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却5次股权变更!这家民族企业,为何迟迟未上市?

他们从7个人的小工厂,到后来成为我们著名的企业。可是这个企业的命运非常的坎坷,前前后后总共经历过5次股权的变更。在第5次变更之后,这家企业再一次回归到祖国的怀抱。这个民族企业就是南孚电池,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为什么迟迟没有上市?又为何会经历过5次股权的变更?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好好地了解一下南孚电池的起起伏伏。

中国第一,却5次股权变更!这家民族企业,为何迟迟未上市?

其实南孚电池在最开始的时候也不叫这个名字,他们最开始叫做福州电池厂。最开始他们只不过是一个非常破旧的工厂而已,后来还搬到了闽北这个地方,在山窝窝里面驻扎了下来。1966年,陈来茂毕业之后加入到这个电池厂里面上班,而此时的他并没有想到,你未来会成为这个企业的董事长。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把这个企业不断的做大做强,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就迅速成为了福州电池厂的厂长。而陈厂长的夫人和他是一个学校的,两个人都是师范大学化学系专业毕业的学生。

所以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特长做出更好的产品,因为这个工厂没有任何优势,再加上他们位置又比较偏僻。为了能够更好的打开自己的销路,陈厂长制定了属于他们特有的政策。他们决定用少批量,多品种,低价格的方针来打开属于他们的市场。为了能够更好的打开市场,他们决定先借助其他大型品牌来发展自己的空间。于是他们先后辗转各地,最终和北京、上海等电池厂达成了有效的合作。此时的他们只不过是寄居蟹,一旦失去了这些大厂的扶持,他们将要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中国第一,却5次股权变更!这家民族企业,为何迟迟未上市?

最开始他们向这些企业去推销他们的产品,可是这些企业根本就不会去购买这样一个小企业生产出来的电池。为了解决自己生存的问题,他们决定帮助这些企业去生产他们的品牌,而且质量也比他们更好一些。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他们勉强能够让这个工厂顺利地运营下去。1986年,他们的第1次命运转折点到来。北京和上海两家合作商相继离开他们,失去了左膀右臂之后,他们的生活越发困难。他们连工人的工资都已经开不起,为了能够让整个工厂得以维系,有部分人提议将工厂卖给其他更大的生产车间。而此时整个工厂的资产仅仅只有200万不到,这样的小企业,没有任何一个人会看得上。

而此时陈永兴和陈来茂夫妻两个人特别焦虑,因为他们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这个厂里面,他们希望这个工厂能够越做越好,他也不希望这个工厂在他们的手上倒闭。当时还有不少人提议,让他们继续为其他电池品牌商去做一些贴牌的生意。不过陈永兴夫妇认为这样的选择不是一个长久之计,他们之前已经吃过一次亏,也因为这一次的错误选择,让他们真正的尝到了后果。如果想要让整个企业更好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也就是在同一年,陈来茂有幸获得一次出国考察的机会,他非常珍惜这一次机会,因为这一次的海外考察很有可能会给他打开全新的大门。也就是这一次考察,他们发现美国碱锰电池在市场当中占有量已经达到了70%,而我们中国还是一张空白的白纸。这让陈来茂发现的商机,在经过一番调查之后,他发现国内所销售的碱锰电池全部都是来自于国外。不仅仅价格特别的昂贵,而且性能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优异。他突发奇想,如果自己能够成为国内第1家碱锰电池生产厂家,不仅仅能够大幅度地降低电池的价格,而且他们也能够占据更多的市场。想要让自己的企业能够起死回生,研究碱锰电池就是最好的选择。

中国第一,却5次股权变更!这家民族企业,为何迟迟未上市?

企业的目标已经确定了,接下来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如何去搞到他们能够研发和运营的资金。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市场开始掀起了合资的浪潮,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到合资的状态当中。南孚电池认为这是非常好的选择,既能够帮助整个企业起死回生,又能够给企业注入足够多的资金。就这样,他们通过多方的努力,让福州电池厂成为现在的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有了基地、兴业银行、建阳外贸等多家企业的注入,南孚电池能够购买大量的设备,也能够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属于他们自主研发的lr6碱锰电池。

