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夜》影视改编取得的成功,打疼了谁的脸?

《将夜》影视改编取得的成功,打疼了谁的脸?

自渭城来的宁缺和桑桑

改编自猫腻同名小说的电视剧《将夜》,被誉为“有史以来第一部真正的玄幻剧”。

此前,玄幻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也有不少,但没有一个谈得上改编成功的,大多成了陪衬《将夜》的反面教材,还被骂得很惨。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斗气化马”,就是改编失败的典型。

为什么《将夜》可以成功?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思考,那些失败的玄幻剧为什么失败?

导演不够优秀?

流量明星演技太差?

还是后期特效太五毛?

《将夜》影视改编取得的成功,打疼了谁的脸?

人道至尊-夫子

客观来讲,上述问题全都存在。但从更务实的角度看,绝大多数玄幻剧之所以会失败,三流导演、尬演的流量明星、廉价的特效,统统只是次要原因。

直接原因是什么?

粗制滥造的剧本

问题就在这里——剧本依赖于原著改编,而很多原著本身就是滥竽充数的水货。

如果原著都不行,那影视改编而来的剧本,自然就更不行了。

《将夜》影视改编取得的成功,打疼了谁的脸?

知命以下无敌王景略

高度套路化、细节无比粗糙、水分极重的无脑爽文于玄幻小说界大行其道的今天。

《将夜》这种立意创新、文风细腻的作品,堪称“清流”。

在小说连载期间,前者的经济产出效率,远远高过后者。

可若要进行影视改编?

那爽文作者就只能跟买了影视改编版权的投资者说句“I'm sorry”了。

《将夜》影视改编取得的成功,打疼了谁的脸?

世间最快李慢慢

要让编剧把一部粗制滥造的玄幻文,改编成精致的剧本,那简直比登天还难,与其改编,还不如重写!

但如果原著本身就是块“璞玉”,稍加打磨就能成器……

这种编剧就很喜欢。

如果剧本烂,就别指望好导演看得上,就算人家看得上,剧组也十有八九请不起,退一万步来讲,就算人家大导演免费给你拍,后期特效怎么办?

玄幻剧没有特效镜头,可以吗?

那当然是极不可以的。

《将夜》影视改编取得的成功,打疼了谁的脸?

道痴叶红鱼

站在编剧的角度,一部玄幻小说适不适合进行影视改编,并不取决于书中的人物是否鲜明、情节是否够劲儿——毕竟一部小说要想受欢迎,人物和情节是基本功。

编剧更看重书中的世界观设定

世界观的组成包括什么?

包括科技、经济、军事、政治、地理、人文、生产方式等等。

一部细节刻画到位、行文游刃有余的书,世界观设定往往是相对完善而成熟的。

但那些从早水到晚的爽文就不同了。

由于作者的不走心,大多数套路文的世界观清一色都是崩坏的,前期还看不大出来,到了中后期,就可以明显感觉到,很多地方就连作者自己都没法儿自圆其说。

《将夜》影视改编取得的成功,打疼了谁的脸?

宁家有女名桑桑

此外,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有些作者明明连最基础的设定都驾驭不住,却仍然坚持不懈地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创新”,大胆地进行一些令人尴读的骚操作。

比如让主角猝不及防地作一首不求鸣意、但求押韵的打油诗。

又比如在剧情中不合时宜地穿插一个牛头不对马嘴的冷笑话。

举个简单的例子。

……

半夜,小明的女朋友小红,突然浑身是血地回到家,痛苦地对小明说:“小明,我被车撞了,帮我叫救护车。”

小明看了一眼手表,突然诗兴大发:“一点寒光万丈芒,屠尽天下又何妨?我会告诉医生,小红卒于北京时间22点30分。”

……

《将夜》影视改编取得的成功,打疼了谁的脸?

大家都叫我春风亭老朝

读书和看电视,是两码事。

读者若是“尬读”,好歹还只是文字呈现,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可以自行脑补修正。

可当这种“尬读”的桥段被拍成电影电视剧,视觉呈现会促使这种尴尬在观众的感官中被成倍放大。

然后观众就会觉得这部剧,既劣质畸形

《将夜》影视改编取得的成功,打疼了谁的脸?

傲娇一下

上述雷点,《将夜》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效规避了的。

猫腻大神的文笔自是不必多说,称之为一流并不为过,其对整体剧情结构的驾驭能力,非常强。

而世界观的框架,则是基于半架空的盛唐背景来进行设定,剧中唐国与西陵的冲突,更俨然是在隐喻我国与西方的矛盾。这种有迹可循的世界观,想崩坏都难,同时观众也更容易接受。

至于《将夜》中创新的那部分,就比较见仁见智了。

书中用道家思想来阐释修行境界,倒是没什么好挑剔的,但用“气海雪山”来取缔“丹田”的做法,就有些别扭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将夜》这部剧,即便确有不足,但总体上绝对是瑕不掩瑜。

这部剧最惊艳我的,是视觉特效。

第一季的打光运镜,在国产剧中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甚至我事先都不敢相信,这种美感竟然是由一部国产剧营造出来的。

《将夜》影视改编取得的成功,打疼了谁的脸?

臣弟告退……

继《择天记》、《斗破》口碑扑街之后,影娱圈那些阔绰的金主们,对于投资玄幻IP的热情在快速消退。

“都赚不到钱,我还给你投资做什么呢?”

而《将夜》与《庆余年》的备受热捧,虽为玄幻改编剧正了名,却与此同时,小说平台也再次深刻地认识到了残酷的事实。

“那些靠海量装逼打脸情节堆砌出来的高人气快餐文学,确实不适合进行影视改编。”

读者们也很生气:“这影视改编得也太烂了!”

面对读者们的声讨,作者们也诉苦:“不是我喜欢写套路爽文,而是大家用钱包鼓励我这样写啊。”

所以说,投资人、平台、作者、读者——

大家觉得《将夜》影视改编的成功,究竟是打疼了谁的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璞玉   影视   粗制滥造   猫腻   套路   世界观   原著   编剧   剧本   后期   特效   情节   导演   读者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