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2017年的一天,伍继红像往常般早早起床。简单梳洗过后,她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做早饭、打扫卫生、叫丈夫和5个孩子起床、给年幼的女儿喂奶……

突然,一辆银色面包车从远方行驶过来,停在了她家的不远处,车里的人似乎在窃窃私语,不断打量着伍继红,却没有立即下车。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丈夫看到面包车,感到有些不对劲,于是推了推正在忙碌的妻子。伍继红停下来手里的活,看着相隔不过十来米的车子,发现对方一直在盯着自己,她被盯得有些发毛,赶忙移开视线。

没一会,村里的人问询赶来,围着面包车议论纷纷,不停地猜测对方来这里的目的,伍继红也感到有些好奇,想过去一探究竟,可想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又继续自顾自地忙碌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车上的人下来了,是记者。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对方几个人拿着专业的采访道具,走到伍继红面前,迟疑地问道:“您好,请问您是伍继红吗?您以前是不是在人大读书?”

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可伍继红听到这个问题后,内心却宛如响起了惊雷,她紧紧拽着裤腿,沉默不语。

伍继红知道,自己隐瞒了十几年的秘密,藏不住了。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人生是一场蜿蜒曲折的故事,有人先苦后甜,也有人先甜后苦,而伍继红的前半生,像吃了蜜一样甜美。

1974年,江西赣州,一个偏远的村庄里,伍继红出生了。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伍继红不但没有被轻视,反而倍加受到疼爱。家里的经济条件不算好,全靠父母务农维持生活,可一旦有什么好东西,她总是第一个享受。

这一点,让伍继红的哥哥格外羡慕,但毕竟那是自己的亲妹妹,也仅仅是羡慕而已。

伍继红的父母没有上过学,可夫妻俩深知:“想要走出大山,只有读书这一条路”,在儿子学习成绩一般的情况下,两人决定把希望放在女儿身上。

尽管周围的人都纷纷劝说,认为培养女儿不值当,但父母还是咬紧压根,供伍继红上学,他们暗暗发誓,绝对不让女儿重蹈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覆辙。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伍继红有时候身体不好,父亲连饭都来不及吃,急忙出门找医生;遇到要买学习资料,母亲没有半句抱怨,掏出皱成一团的钱,分文不差地递过去;父母舍不得吃肉,把菜盆里那为数不多的几块肉,都夹到了她的碗里。

夫妻俩要求不多,只希望伍继红能好好学习,走出贫穷的农村,就连哥哥也对她给予厚望,不计较得失。

得益于家人的疼爱,伍继红无忧无虑地度过了人生的前十几年,而她也没有辜负父母和哥哥的期待,成绩常年在班里名列前茅。

父亲慈祥地对伍继红说:“你要好好读书,将来出人头地,到大城市发展”,哥哥疼爱地摸着她的头,眼里满是对妹妹的祝愿。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读书,成了伍继红在家唯一的任务。寄托着家人希望的她,比身边任何同龄人都要刻苦,别人在玩耍,她在看书;邻居的孩子在睡觉,她还是在看书。

父母和哥哥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就连最初觉得不值当的村民,也夸张她将来必定有出息。

从小学到高中,伍继红获得的奖状数不胜数,每次她带着“荣誉”回家,父母都会笑得合不拢嘴,随后小心翼翼地把奖状贴在破旧的墙壁上,眼里的欢喜几乎都要溢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伍继红的奖状越来越多,那面小小的土墙,已经无法再承载了,于是父亲专门找了个柜子,把奖状平整地放进去,只有逢年过节,亲情来访的时候,他才舍得拿出来。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灯火微弱的小村庄,读书带来的希望,撑起了整个家庭对未来的美好幻想。

伍继红的前半生,虽然物质条件匮乏,可在精神方面却极为充足。

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艰难而幸福的日子,竟然是自己人生最幸福的阶段。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多年的梦想,一朝化蛹成蝶,飞出大山。

1994年,带着父母和哥哥浓浓的不舍和希望,伍继红来到广东的叔叔家,落户并参加了这一年的高考。

星光不负赶路人,高考放榜那天,伍继红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自己努力了12年的成果,最终,在度秒如年的煎熬中,她看到了自己的成绩:692分。

就这样,伍继红以优异的成绩,被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录取,而她的故事,也成为村里人口口相传的佳话。

前往大学那天,伍继红紧紧握着口袋,里面是她的学费,家里人砸锅卖铁、东拼西凑才勉强凑够数,她发誓,自己一定要在外面混出个样子,不让亲人失望。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大城市的灯红酒绿没能让伍继红停下脚步,大学四年,她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图书馆、教室,她像一块干渴的海绵,努力汲取着一切有关知识的养分,试图把希望一点点扩大。

辛苦的付出没有白白浪费,就算在人才济济的大学里,伍继红的成绩依旧优秀,是同学眼中当之无愧的“学霸”。

彼时,人们似乎已经看到了伍继红前途似锦的未来,就连她本人也认定:“那是我离希望最近的一次。”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命运和伍继红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而这一切,还要从她的大学专业说起。