钱虽然到位了,所有东西也进入到状态,可最为关键的环节出现了。他们必须要从日本引进先进的生产线,可是这一套生产线的价格已经达到了5000多万。在那个年代5000多万可不是小数目。上级领导根本就不敢轻易地拍板,他们很怕这5000多万会打水漂。因为上海已经有企业尝试引进先进的生产线,不过上海的那些高级人才还没有能力去突破这背后的难关,所以那5000多万资金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生产线依然躺在那边。拥有了前车之鉴之后,领导认为南孚电池这个小企业是不可能会完成别人完不成的任务。不过陈来茂没有放弃,他一次又一次去说服领导,希望领导能够给他们尝试的机会。因为这是南孚电池发展的绝佳时机,也是唯一的机会。在陈来茂夫妻两个人共同的努力之下,南孚电池顺利从日本引进了第1条富士Lr6碱性锌锰电池生产线。有了这条生产线之后,他们成为国内唯一一家碱性锌锰电池生产厂家。

中国第一,却5次股权变更!这家民族企业,为何迟迟未上市?

从引进设备到全面投产,他们仅仅只花了9个月的时间。在这之后,他们快速进行弯道超车,整个市场都属于他们的,没有任何企业能够和他们进行正面抗衡。因为此时我们国内在这个领域里面还处在一个空白阶段,他们既是唯一一家,又是最早吃螃蟹的人。后来随着BB机的兴起,市场对于碱性电池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这给到南孚电池发展和壮大的机会。经过数10年的市场培养,南孚电池在1997年成为了同类品牌当中的number one。

其实在这期间还有一段故事,当时国内绝大多数的碱性电池被国外市场所垄断。虽然他们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够自主研发和生产碱性锌锰电池的企业,但他们和国外的竞争还是颇有压力,因为国外的技术比他们先进。为了改变这个现状。陈来茂再一次走在时代的前沿,他们跑到日本去引进了更加先进的碱性锌锰电池生产线。之所以要引进这条生产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BB机需要使用到大量的7号和5号电池。有了这条生产线之后,他们能够生产出绝大多数国内设备所需要的电池。

就这样,他们能够凭借着自己的生产,和其他国家进行正面性的抗衡。他们凭借着两次的技术改革,成为了南平市最伟大的企业,没有之一。在他们最辉煌的时候,仅仅南孚电池一家企业就能够给南平市带来全市20%的税收。一个企业能够给整个市区提供20%的税收收入,这个企业放在任何一个城市,那绝对都能够排在前三名。当时在南平有这么一个现象,所有的人都想尽办法的往南孚电池公司跑。他们认为当公务员还没有在南孚电池里面来的安逸,如果能够在南孚电池里面上班,他们就是人上人的存在。

中国第一,却5次股权变更!这家民族企业,为何迟迟未上市?

当年的南孚电池确实是有那个实力,他能够让每一个在岗员工都享受应有的待遇,能够让他们拥有归属感,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拥有自豪感。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南孚电池在技术上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他们能够自行研发生产一条400吨的lr6电池生产线。经过十几年的时间,他们成为我们国家第一、世界第五大碱性电池生产厂家,年产值在7.6个亿。

而且他们自主研发的生产线在生产效率上能够比国外进口的提高30%,在精密度、自动化程度等多个维度上面能够超过国内所有的生产线。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和他们进行正面的较量,也没有哪一家企业敢拍板说自己的生产线比南孚电池更好。

如果你以为南孚电池接下来的道路会顺风顺水,那你的想法就错了。虽然他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可是他的命运也是坎坎坷坷,前前后后总共经历过5次换主的生活。

聊到这个事情,我们要从1999年开始说起,当年南孚电池为了能够扩大他们的市场空间,让他们能够好好的活下来,于是从国外引进了1,500万美元。在经过三年时间的股权转让和股权稀释之后,南孚电池完全掌握在外资的手上。其实这一次的引资是非常失败的引资,当时南孚电池根本就不差钱。可是当地政府非要南孚电池吸引外资的注入,迫于无奈,南孚电池只能够让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外资进入到他们的队伍当中,他们迅速组建成了中国电池有限公司。虽然我们中方占有51%的股份,但是这51%的股份最终还是让我们失去了原本拥有的控制权。看到这里,我相信大家又会产生一个疑惑,51%的股权应该是拥有绝对控制权的,为什么他们最后会失去控制权的人?

中国第一,却5次股权变更!这家民族企业,为何迟迟未上市?

