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听《命运交响曲》的方式,重温“五四运动”,是怎样的体验?


用听《命运交响曲》的方式,重温“五四运动”,是怎样的体验?

(原创文章,欢迎阅读,抄袭洗稿必究)

文|诸神的恩宠

【题记】

尼采说:“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而交响乐是音乐中的音乐,是音乐中神圣的殿堂,它具有博大的、高远的、深厚的精神境界。”

历史何尝不是一曲交响乐。二十世纪初,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学生、工人、市民、商人齐上阵,他们犹如提琴、双簧管、长笛、圆号等,在中华大地上合奏出一首 “命运交响曲”。

曲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帷幕缓缓拉开……

用听《命运交响曲》的方式,重温“五四运动”,是怎样的体验?

凡尔赛宫

1919年1月28日,巴黎凡尔赛宫。

顾维钧站在会议室中央,面对着英、美、日等国代表,慷慨陈词。

“西方出了圣人耶稣,东方也有圣人孔子,连日本人也奉孔子为东方的圣人。”顾维钧停顿了一下,转头问:“牧野先生,你说对吗?”

“是的。”牧野伸显说。他是日本著名的政治家,日本代表团的重要人物。

顾维钧说:“既然牧野先生也承认孔子是东方的圣人,那么东方的孔子就如同西方的耶稣,孔子的出生地山东也就是东方的圣地。因此,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这番话,一字一句,犹如洪钟,响彻在凡尔赛宫的上方。

用听《命运交响曲》的方式,重温“五四运动”,是怎样的体验?

第一乐章:冲冠之怒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开幕。此时,距一战结束已近三个月。

英、法、美、意、日五国为操纵和会,把参会国分为几个等级。英、法、美、意、日五国,属于第一等级,可以参与一切会议。中国、比利时、希腊等国,属于第二等级,只能参与和自己有关的会议。

巴黎和会上,中国山东问题成为焦点之一。中国是战胜国,中国代表团的主要目的,是从德国手中收回山东权益。日本是战败国,日本代表团则想夺取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以确立日本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优势地位。

会议期间,因五国分赃不均,意大利退出和会。1月27日,牧野伸显发表声明,要求德国无条件将山东租借地转让给日本。否则,日本将效仿意大利,退出和会。

日方的声明让中国代表团震惊。随后,中方争取到宝贵的机会,可以在第二天向大会发表演说。27日晚,外交官顾维钧临危受命,为准备演讲彻底未眠。次日上午,他再度出席会议并发言。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那一幕。

面对虎狼之国,顾维钧镇定自若。他说:“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操中国语言,奉中国宗教……山东为孔孟降生之地,即中国人民所视为神圣之地……该地之交还中国,实为应得之权利。”接着,他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表明中国对和平的诚意。 

演讲只有半小时,却振奋人心。顾维钧讲完后,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法国总理纷纷鼓掌,牧野伸显一时哑口无言。

这次演讲,让形势对中国十分有利。然而,弱国无外交,四个月后,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列强最终拒绝了中方请求,同意将山东交给日本接管。

看到这个结果,顾维钧愤慨不已。他认为,中国只有拒绝签约,才能维护国家尊严。随后,他将这个想法汇报给陆征祥。

巴黎和北京,两个大国的首都,相距近11740公里。此时,巴黎艳阳高照,北京却阴云密布……

听《命运交响曲》时,第一乐章里,命运突然发起进攻,扼住人们的咽喉,让人们感到窒息。这就像西方列强扼住中国的咽喉,让中国无法呼吸一样。

用听《命运交响曲》的方式,重温“五四运动”,是怎样的体验?