多年后,当外界再次谈论起伍继红的故事时,总会不可避免地提及她所选的专业,人们始终不明白,如此聪慧的女孩,为何会选择档案管理这么冷门的专业。

事实上,伍继红考上大学的时候,国家还是实行就业分配,专业并没有如今那么重要,单凭人大这张文凭,她就能取得一份不错的工作。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伍继红千算万算,却怎么也没算到时代的脚步不会停留。1966年,“包分配”取消了,她精心的打算,在那一刻成为了空谈。

时代的尘埃落在个人的肩膀上成了巨石,有人抗住压力,创造奇迹;也有人瞬间崩溃,满盘皆输。

而伍继红和大多数人一样,在沉重的压力下苦苦挣扎,寻找出路。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为了找到工作,伍继红开始寻找其他出路,她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考公务员。

“如果能考上公务员,也算不负父母的培养了”,下定决心后,伍继红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备考上,再无其他想法。

“全心全意做一件事”确实不失为好事,不幸的是,伍继红将其当成一场赌博,当同学都留有后路时,她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考公务员上面。

这一次,她失败了。

1998年,从人民大学毕业的伍继红,在北京顺利通过了公务员的笔试环节,走出考场时,她满脸笑容,似乎预见到父亲对此欣慰的笑容。

就在她信心满满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因为不善与别人沟通,面试环节最终没能通过,之后,伍继红又联系到了一份档案馆的工作,可等她兴致冲冲过去时,才发现机会已经被别人抢走了。

偌大的北京,车水马龙,伍继红站在街上望着来来往往的车辆,感到万分迷茫,这个依靠知识走出大山的女孩,此刻却不知道人生的前路在何方。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考试失败,可日子还得继续,伍继红深知无缘“铁饭碗”,于是伤心地回到广州,入职一家教育机构。

月薪3000元、包吃包住、主要做档案管理和信息录入,这样一份工作放在现在也算不错,可伍继红却感到不满足,或许是那个年代“铁饭碗”的思想过于深入人心,她总觉得:“自己一个堂堂人大毕业的高材生,怎么能沦落到私人企业工作?”

人一旦有了其他想法,就会对原有的现状失去耐心。

伍继红越发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的培养,对不起那张充满荣誉的学历,她一方面靠着教育机构维持生活,另一方面又厌恶这份工作。

现实与理想的偏差,将伍继红本就受到挫折的精神世界撕裂成两半,她经常抱头痛大哭,感到痛苦万分。

几经内心的煎熬后,她最终选择辞职。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不管怎么样,我也得回趟老家,给父母一个交代”,伍继红想了很久,决定回家看望父母。

家是避风港,在外界饱受“毒打”的她,希望能借着回家的这趟机会,治愈内心的种种伤痕。

但此时的伍继红并不知道,她寄托着全部希望的家,早已不复从前的模样。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其实,早在伍继红备考公务员的那段时间里,她的父亲就因为多年操劳,不幸患上重病。

老人躺在床上,挂念着远方的女儿,可还是叮嘱其他人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她:“别让娃知道,她还得找工作呢。”

父爱如山,沉默无声。父亲宁愿独自承受思念之苦,也不想打扰到伍继红的前途,奈何造化弄人,原本这场感人的悲剧,在种种的因素下,却成为了压垮伍继红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伍继红从广州回到赣州老家时,迟迟没能看见父亲,她的内心咯噔一声,急忙询问父亲的下落:

“娘,爹去哪了,怎么还没回家?”

“你爹,你爹走了……。”

看着泪流满面的母亲,伍继红整个人瞬间陷入了呆滞,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不可能,不可能,我走的时候爹还好好的。”

现实摆在眼前,一切都太晚了,父亲已经去世,伍继红连老人的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遭遇双重打击的伍继红,从那时候开始就出现了精神恍惚的情况,她失去了昔日的笑容,内心越发封闭,就连母亲的呼唤,有时也无动于衷。

曾经,伍继红坚信自己是个幸运的寒门学子,而如今,在不知不觉中,命运已经将她推到一个绝望的境地。

人生的路有很多条,但伍继红觉得没有一条是自己的归宿,她像停留在世间的尘埃,只能随风飘荡。

“靠母亲养活自己总不是事”,在老家停留一段时间后,伍继红又出来找工作。然而,时代的快节奏超出了她的想象,竞争压力的增大,只能迫使她不断退而求其次。

伍继红找到了一份月薪1000元的工作,在工厂制作新年贺卡和日历的工作,因为沉默寡言,她和同事之间相处得并不愉快,不久后就选择了辞职。

在那之后,她又相继找了好几份工作,服装厂、餐馆服务员……但每一次都做不到几天就草草辞职。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生活的压力、父亲的逝去,加上工作频频失利,伍继红觉得“自己已经走到了悬崖口”,