其实这和摩根士丹利的操作有关系,当时摩根士丹利眼见南孚电池上市无望,为了能够彻底控制南孚电池的控制权,于是摩根士丹利从其他两家股东手上购买了他们的股份,而这两家股东就是我们中资股东。在经过扩股之后,摩根士丹利成为南孚电池的真正主人,他能够决定南孚电池未来的命脉。如果当时南孚电池选择同股不同权,他们绝对不会落下如此的下场。

后来摩根士丹利直接把南孚电池卖给了美国吉列公司,这个公司是什么公司?要知道这个公司之前在我们国内销售和生产他们的金霸王电池,虽然他们也是非常强大的公司,但是在我们国内根本就没有办法和南孚电池正面抗衡。无论他们发动什么样的销售模式,又或者推出什么样的产品,但是他们一直被南孚电池踩在脚下摩擦。他们始终无法撬动我们中国的市场,可是通过这一次的股权变更之后,曾经的小弟摇身一变成为了南孚电池的老大哥,南孚电池还要听他们的意见。从这一刻开始,南孚电池开始正式走向下坡路。竞争对手收购了自己,难道还会让南孚电池继续生产南孚电池吗?显然是不会的,所以吉列公司占用了南孚电池多条生产线,用来生产自己的金霸王电池。在另外一方面,他们还想尽办法的打击南孚电池的市场占有率,那市场根本就买不到属于他们的电池,自从多条渠道开始转为销售金霸王电池之后,市场的消费群体只能够被动的去接受这样的结局。

即便这样,吉列公司的生产和销售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在2003年,吉列公司和南孚电池共同被宝洁公司收购。宝洁公司手上握有两个电池销售品牌,他自然会有偏爱的一方。而吉列公司作为美国本土的企业,作为他们的亲戚,宝洁自然会倾向他们。而此时的南孚电池就相当于领养的儿子一样,是极其不受待见的。为了能够更好的打压南孚电池,于是宝洁集团开始一系列的骚操作。因为南孚电池在美国拥有着数百个专利,如果南孚电池进入到美国的市场发展,那势必会给金霸王带来重大的打击。所以宝洁公司凭借着自己的方式,限制了他的进步,无奈之下的南孚电池只能够退回到中国市场。

可你以为回到中国市场之后他们就能够顺风顺水吗?那只能说你太年轻太简单。为了彻底的消灭南孚电池这个品牌,他们通过雪藏、错位、透支等多种手段,将南孚电池这个品牌消灭于无形。在这一段时间里面,市场当中几乎找不到销售南孚电池的厂家。

中国第一,却5次股权变更!这家民族企业,为何迟迟未上市?

2014年,是南孚电池重要的人生转折点,这一年,宝洁的战略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他们计划将南孚电池甩卖可以其他企业,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中国鼎晖资本认为这是绝佳的出手机会,于是他们快速的投入5.8亿美元,以极高的价格收购了南孚电池78.77%的股权。从这一刻开始,南孚电池重新回到我们国人的手上。民族品牌经过5次易主之后,终于回归到我们国家的手上。你以为回归之后的南孚电池能够继续风光下去,能够重新回到他的霸主地位?其实并没有,因为此时的电池行业已经是夕阳行业了。而且巨头企业已经成形,他们不仅仅要面对着强大的宁德时代,同时还要面对着非常优秀的比亚迪。这两家公司就已经占据了新能源电池领域当中的半壁江山,而作为后起之秀的南孚电池,想要在这个领域当中重新回归,已经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了。至于南孚电池在未来能不能够继续弯道超车,就要看他们有没有优秀的领导者能够带领他们走出不一样的路线。不过就现如今的情况来看,至少当下还没有哪个人能够引领南孚电池再创辉煌。

南孚电池为什么会经历如此大的悲剧?很多人认为和当时的政府有关系,如果当时政府没有强硬要求南孚电池进行资产重组,让他们成为一个合资企业,至少他们也不会失去他们的控制权。换成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当时他们能够听进蒙牛集团董事长的建议,让自己的控制权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上,那么他们完全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发展下去。

中国第一,却5次股权变更!这家民族企业,为何迟迟未上市?

其实政府之所以会这么做,无非就是为了能够做一些面子工程而已。在南平这个地区,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小型企业,好不容易冒出南孚电池这样的巨头企业,他们特别希望南孚电池能够加快脚步。能够快速成为世界500强的企业,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引进外资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他们稳扎稳打地慢慢发展,也许现在他们就已经是世界500强的企业了。

不过非常遗憾,目光短浅最终害了南孚企业。对于南孚电池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要表达的?可以说一说你的看法,我们下期再见。#南孚电池##电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吉列   股权   企业   控制权   碱性   中国   生产线   手上   电池   工厂   国外   民族   时间   品牌   国内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