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虫子长大的乡村少年,几十年后竟被母亲这样说

在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玩具的日子里,农村70后们以自己的方式,度过了精彩程度不亚于00后的童年、少年时光。那时候在滇西大理的一个小旮旯里,本少年天生自带忧郁属性,除了偶尔跟小伙伴们玩玩泥巴、踢踢瓦片,最热衷于和各种昆虫、小动物打交道。以至于现在每次回家,母亲都要拿那些“虫事”打趣我。

我妈说,现在院子里那些整天乱叫瞎聒噪的蛐蛐儿,就是你小时候带进来的嘞。我说妈这都几十年了,蛐蛐能有这么长寿?我妈立马接口说:那是它的孙子重孙!一句话把大家给逗乐了。母亲其实说的没错,那时本少年对蛐蛐十分着迷,不管在哪逮到这小玩意儿,都要想办法带回家里,然后喂草喂水,尽心饲养;一般是养两只,目的是看它们互动,碰碰嘴儿或相爱相杀,都能激起我莫大的兴趣。然后养着养着蛐蛐就跑了,入夜后叫声嘹亮,可翻遍所有屋子就是找不到它们躲藏在哪儿,干着急。“这个小挨刀的,尽干些好事!”爸妈边找边嘟囔着。

同样着迷的还有牛屎公公(音),也就是屎壳郎。荒地上,一坨陈旧的牛屎静静地躺着,几米之外,本少年就能判断出这坨牛屎“有料”与否。跑过去,如果看见牛屎中翻起一堆新土、露出一个洞眼,便毫不犹豫地将一泡冒着热气的童子尿准确无误注入洞中。不一会,一只牛屎公公狼狈地从洞底爬上来,在洞口犹犹豫豫、探头探脑察看情况。眼疾手快的本少年哪容它再退回去,迅速抓住它的两只角,将它强行揪了出来……牛屎公公一般也是捉一对,因为要看它们挑架,看它们赛跑。如果只有一只,乐趣将会减半,玩玩就索然无味将它放了。

玩虫子长大的乡村少年,几十年后竟被母亲这样说

蚂蚁也是常常被本少年逮来玩的。但在记忆里,蚂蚁跟蛐蛐、牛屎公公有所不同,它并不是单纯的“玩物”。这种神奇的小动物,有一天在本少年的眼里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启蒙者。看着它们小小的身子搬运硕大的食物,看着它们排成长长的队伍接力筑巢,本少年似有所悟,可以趴在山坡上呆看一整个下午、一整个傍晚。

那些山里的小鸟,那些树上的松鼠,那些水塘里的青蛙,那些不知名的小虫子,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少年和你们的故事。但那个已经从少年变成中年的大叔,显然记得你们,而且一直恋恋不忘。山道上,听那轻轻的脚步声,看那越来越近的人,他抬着手机拍你们来了!他是你们爷爷、或是爷爷的爷爷的儿时伙伴。请你们不要跑开,给他一个机会,一个回忆人生最美时光的机会。(禾川)

玩虫子长大的乡村少年,几十年后竟被母亲这样说

玩虫子长大的乡村少年,几十年后竟被母亲这样说

玩虫子长大的乡村少年,几十年后竟被母亲这样说

玩虫子长大的乡村少年,几十年后竟被母亲这样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蛐蛐儿   重孙   大理   屎壳郎   母亲   少年   长寿   孙子   眼疾手快   蛐蛐   公公   虫子   蚂蚁   乡村   爷爷   年后   时光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