哀,莫过于心死。或许在就一瞬间,她内心那束微弱的光,彻底熄灭了。

而就在此时,一个熟人的出现,让伍继红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与此同时,她也走进了更加绝望的人生。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2000年的一次求职路上,伍继红遇到了初中同学郭长华,相比于她的学霸经历,郭长华在读完初中后就辍学打工。

人生地不熟的城市里,两个多年不见的老乡相遇,伍继红和郭长华都是感慨万分,询问起对方的情况,事后,两人互相告知了联系方式。

伍继红仰慕郭长华的成熟稳重,而郭长华则敬佩伍继红的才华横溢,两个彼此有好感的人,就这样逐渐诞生了情愫。

尽管两人学历差距很大,可伍继红并不在意,人生的至暗时刻,爱情的光芒足以照亮四方。

几个月后,她跟随郭长华回到老家,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

“或许,就这样过完一生,也是不错的选择”,伍继红在心里偷偷念叨,她的才华傲气在命运的戏弄下,已经被消磨得一干二净。

婚后的伍继红没有工作,在家当家庭主妇、照顾公婆,连女儿出生时都没钱去医院,只能在大姑子的仓库分娩。

但就算生活过得如此贫穷,伍继红依旧没有改变的想法,这样的日子,她一过就是5年。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5年后,伍继红离婚了。

不是她幡然醒悟,而是因为,脾气暴躁、吃着低保过日子的郭长华,出轨了,丈夫把她赶出家门,带走了女儿。

苦心经营了几年的幸福生活自此破灭,伍继红的精神世界再次崩塌,她一无所有,混混僵僵地回到娘家,却发现自己已经怀着身孕。

没有工作傍身,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命运彻底堵死了伍继红前进的道路,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她再也没能挺直腰杆。

就在伍继红自暴自弃,在家“混吃等死”时,又有人找上门,把她介绍给隔壁县的光棍邓高华。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第二任丈夫为人老实,可家里也极为贫穷,往往都是吃完上顿没下顿,而邓高华娶伍继红的目的,就是为了传宗接代。

得益于丈夫的悉心照顾,在生下孩子后,伍继红的身体逐渐康复,此后11年里,她又相继生下了4个儿女。

5个孩子、4个大人,一家九口人全靠邓高华打工和种地为生,如果不是有低保存在,或许家庭早已分崩离析。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2017年,扶贫干部在一次走访中发现了伍继红,在聊天过程中发现她吐露不凡,这才得知隐藏在她背后的故事。

嫁给邓高华后,伍继红就带着6个孩子,封闭在这个小山村里,与世隔绝,就连丈夫和孩子也对她的过去一无所知。

在这里,没有人知道,她曾是人人仰慕的天之娇女、人大学霸;没有人知道,她曾有过农村飞出去,近乎改变命运的往事。

对于过往的种种,伍继红从不提及,她说:“我现在的状况已经如此,再提曾经的高光时刻,也不过是徒增悲伤。”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艰难的生活让伍继红很是疲惫,她的身体越发苍老,精神也越发麻木,不复曾经的意气风发。

伍继红在和扶贫干部交谈的时候说道:“每天,我一睁开眼就是带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觉自己生活在谷底,日子都是灰蒙蒙的。”

话音未落,女儿的哭声响起,她又开始忙碌起来。一旁的工作人员沉默着,不知该如何表达复杂的情绪,更不知要怎样安抚这个被命运戏弄的可怜人。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伍继红的故事最终还是被外界所知晓,记者纷纷上门采访,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让她隐藏了十多年的秘密被彻底曝光。

面对村民异样的眼光,伍继红手足无措,沉默得如同村里断绝生机多年的枯木,只有枯瘦的身躯在默默诉说她曾经的往事;

人们也很难将这个沧桑疲惫的村妇,与当初那个眼里有光的人大高材生联系起来,连她曾经的大学班主任都表示:“这真的难以置信。”

在母校和同学的帮助下,伍继红一家人盖起了新房子,孩子也都相继到学校读书。

如今的她,精神面貌比以前要好上不少,谈吐间偶尔能看到人大学霸的风采。

寒门才女伍继红:从人大学霸到“生育机器”,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伍继红的人生是一场悲剧,好像“套娃”般一环套着一环,总有无限的苦难在等着她,只是如今苦尽甘来,总算落下一个圆满的结局。

有人说,是命运的戏弄,让伍继红从人大学霸沦落为“生育机器”,但其实,命运不止一次向她伸出援手,她有过多次改命的机会。

然而,因为害怕失败,每次她都将机会拒之门外,父母对伍继红寄予的厚望,到头来却变成她人生的枷锁。

伍继红的亲戚曾评价她:“什么都好,就是有些懦弱和忍让。”

其实,人生总有遗憾,不可能什么事都做到称心如意,只要尽力就好,明知道一条路走不通,有时候换另一条路尝试,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过程多么曲折,只要能走到梦想的终点,就不失为一条好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人大   寒门   奖状   才女   村里   公务员   内心   丈夫   父亲   多年   哥哥   父母   命运   女儿   机器   孩子   人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