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茜也带不动的《兔子暴力》,究竟是怎么了?

本文作者:金烁

万茜也带不动的《兔子暴力》,究竟是怎么了?

截止目前根据灯塔数据,《兔子暴力》上映18天,票房2645万。映前媒体预测的4000万-6000万的成绩来说,是很难达到了。当然,也未必是媒体乐观,也是一定的宣传需要。不过就这2600万,相信很大一部分也是由万茜这两年营业综艺带来的人气。

万茜也带不动的《兔子暴力》,究竟是怎么了?

《兔子暴力》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万茜的票房号召力不一定灵,还有一部分难题在于,有人说它“歌颂”罪犯母女情,美化罪犯,政治不正确。这就很吓人了。理智上罪犯也应该有母女情,但母亲联合女儿犯罪这样的事情确实很难洗。

可母女情或者说母女关系又是整个故事的内核,绕不开的地方。出走多年的母亲与渴望母爱的孩子重逢后如何将事情走向闹的不可收拾,是电影花了大力气刻画的部分,也是最细腻的部分。简单地把犯罪分子脸谱化,把犯罪合谋刻画的真实与具体,让观众大声批判,是简单又省力的。而《兔子暴力》把视角放低,镜头贴着女孩子眼睛看过去,一切似乎变了样子。

万茜也带不动的《兔子暴力》,究竟是怎么了?

认知决定行为,理论上我们默认所有的人明白犯罪不对,绑架别人是坏事,这是社会共识。但是当一个心智不成熟的孩子看到了身边朋友自导自演过假绑架,并且没有受到惩罚。此时个体经验就代替了社会共识,在水青的心里的道德与法律底线就没有了。这也是所谓的“榜样的力量”。

万茜演的妈妈象征性地苍白无力地阻止了一下,显而易见,那个时的她更像孩子,无力阻止。面对不成熟的妈妈,水青是异常早熟的。没有了道德困境,她决定全力以赴做好“绑架搞钱”这件事。调动了所有能调动的资源,翻找家里的房产证,为了缓和与金熙关系忍辱负重写小作文,当金熙出现变数立即好友2号顶上,这一切也是在告诉观众,在长期的伪家庭生活中,水青已经具备了独立做事的能力,无论好事与坏事,现在她选择了做坏事。

万茜也带不动的《兔子暴力》,究竟是怎么了?

不用说,第三幕实施绑架部分拉胯了。采用倒叙方式也不能掩盖导演对这部分内容的无力。与把控犯罪部分的无力相对的就是导演对氛围感把握非常好。近年来利用阴郁的南方氛围刻画电影的迷离气质已经很成熟了。从《白日焰火》、《烈日灼心》到《南方车站的聚会》大批作者电影借用这样的气氛刻画底层人物没有出口的困境。

《兔子暴力》里最明显的有氛围感的场景就是老隧道部分。万茜与女孩子们一起来到隧道,与非门的《乐园》响起,车灯打亮,前方是未知,好奇引领着她们向前,欢笑与快乐。这是女孩子的乐园,也是悲剧降临之前最后的欢歌。

万茜也带不动的《兔子暴力》,究竟是怎么了?

剧中的女子们,有很多可探讨的地方,没有把人物简单脸谱化是有考量的。套用《红楼梦》的说法,最开始女孩子都是水做的,但她们慢慢变混浊了。

《兔子暴力》里每个角色都对应着有一定的拯救关系。比方说万茜回家拿戒指那一段就能看出,前夫对她是有爱的,应该是曾经试图挽回与拉扯。但以黄觉为代表的另一方用引诱或者夹杂一点点真真假假的感情,就把万茜拉走了。

金熙也是,不完全算没有被爱。但远在天边的爱没法满足青春期女孩子的情绪需求,导致了她的性格扭曲又古怪。马悦悦也一样,干爹干妈的善良与关爱也不能将她从暴戾的父亲那里拯救出来。她就是那条砧板上的鱼,无法摆脱被杀的命运。

万茜也带不动的《兔子暴力》,究竟是怎么了?

四个女人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女性,特别是底层女性的困境。得到有限爱的同时,更多向下的力量拉着她们坠落,有限的支持不足以支撑她们走出一个崭新的生活。这也是看犯罪故事不能简单地将犯罪分子脸谱化,刻板化的原因。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兔子   暴力   犯罪分子   脸谱   罪犯   母女   不成熟   坏事   困境   氛围   无力   女孩子   关系   简单   孩子   万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