第二乐章:星火燎原

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四万万国人群情激奋。

5月1日,北京学生纷纷罢课。2日,《晨报》《国闻周报》等各大报纸分别发表文章,大声疾呼:“山东亡矣!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誓死图之!” 随后,上海、天津、广州等地的学生纷纷罢课,各地工人开始罢工。

3日晚,北京十三所学校的学生代表召开会议。受北京学生联合会委托,北大学生许德珩撰写下《五四宣言》。宣言中,呼吁“国民下一大决心,作最后的愤救。”

5月4日,本是个寻常日子。谁也不曾想到,这一天,北京的一群大学生竟改写了中国的命运。

据亲历“五四运动”的许德珩回忆,4日当天,北京有3000多名大学生走上街头游行,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北大学生傅斯年手举大旗,走在最前列,指挥游行队伍。谢绍敏当场咬破中指,扯下衣襟,写下“还我青岛”的血书。

队伍游行到东交民巷时,先后去到美、日大使馆抗议。后来,有人提议说“找卖国贼算账去!”于是,队伍直奔赵家楼而去。那里,是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府邸。

下午两点多,队伍到达赵家楼。曹汝霖的府邸朱门紧闭,守卫森严。有学生趁守卫不备,踩着一个高个子男生的肩膀,爬窗跳进曹汝霖家。接着,曹家大门被打开,学生们蜂拥而入。

彼时,曹汝霖正和章宗祥、陆宗舆等人在客厅开会。一见学生涌入,曹、陆二人急忙从后门溜走,只剩下章宗祥等三人目瞪口呆。

见到章宗祥,学生们误以为是曹汝霖,几拳上去,打得他满脸是血。这时,有细心的学生发现,被打的人和客厅里悬挂的曹汝霖照片,不是一个人。这时,大家才发现,打错了人。

随后,愤怒的学生来到曹汝霖的卧室,看到卧室非常奢华,越加愤怒。一个学生划了根火柴,扔到罗纱帐上,室内顿时燃起大火。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火烧赵家楼”事件。那个扔火柴的学生是谁?有人说是俞劲,有人说是匡互生,至今没有定论。

下午四点多,游行的学生大多散去,只留下少数人维持秩序。此时,北洋政府出动警力,逮捕了剩余的三十多名学生,包括许德珩。

“五四运动”让国人震惊,它像燎原之火,迅速在全国蔓延开来。5日,山东省议会致电大总统徐世昌,恳请发电报给中国代表团,拒绝签约;一个月后,北洋政府在北京逮捕近千名爱国学生。随后,上海、天津、南京等地陆续出现罢工、罢市、罢课现象,人们的反抗声一浪高过一浪。

第二乐章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短笛、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圆号、小号、长号,各种乐器声激情碰撞,跌宕起伏,气势磅礴,振奋人心。“五四运动”中,学生、市民、工人、商人等纷纷走向街头,合奏出一首中国“命运交响曲”。每个人,都是一个音符。

用听《命运交响曲》的方式,重温“五四运动”,是怎样的体验?

第三乐章:小草萌芽

“五四”当天,学生的游行声势浩大,引来无数群众围观。没有参与游行的文化名人,都在做什么?

当晚,蔡元培一边营救被捕学生,一边苦劝学生冷静行事,尽快恢复上课,以免“节外生枝,增加营救的困难”。“五四”之后,蔡元培迫于压力,不久便辞职离校。

这天,鲁迅在日记中写道:“四日昙。星期休息。徐吉轩为父设奠,上午赴吊并赙三元。下午孙福源来。刘半农来,交与书籍二册,是丸善寄来者。”

周作人远在日本京东,正和妻儿在岳母家团聚。身在异国的他,只能隔岸观望。

当天,胡适正陪同老师杜威在上海访问。胡适是公开的“复课派”,他对学生说:“单用罢课作武器是最不经济的方法,是下下策。罢课于敌人无损,于自己却有大损失。”在他的影响下,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代表陆续退出运动。

这一天,陈独秀在干什么,无人知晓。陈独秀3月因桃色丑闻,登上报纸头版, 4月他辞去北大文科学长职务,从此鲜少有关于他的消息。不过,陈独秀写过一篇回忆“五四运动”的文章。文中指出,“我们不主张用强力压人,却不可不主张用强力抵抗被人所压。”

