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家长做到这些,初中的成绩不会差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的每一步都是关键的一步,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家长更是每一个教育节点都不敢忽视。

小学是学生打好学习基础的时期,初中就是学生迅速提升的时期,由于小学时期的课业压力比较小,在减负的大背景下,小学的课本内容变得趣味性十足,比起应试教育的模板化现在教育孩子更具备思维灵活性和变通性。

小升初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家长做到这些,初中的成绩不会差

很多学生在小学时期的成绩还是很出色,一升入初中,成绩就开始“一落千丈”,家长面对这样的局面总是找不到原因,又不敢过多地指责,只能给孩子报补习班,效果也不见得理想。

小升初其实是孩子发展最不可忽视的阶段,正值孩子的青春发育期,尤其是大名鼎鼎的“初二现象”更是令许多家长头疼不已。

我国一直实行的是9年义务制教育,禁止中学以任何笔试、面试、竞技、比赛,证书等形式进行学苗筛选,提倡免试入学,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小升初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家长做到这些,初中的成绩不会差

家长在孩子小升初阶段应该做到哪些准备,要做好后备力量的支持

1. 家长做好心理准备,接受学生从儿童到青少年的身份转换

孩子的年龄比较小,认知世界和看待世界的眼光还比较单纯,但学生一旦步入初中,虽然还是学生,但已经完成了身份转换。

学生从儿童变为青少年的过程应该被家长所重视,很多家长觉得学生上了初中开始变得叛逆了。

小升初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家长做到这些,初中的成绩不会差

当学生还是儿童的时候,由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尊师重道和尊老敬长,学生对于老师和家长几乎处于一个盲目听从的状态。

儿童时期的盲从其实不是坏事,但步入青少年时期,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看待事情的态度,不再是单一的听从与效仿。

学生的适应能力往往比家长想的要好,很多时候是父母没有完成心理转换,通俗地来讲,就是要家长做好孩子已经长大了的准备。

小升初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家长做到这些,初中的成绩不会差

2. 青春期是成长的关键期,家长的情绪管理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现在的初中压力不比高中小,这跟学科难度没有关系,因为学生的年纪比较小,高中拓展的是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初中就是考验学生知识的扎实度和适应度。

初一时期还好,教育部和学校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过渡,在初一的时候往往不会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同学间的成绩差距也不会太大。

小升初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家长做到这些,初中的成绩不会差

初二时期就是成长的关键期了,“初二现象”会在每个孩子的身上体现,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发育。

家长的情绪管理很重要,经常会有网友吐槽,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很多孩子不懂不完成作业所带来的后果,家长的看管看起来像逼迫。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作业是他自己的事情,并不是父母和子女共同的任务,孩子写作业可以适当监管,但绝不要严看死守,磨灭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家长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做情绪的奴隶,要做情绪的主人。

小升初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家长做到这些,初中的成绩不会差

了解小学和初中的差异,家长是“灯塔作用”而不是“拐棍作用”

初中和小学的区别有很多,不仅体现在学科方面还体现在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上。

初中各个学科的难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加深,甚至还有物理和化学这两大学科的加入,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做好预习和复习,知识的反复记忆与揣摩有利于基础知识的牢固。

小升初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家长做到这些,初中的成绩不会差

初中时期,亲子关系也会发生转变,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会降低,诉求也会发生转变,家长要理解学生,进行理智有效的沟通。

师生关系也会发生转变,初中老师不会像小学老师那样任何事情都面面俱到,很大程度会依赖于班级的领导班子,一些同学会当班干部来为老师分忧,师生关系不见得有小学时那么亲密。

小升初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家长做到这些,初中的成绩不会差

学好初中是为了迎战高中做准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一直致力于把传统的应试教育改为素质教育,不要过于分数论。

初中的整体排名没有单科成绩来得重要,家长一定要分清主次,不要让孩子的偏科现象太严重。

初中的课本内容还不是特别难,偏科的情况下学生也可能靠的擅长科目拿到好的名次,但一旦升入高中,偏科问题就成了致命问题。

小升初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家长做到这些,初中的成绩不会差

学生一定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生活上的自理能力,行为上的自控能力,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能保持原有的学习状态。

谈论了这么多,您觉得怎样才能让孩子顺利的适应初中生活?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讨论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时期   家长   初中   成绩   偏科   关键期   学生   作业   学科   情绪   能力   老师   儿童   孩子   小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