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歌而赞:首播,就给我看这个?

《为歌而赞》第一期首播,除了张信哲和唐汉霄让我喜出望外,其余四位都让我安安静静,没有什么感觉。

就像看部六十分的电影,也能看得下去,就是看的过程不能触动你身体的血液细胞,不能让神经紧张起来,不能让人失控的或喜或悲,这样的作品,只是娱乐而已。

那我们就来一一评述:

张韶涵:《心恋》

张韶涵的《心恋》的改编,用一句话形容,就是趣味十足,情感欠缺。

我认为,改编一首歌曲,首先要抓住原歌的主旨,才会产生突破性的结果。

原歌表达的,是一个女生心恋一位男生、又不敢表达的心情,这种心绪是隐微的、局促的、忐忑的,怀着揣着一个兔子,想表白又怕被取笑,窃喜又不安。

这样一首歌,如果想改编得风格有变却主旨不变,绝非易事。

再来听改编后的《心恋》,加入了卓别林的喜剧元素,俏皮、可爱,轻松自在,听来也很欢乐,所以很多点赞团会忍不住地跳起舞。

可是,由于曲调上的平均化,情感上没有平抑的变化,少女的娇羞、心恋的纠结全部消失掉了,变得不再那么动人了。

如果我是百赞团成员,我会觉得,这首《心恋》没有产生更多元的表达,反而失去了原曲的浪漫。

董宝石《最浪漫的事》

老舅董宝石的《最浪漫的事》,将歌曲完全地情景化、故事化,非常有画面感。

可以说,他的这首歌,几乎占满了热歌所涉及的所有元素。比如场景化,趣味性,抒情性,RAP,故事,朗朗上口,轻松欢快等。

只不过,就像一位百赞团成员说的,这首歌过于的解构,致使让人失去了创作的空间,只能按歌词内容配画面。

如果所有人的创作,都是一样的画面,还有什么可看性呢?

比起张信哲的在天上飞,董宝石则是贴在地面跑。没有一点抽象概念,就意味着失去了一些共性共鸣,和他们所衍生出的不同的感知力和理解内容,把情景锁死,卡在了一个通道上。

听众真是一群很不好伺候的群体。你一直在天上飘,它说你不接地气,你掉下来在地上跑,又觉得你过于庸俗。所谓的雅俗共赏,的确是很难把控驾驭的一个“度”!

马思唯的《豆瓣酱》

在我的认知里,RAP的词是比较重要的,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段时间这样火爆的马思唯,会用什么样的词,来震撼一下我的小神经。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首《豆瓣酱》的词“大而空”,因此没给我留下太多印象。

最终,他用他的技术征服了我,语速快,变化多,难度高。整个“炫技”过程我是非常佩服的。听完不由一声惊呼:这个人太厉害了。

单从技术层面讲,完全没问题,可是要从百赞团选择好作品再创作的角度,的确是差了火候。

马思唯还是“实在”了些,他以为是和RAPPER一起比赛谁的技术好吗?这是一个选歌舞台,比的是谁的歌更有记忆点,更能产生创作冲动。

另外,马思唯作为RAPPER,应该有些特立独行,有自我态度的一个人,但听完对他的采访,瞬间让我对他失去了兴趣。

一个跟随潮流的人,不会掀起大的风浪。

THE9《爱的恰恰》

这首歌本来应该是比较燃的一首歌,没想到九位美丽的女孩子,并没有点燃全场。

这里,演唱水平参差不齐是一方面,没有编排舞蹈也是重要的一方面,“爱的恰恰”怎么能不跳恰恰呢,她们的负责人不知道是怎样的考虑。

从词曲上来说,董宝石的作品没有什么可指摘。但从表现来说,实在差强人意。女生们看来还是需要多加磨练,同时更需要多些自己的坚持和想法。

这里有个小插曲,她们唱完,竟然有人说要夸奖一下她们今天全开麦了。

天啦,什么时候全开麦真唱还要被夸奖了,难道集体假唱才是正常,真唱倒成了高标吗?难怪这些偶像团体经常被微词,看来一点不冤!

为歌而赞:首播,就给我看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卓别林   抒情性   歌本   老舅   豆瓣酱   全开   主旨   情景   元素   画面   神经   成员   过程   作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