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用戒尺打学生,被打家长要求开除,40名家长联名写信求留下

海口某小学一名24岁的年轻女教师,因孩子屡屡犯错,用戒尺打了学生的手心,家长要求开除该教师,但是,班上的其他40名家长却联名写信求老师留下。这位老师会留下吗?

01 小学老师用戒尺打学生

这位被打的学生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期末考试快到了,但这位学生不仅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还模仿家长的笔迹签名。老师一怒之下就拿来戒尺想要打这位学生的手心。

但这位学生并没有乖乖地伸出手,而是一直不肯伸手,老师拿尺子去打学生时,不小心攉到了孩子的脸上。

老师用戒尺打学生,被打家长要求开除,40名家长联名写信求留下

但是,家长回家后,却发现孩子面部红肿。带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软组织挫伤,表现为:右侧脸部红肿、按压疼痛、右耳廓红肿。

随后,家长便向学校部门投诉了老师的体罚行为,认为这样的老师不配继续留在教师队伍里,应该被开除。

接到家长的投诉后,学校对老师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让这位老师当面向学生和家长道歉。同时,也对这位教师做了行政记过处分,并对她的工作进行了调整,不再担任这个班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工作。

不过,被打学生家长并不满意,要求开除该老师。

老师用戒尺打学生,被打家长要求开除,40名家长联名写信求留下

02 40名学生家长联名写信,要求留下老师

虽然被打的学生家长要求开除老师,但是这个班级的其他学生和家长却并不愿意。

校长说:“事发后,他们班上几名女同学就到办公室找我,哭着说‘能不能不要让老师走?’”

同时,校长还收到了班上40名家长的联名信:

“关于有家长要求学校开除老师一事,我们多名家长联名请求学校能够留下老师,给她一个机会......这次老师惩罚了一个孩子是有些过激,但老师诚恳地道歉了。老师只有24岁,她犯了错误,但并不是不可饶恕的,不能因为一个错误就不给她改正的机会......请学校领导听到我们的呼声,为我们留住一位好老师!”

信上落款了40名家长的署名。

学校的其他老师也说,这位老师是一名年轻的女教师,因为业务能力强才被委以重任,当了五年级的班主任。平时,工作认真负责,跟同学们相处也很愉快,就是性子有些急,也都是好心的。

不过,该教师目前已经主动离职了,学校的调离岗位和相关处分还是会影响到老师的处境。

老师用戒尺打学生,被打家长要求开除,40名家长联名写信求留下

03 老师到底有多少惩戒权?

2020年底,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教育部令第49号,以下简称《规则》),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姓氏对教育惩戒做出界定。

《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

同时,根据程度轻重,《规则》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三类。

一般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包括点名批评、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课后教导等;

较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生,包括德育工作负责人训导、承担校内公共服务、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则教育、被暂停或者限制参加游览以及其他集体活动等;

严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且必须是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包括停课停学、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诫、专门人员辅导矫治等。

注意!这里的教育惩戒没有体罚,包括用戒尺打手之类的行为也是没有在“教育惩戒”范围里的。

老师用戒尺打学生,被打家长要求开除,40名家长联名写信求留下

为了保护自己,建议老师们多多研究一下这个新出台的规则,“教育惩戒”和“体罚”、“变相体罚”的概念是不同的。虽然在传统的认识里,拿戒尺打手是家长和学生都能够接受的处罚手段,但从《规则》里,我并没有读出打手属于“一般教育惩戒”的含义,而在打手的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其他的体罚,比如像前文提到的“不小心碰到学生的脸”之类的,很容易给教师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结语

教师到底有多少惩戒权?

相关部门已经做出明确的规定,教师在做好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虽然家长联名写信求留下,已经足够证明这名老师的优秀,但惩戒权的认识不足还是伤害到了这位老师,希望类似的事情不要再次发生。

我是人鱼妈妈,80后妈妈,文学硕士,专注家庭教育研究,关注我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戒尺   前文   家长   老师   教育部   学生   打手   红肿   学生家长   情节   规则   孩子   教师   小学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