梁实秋错过了“五四”游行,他参加的是第二天的游行。那天,他随清华学生一起进城,游行的过程中,和同学用旗竿打破了一辆汽车的窗玻璃。

冰心当时是北京协和女子大学的学生。当天,她正在东交民巷的德国医院陪生病的二弟。来送东西的女工告诉她,街上有几百个学生打着纸旗在游行,围观群众挤得水泄不通。当晚,冰心“兴奋得合不上眼。”

种子生长在黑暗的地下,一旦萌芽,便有了无穷的力量,甚至可以推翻压在它头上的石块。五四这一天,文化名人看似各忙各的,然而他们好似农夫,前期给种子浇水施肥,等种子破土而出那一刹,他们虽不在跟前,却已料到会有这一幕。

第三乐章里,命运眼看就要被打败,但它还在做最后的挣扎。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要来临。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一起响起,引出轻快动人的旋律。

用听《命运交响曲》的方式,重温“五四运动”,是怎样的体验?

第四乐章:百年回眸

5月1日,巴黎和会不顾中国强烈反对,同意将山东权益转交给日本。陆征祥密电北京政府,报告了这一消息,同时表示:他和顾维钧的想法一致,他们宁可辞职,也不签字,不卖国。

6月28日,巴黎和会闭幕。签约仪式上,中国代表团的席位上空无一人。多年后,顾维钧在回忆录中写道:“汽车缓缓行驶在黎明的晨曦中,我觉得一切都是那样黯淡——那天色,那树影,那沉寂的街道。我想,这一天必将被视为一个悲惨的日子,留存于中国历史上。

9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该文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斗转星移,时间一晃,来到1957年5月4日。这天,《解放军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五四”给了我什么。署名老舍。

文中,老舍总结了 “五四运动”带给自己的四点变化。第一,给他创造了当作家的条件。第二,教他学会质疑旧传统。第三,让他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内涵。第四,让白话文成为文学工具,给了他新的文学语言。

老舍从个人角度谈了“五四”带给他的收获,那么,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当我们谈论“五四”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五四”前,中国处于新旧势力的交替期。彼时的中国,除了有政治危机,还有精神危机。那个时代,有人想做皇帝,有人排斥白话文,有钱人家的小姐们流行穿短衣长裤,骆驼祥子们依然在街头奔走,各种茶馆和戏园子里,依旧是醉生梦死的景象……

大学生手无缚鸡之力,之所以敢冒生命危险发动这场运动,是因为他们深知,个体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家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果国都亡了,何谈美好前程?何谈安居乐业?

“五四运动”中,无数人在暗夜中探寻中国的出路。每个人,都是一颗星,无数颗星彼此交织,照亮了中国的历史星空。

什么是“五四精神”?哲学家邓晓芒认为, 它是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入世使命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至此,《命运交响曲》已接近尾声。第四乐章高潮迭起,有排山倒海之势。最后一个高潮时,狂欢声突然中断,远处传来命运的威吓声,然而,它已是穷途末路了。这场决战,以中国胜利告终。

用听《命运交响曲》的方式,重温“五四运动”,是怎样的体验?

听完《命运交响曲》,恩格斯说:“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作品也没听过。” 今夜,我一直在听这首曲子。一首诞生于两百年前的乐曲,何以能让此刻的我热泪盈眶?原因很简单,它的每一个音符里,都写着:永不屈服。

一滴露珠,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首交响曲,能重温中华百年复兴史。一百零一年前的五月四日,在中国,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用激情与热血,改变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命运。

(完)

2020.7.20晚

作者介绍:诸神的恩宠,写作者。本文为原创文章,抄袭或洗稿必究。

部分参考资料:

1.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2.许德珩:回忆五四运动

3.《五四运动纪实》

4.《文史精华》:五四运动爆发当日只有一个《五四宣言》

5.《鲁迅日记》

6.梁实秋:我参加了“五四运动”

7.冰心:回忆“五四”

8.老舍:“五四”给了我什么

9、邓晓芒《新批判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交响曲   老舍   冰心   孔子   命运   和会   巴黎   德国   日本   山东   乐章   代表团   北京   中国   方式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