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我饮酒醉:从刘伶到李白,中国酒文化中的“错觉”

众所周知,在中国,酒已经不单单是酒了,酒还是文化,是礼仪,是历史,是风俗,最后酒酒归一,酒酒那个艳阳天,酒桌即中国,总之一句话:酒精不燃烧,不算搞社交。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三杯两盏淡淡酒,朋友一生一起走;万水千山总是情,只喝一杯可不行……所以,“酒桌文化”是研究当代社会关系的一种重要文化。

一人我饮酒醉:从刘伶到李白,中国酒文化中的“错觉”

人们还常说,酒品如人品,在酒桌上看一个人喝酒的样子,大致就能推断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其实要我说,真要看一个人,不应看他喝酒时的表现,而应该看他喝完酒之后的样子。

一个人在酒桌上,礼仪、关系、目的等等分繁杂绕,不爱喝的可能要必须喝,不能喝的可能要使劲喝,爱喝的可能要端着架子不喝,能喝的可能耍心思少喝。而等到杯盘狼藉、各自散去,月光照在身上、酒劲涌上心头,将醉未醉之际,这时候才是最看“人品”的时候。老师说的仁义礼信,课本上的德智体美劳,公司里的三小宗旨、五不为,这时候就看你能不能守得住了,君子慎独说得也是这个理。

一人我饮酒醉:从刘伶到李白,中国酒文化中的“错觉”

因为我们自古至今酒文化的盛行,因为与酒相关的诗词歌赋的璀璨,因为文人骚客与美酒之间的佳话,让许多人呀,都会有种错觉。要么觉得自己喝完酒之后,会像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一样,来个斗酒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要么觉得自己会像佯狂肆意的“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要么觉得自己是武侠小说中高来高去的侠客,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一人我饮酒醉:从刘伶到李白,中国酒文化中的“错觉”

一人我饮酒醉:从刘伶到李白,中国酒文化中的“错觉”

一人我饮酒醉:从刘伶到李白,中国酒文化中的“错觉”

错觉,都是错觉。

因为你在喝完大酒之后,会的只有一件事:吹牛。

——四条眉毛船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错觉   中国   盛唐   竹林   要端   杯盘狼藉   慎独   目的   都会   李白   人品   礼仪   这时候   样子   酒桌上   酒文化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