那种作品。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1989年,解海龙走在街头,突然看到一则宣达:“每人每天少抽一支烟,少喝一杯酒,节约一块钱,帮我一少年。”

他有些不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宣传?询问之后才知道,那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希望工程”公益活动,但这个活动做得并不好,送出去几十万封募捐信,结果才收到20万多元捐款。

看似庞大的金额,在数以万计的贫穷少年面前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如果没有意外,这个公益活动最后只能遗憾收场。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看着眼前的一幕,解海龙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恍然间,像顿悟般将摄影和公益联系在一起。他想起了西周庄那所破旧的学校,想起那个半身不遂的教书先生,也想起了保留最后一丝尊严的戴红英。

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倘若能用摄影带动公益,帮助贫困青少年,又何止救了一命。

解海龙找到相关部门,成为“希望工程”的专职摄影师,同时也是唯一一名摄影师,他没有要一分钱,自掏腰包购买物品,准备踏上那条未知又充满希望的道路。

青基会被他的精神打动,拿出了5000块钱,这笔钱全部被解海龙拿去买了上等的胶卷。

有人说,行走在世间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漫无目的的游荡,另一种则是朝着目标艰难前行。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解海龙放弃原本唾手可得的金钱和荣誉,独自走进大山深处,他其实明白,这种行为可能会惹祸上身,被人批评为负能量和宣扬社会的阴暗面,尽管如此,他依旧义无反顾踏上这条路。

朋友劝他顾及“面子”,他愤怒地说:“面子?谁的面子,这帮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解决,以后就是到处抢到处偷,现在少盖学校,省下的钱将来就得盖监狱啊。”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不会放弃。”

曾经,解海龙为获奖而摄影,如今,只为希望而拍摄,那张圈满偏远山区的地图,涵盖了整个中国,谁也不知道他到哪了。

一台相机,一包胶卷,是解海龙的热爱,也是希望的载体。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一年多的时间,解海龙跑遍了太行山、大别山、云贵高原等诸多偏远地区,哪里贫穷,他就出现在哪里。

靠着一双脚,每天走上几十公里,有时候借宿老百姓家,有时候住两块钱的廉价旅馆,一顿饭花两毛钱,一毛钱买饼,一毛钱买汤。

这条漫长的摄影道路,连解海龙自己都忘记了有多远,他的体重越来越轻,相机里的照片越来越多,眼睛也越来越亮。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他看见学生每天走20多公里去上学;看见破旧不堪,危危欲倒的学校;看见孩子们拿着书本,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师讲课。

在这个过程中,解海龙遇到了一个叫苏明娟的小女孩,她握着笔,盯着黑板,那双眼睛特别大,特别亮,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夹杂着说不出的忧愁。

他将这一幕拍下来,那一刻,解海龙明白了自己人生的意义:

“如果只是拍那种拖着鼻涕、衣服破烂、惨兮兮的孩子,只会展现出民族的悲哀,什么都可以缺,但不能缺少希望,我的责任就是将这种希望传递给更多人。”

身虽非佛,但内心早已成佛。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解海龙拍下了“大眼睛”、“小光头”、“放眼的女孩”、“磨盘学校”……

他遇到了许多坚守在农村的老师,有的记得名字,有的只留下模糊的印象:

一个叫朱冬明的老师,在山区待了9年,住着破败不堪的房子,教着十几个学生,几把木柴,就是学费。

还有一个名叫何文广的老师,在山区教书30多年,为了找两名突然没来上课的学生,跌落悬崖,不幸去世,学生们带着家里最好的木料,给他做了一口棺材。

这些默默无闻的老师,他们和解海龙一样,是载体和桥梁,承载着希望。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1991年,回到北京的解海龙,来不及整理形象就跑到摄影馆,马不停蹄地冲洗照片。

馆长看到《大眼睛》,瞬间被震撼到,他掏出50块钱,喊着要捐款给苏明娟。

几天之后,北京摄影行业里开始流传着解海龙的事迹,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要看他的作品,由此引发了文章开篇所写的那一幕。

“希望工程”找上门,希望能将苏明娟作为宣传照,解海龙同意了,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大眼睛”,无数人赶到“希望工程”门口想要捐款,短短一个月,善款就超过了一亿元。

靠着一张照片,解海龙把原本几乎关门的希望工程,彻底盘活。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他明白了老师所说的“灵魂”,也明白了摄影师的责任,时至今日,解海龙还在拍摄的道路上,只不过对象从贫困学生转变为农民工。

有人曾问过解海龙:“你为什么要拍这些苦涩的照片?”

解海龙说:“中国人容不得别人的生活比自己难,看到别人家过不去,就会想着拉一把,我就是个架桥的,把影像拿给其他人看,他们就会伸出援手。”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2006年,华辰秋季拍卖会上,《大眼睛》的限量拷贝以30.8万元成交,创下该专场的最高纪录,这笔钱,解海龙同样一分没拿,捐给需要的孩子。

据数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9月,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捐款152.29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95所。

如今但凡有摄影专业的大学,都会将解海龙作为一个案例去向学生们讲述,在如鲤鱼过江般的摄影行业中,他的作品始终独具特色:

没有鲜艳的颜色,没有华丽的风景,只有最朴素、最真实的画面,但每一张照片里都包含着一种名为“希望”的味道。

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其实就是人性善良的一面。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2007年,解海龙的作品《全校师生》被载入世界摄影史,《大眼睛》成了承载当时人们公益心和大爱的代表作,也象征着中华民族开始复兴崛起。

有人说,是时代赋予了解海龙这个机会,他只不过是将原本已经发生的画面记录下来,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有人说,是解海龙赋予了这些作品灵魂,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推动“希望工程”的发展;

两种不同的声音,或许二者都有。

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英雄造时势,时势也造英雄,二者缺一不可”。

对于解海龙而言,这样的工作其实并不轻松,最难的不是身体上的苦难,而是精神上的折磨,经常与阴暗、负能量打交道,稍有不慎就会堕入深渊。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解海龙做到了,他在黑暗中一往无前,将希望传递给每一个人,挽救无数青少年,多年过去,“大鼻涕”胡善辉成了一名军人,“小光头”张天义成了企业技术骨干,“大眼睛”苏明娟成了银行干部,更多的孩子因为希望工程改变了命运。

30年前,他拍下一双眼睛,感动万千中国人,至今流传在课本上

遥想1990年,刘加瑞进行第二次心脏手术的前一天,解海龙和朋友去看望他,50多岁的刘加瑞躺在病床上,对着解海龙说:“生死有命,如果这次我挺不过去,还有你们接手这项任务,我能走得踏实”。

老师话里的任务,解海龙一直想不明白,直到许多年后,他成了摄影行业赫赫有名的纪实摄影师,回想起那句话,他说:

“摄影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是谁呢?是社会。”

#21图文打卡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凤阳   海龙   眼睛   希望工程   块钱   北京   摄影师   中国   课本   贫穷   年前   中国人   相机   老师   孩子   照片   学校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