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雕像的作者是谁

我选择了1925年时期的青年毛泽东,当时没有一兵一卒的时候,他思考中国命运时的形象。


《青年毛泽东》雕像的作者是谁


1925年,32岁的毛泽东写了《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长沙》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名橘子洲头,所以要做橘子洲的毛泽东雕像,这是最有由头的。那时的青年毛泽东不为人知,没有一兵一卒,就可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那种胸怀,正是我想要表现的他的形象。


毛泽东一生中最有名的两首《沁园春》:《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到了《沁园春·雪》的时候,他就开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了,那时的他已经闻名天下。


1925年的那首《沁园春·长沙》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注脚,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一个历史过程,我要塑造的就是1925年那个注脚。


1925年的青年毛泽东正是风华正茂时,虽然忧国忧民,但他对中国的前途还是蛮有信心的,所以他的脸部表情应该是非常复杂的。

我生在湖南,长在湖南,对湖南是有一种情结的,我也曾与毛泽东青年时一样在湘江水里游泳。所以,也有了塑造毛泽东形象的感觉,也让我对毛泽东、对橘子洲有最原始的感情。


就有人说,只取上半身等于是把毛主席淹在湘江里了,但我想,毛泽东一旦回到水里,他就活了,他是最喜欢水的。湖南的父老乡亲都知道,毛泽东后来回到湖南已经很老了,但一旦回到湘江里,他就高兴得不得了。所以,我仍然坚持只选取了上半身像来塑造。


又有人说,那还是犯了一个禁忌,因为领袖人物绝对是高瞻远瞩,站在最高点的!可我要表现的是一个还没成为领袖的青年毛泽东,所以需要回到他当时的恶劣环境来塑造他的形象:眉头微微皱着,尽管胸有成竹,但不知道还有多少困难,所以我塑造了一个这样的形象。


在塑造毛泽东形象时,我一直在想1925年时的毛泽东究竟有什么抱负?我翻看大量书籍,寻找当时的照片,再从后人的评论里找那种感觉。湖南有个电视片里说,毛泽东是诗人中的政治家,是政治家中的诗人,以诗发表政治见解,把政治见解融入诗里。

一定要创作出对时代负责的艺术形象,橘子洲上的这个雕塑是留给时代、留给后人的。下一代的下一代,都将从这里知道毛主席以前是这样一个青年,要学习他,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个励志的青年形象。


正好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次去美国参加一个活动,我就申请去看总统山,考察了现场的尺寸,了解了他们的做法、工序和材料,心里就更有了底气。“山体”这一点,可谓不谋而合。我当时就想美国人能把美国4个总统放在山体上“塑造美国精神”,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山体上做一个巨大的头像来塑造毛泽东精神呢,他们是依山作势,在石头山上雕琢,我们就先雕琢好再拼。

《青年毛泽东》雕像的作者是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湘江   青年   注脚   山体   长沙   湖南   年时   美国   苍茫   雕像   今朝   橘子   中国   后人   形象   政治   作者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