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女孩眼中的《1921》:好看,但缺点明显

本文作者:蝴蝶结

正值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电影《1921》的上映,使我们回到1921年的上海。

15岁女孩眼中的《1921》:好看,但缺点明显

那时的上海,租地林立,局势紧张。

自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陈独秀因公开发传单被捕入狱。

陈独秀,李大钊这两个引路人召集了13位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热血青年,为解除民族危亡的困境,将青春理想化作救国救民、寻求真理的信念,突破重重阻碍,在上海共聚。

15岁女孩眼中的《1921》:好看,但缺点明显

中共一大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新的篇章。

在影片中,一群英姿勃发的热血青年,不畏艰难险阻,一腔热血,意气奋发,年轻的肩膀扛起一个民族的未来。

他们的坚定,感染了国人,激起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英美烟厂工人大罢工。

他们看到了民族的危亡,国家的衰落,他们并不像陈独秀李大钊那样有名望,但他们同样有一颗爱国之心,愿为国家而献身。

15岁女孩眼中的《1921》:好看,但缺点明显

一张张坚毅的面孔也能筑起“万里长城”。

革命永远无法脱离群众,建国路上他们必不可少!

如今的中国,又何尝不是这样。

为了守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人不计其数。

面对疫情,无数国人自愿捐赠物资,无数白衣天使坚守抗疫前线。

因为革命先烈英勇斗争不怕困难的优秀品格得以传承,当代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许多时候,我们仿佛还能看到当年一大代表们的影子。

15岁女孩眼中的《1921》:好看,但缺点明显

记得电影中有一段情节,使我印象深刻:一大代表李达在屋顶的阳台抽烟时,对面楼上开着一扇窗,一个小女孩正笑着向他挥手。这个女孩不正象征着祖国的未来吗?在她身上,李达看到了民族的活力,民族的希望。

李达这一代人,便是守护着天真保卫着祖国未来的人。因为这个女孩,因为这个民族,他们甘愿奉献。电影的最后一幕是一位老师正带着一群小学生参观一大纪念馆。这其中,便有那个女孩。儿时的她,可能并不知道李达是谁,也不知道他们正在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现在和他一定会为之动容。

15岁女孩眼中的《1921》:好看,但缺点明显

在影片的结尾,许多一大时期的党员代表被国名党围剿枪决,当子弹穿透他们的胸膛时,他们表现得淡定又坦然,毅然决然的向前走去,心有不甘也无怨无悔。无论是工人还是学生,他们都想救国于水深火热之中,都想改变民族的命运,却无力实现。

这其中,何叔衡最使我感动。他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连连参加科举考试,好不容易进了殿试,想看一眼太后的相貌却无法看见,原因是不让抬头。他说:“现在这个国家,如果读书人不准抬头做人,是何等的悲哀!我参加革命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想抬头看看我想看见的世界。”在这段话里,我看到了中国当时的现状,想到陈独秀不断向蒋介石申请教育经费,而蒋介石却全部拨给了军阀,心中不免为之感到遗憾。

15岁女孩眼中的《1921》:好看,但缺点明显

后来,何叔衡被国民党围剿,被迫上山,在无路可走时,他看了看冉冉升起的太阳,仿佛希望就在眼前,但他无法看到希望真的来临,最终选择跳崖。

虽然这部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很好看,但是电影的缺点也很明显。

这部电影没有主角,人物较多。导演为了还原历史,将观看者完全带入当时的情景,想要讲清每段故事,但因时间有限,只好将众多事件穿插叙述,多条线路围绕故事主线同时展开,使情节显得错综复杂。

15岁女孩眼中的《1921》:好看,但缺点明显

因此,在观看这部电影前,要先了解那段历史以及相关的人物,这样在观看一些情节与镜头时才能够深有感触。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使我更深刻地认识了那段历史,它不再是书本上没有温度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与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场景在我眼前展现出来。

15岁女孩眼中的《1921》:好看,但缺点明显

身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知道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用生命创造的,没有人拥有破坏它的权利。我们应当怀着一种敬畏与感恩的态度,保持着那代人的热血,为明天灿烂的未来继续奋斗!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万里长城   危亡   蒋介石   上海   中国   热血   工人   抬头   缺点   情节   好看   眼中   民族   未来   代表   女孩   国家   历史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