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NO1,破3亿,看电影自带纸巾,这部主旋律“炸”了

有一种电影,哪怕知道结局,也不惜掏腰包去看。

有一种电影,明明知道不一定带来开心,还会蜂拥而至!


那就是爱国题材的主旋律电影。


原因无它,在建党百年的特殊时间段,我们需要凭借电影,来表达、发泄内心的爱国之情。虽然,我们无缘得见那段峥嵘岁月,但影像、电影中的人物,却能够寄托我们的满满情怀。


今天,竹心要说的这部主旋律,便是目前大热的《1921》。

排行NO1,破3亿,看电影自带纸巾,这部主旋律“炸”了


很显然,从片名我们便可知,《1921》讲的是,百年前那个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那么,13位党代员,众多革命者,纷乱复杂的国内外历史环境,如何才能架构和梳理出那么庞杂的历史脉络,是对导演的一大考验。


令人欣喜的是,电影没有让人失望,全片立意高屋建瓴,站在一个国际视野,多线叙事,通过主线加多条支线的演绎,将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革命青年,汇聚到了一起。


乍一看,似乎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实际上这十分的冒险,因为人物众多,有的人物注定惊鸿一瞥留不下什么深刻印象。有的人物则无法完全展开演绎,会让人感觉很不尽兴。


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群爱国青年,在国破家亡之际,他们的热血、他们的斗争、他们的迷茫,还有面对国外国内的各种势力,他们要做出的选择和牺牲,难道这还不够吗?!


那些个闪闪发光的情节,至今还历历在目。


“偌大中国,没有自己的火种”

影片中,中国“一大”功臣李达,在影片中对妻子王会悟说:


“那个时候我组织救国团抵制日货,把日本制造的东西成堆地烧掉,我冲在第一个。但是在我划着火柴的时候,我突然发现火柴也是日本制造的。”


看到此,我开始血往上涌。


“偌大一个中国,竟然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


当他这句话说出的时候,我已经悲愤到了极点。

排行NO1,破3亿,看电影自带纸巾,这部主旋律“炸”了

“火种”,一语双关! 中国没有自己的火种,没有自己的创造,任人欺凌,在他国眼中,我们就是可随意欺辱的东亚病夫。


李达眼中的悲愤,那激越的情绪,整个将我攫住。


他们夫妻,为了“一大”的顺利召开,在军阀与外国势力严密控制下,在如此危机四伏、凶险万分的情境下,依然将全国各地的共产党人召集到了上海!


如果不看电影,怎会了解李达王会悟,竟然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会议付出这么多,这也难怪,电影将最大篇幅的笔墨都给了他们二人。


黄轩饰演的李达,他的眼中有光,心中有火,他疲惫的身体,他为了革命工作损伤的身心,在观影的同时竟然能够与之感同身受。


排行NO1,破3亿,看电影自带纸巾,这部主旋律“炸”了


前路迷茫、各执己见、终汇一心

看《1921》,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真实地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纷乱和迷茫。


人最大的痛苦,并非来自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迷茫。


在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这些热血青年,空有一腔救国大志,却不知道如何施展,他们困顿、迷茫。通过苏联的共产主义,看到了一线曙光,但接受国际援助,又会失去主导,有受其制约的威胁。


排行NO1,破3亿,看电影自带纸巾,这部主旋律“炸”了

此情此景下,他们所面临的考验是空前的。他们要与各方力量去周旋,时时处于危险之中,这种氛围,在观看影片之时,你会强烈地感受到。


甚至于,他们会互相指责,相互提醒,还有人因为拉肚子临时退会,未参加红船上的会议。


国际共产主义的马林将一包钱递到他们手里时,在革命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他们还是没有去拿这笔钱,让我看到他们的定力、智慧,还有坚持走自己共产主义的决心。内心油然生出敬佩之情。


没有慷慨激昂,只有这些细节上的真实,让我们真真实实地感受到这群青年们的内心世界。


《1921》宏大叙事,微观展现,做到了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完美结合。


排行NO1,破3亿,看电影自带纸巾,这部主旋律“炸”了



何叔衡讲 “屈辱”故事

一大代表中,45岁的何书衡是年纪最大的一个。


在上海,代表们聚在一起,年轻人一个个群情昂扬、活泼好动,唯有何书衡一直在一旁沉默不语。


这时,不知道谁问何书衡,你为什么加入共产党,他抬起头来,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1902年,何叔衡考中了秀才,他的同学考中了进士,获得了殿试资格,这让他羡慕不已。


最后的殿试,考生们在皇宫里整整跪了一整天,他们终于有幸面见了慈禧太后。何书衡问,那你看到太后长什么样儿?同学说,没有看见,因为不准说话不准抬头。


讲到这里,何叔衡哭了,他说:“我参加革命,就是希望有一天,能挺直腰杆子,自由地看看我想看的世界。”


排行NO1,破3亿,看电影自带纸巾,这部主旋律“炸”了

一个故事,揭开了封建社会的底裤。也让何叔衡立志要找回读书人的尊严。


张颂文饰演的何书衡,让人几乎认不出,“戏魔”“戏痴”的他,已经将自己和饰演的人物合二为一,我只感受到了何书衡内心的痛苦和抗争。这才是一位好演员的修为。


一大代表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但不同的故事里,却有着相同的屈辱、相同的心声。


毛泽东焰火下的奔跑

最最触动我的一个场景,来自法国国庆日,法租界欢庆时,毛泽东焰火下的奔跑。


“法国国庆日”恰好就在党的“一大”召开期间,法租界一片歌舞升平。


一群欢天喜地的法国人,高唱“马赛曲”,他们旁若无人地游行,他们兴高采烈地集会。


到处都欢声笑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可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却不能进入,被“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牌子拒之门外。

身在其中的毛泽东,他满眼怒火。他在盛大的烟花下,开始大步奔跑了起来。

排行NO1,破3亿,看电影自带纸巾,这部主旋律“炸”了

伴随着极具感染力的音乐,毛泽东从公园出发,经南京路,一直跑向黄浦江大桥。


他大踏步地奔跑着,满脸洋溢着希望的暖意、矫健有力,意气风发。

行进的过程中,闪回着他被父亲追赶,他与杨开慧的告别等场景。


这个奔跑的画面极具感染力与内涵,是与旧思想旧观念的彻底决裂,是奔向新生活,以青春的姿态,唤醒民众,奔向新的世界。


排行NO1,破3亿,看电影自带纸巾,这部主旋律“炸”了


这些极具感染力的细节太多太多,汇聚成了一种让人刻骨铭心的氛围,化作了内心里的笃定力量!


一百年,正青春。


百年征程,我们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又战胜了无数个艰难险阻。


而且,这无数个动人情节,仍在“续写”。


我们是新时代的接力者,我们的任务便是拨开眼前的迷雾,像先辈们那样有智有谋,有识有勇地,目标坚定地奔跑下去!


喜欢竹心的原创文,欢迎关注、点赞、转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中国共产党   殿试   爱国   火种   感染力   共产主义   主旋律   纸巾   中国   看电影   迷茫   内心   真实   青年   人物   故事   历史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