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罗生门:从鲍毓明案的反转结果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现实版罗生门:从鲍毓明案的反转结果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原创文章,欢迎阅读,抄袭洗稿必究)

文|诸神的恩宠

今年4月,鲍毓明案闹得沸沸扬扬,成为全网焦点。如今,终于尘埃落定。

9月17日,官方发布通告,经几个月实地走访调查,本案的真实情况为:韩某某系1997年生人,和鲍毓明发生关系时已年满18岁,她所披露的情况均不属实,鲍毓明不构成性侵幼女罪。但是,由于鲍毓明违反了中国律师行业规定,他将被吊销律师执照,且被驱逐出境。

现实版罗生门:从鲍毓明案的反转结果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最令人吃惊的是,通告内容显示:韩某某在与鲍毓明恋爱的同时,还与多名男子交往!

半年来,为查此案,相关部门动用大量警力和社会资源,就在人们期待邪不胜正的时候,真相却让人们大跌眼镜。面对这个结果,不少人直呼毁三观。

如今,案情已经水落石出,鲍毓明为自身的过错,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韩某某也再次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等待她的,也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作为吃瓜群众,我们能从本案中学到什么呢?

现实版罗生门:从鲍毓明案的反转结果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一、人是原生家庭的产物‍

通告中称:韩某某自幼随爷爷奶奶生活,2015年随父母搬到南京。同年9月,她“为改善生活条件”,多次在网上发布收养信息。

韩某某生于1997年,到2015年。已经年满18岁。18岁,正好是高中毕业上大学的年龄,很难相信,一个四肢健全、智商正常的女孩,到这个年龄还要“求收养”。那就剩下一种解释:居心叵测。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韩某某撒谎成性,品行败坏。虽然她满口谎话,但我觉得,她有一句话可能是真的。之前在某媒体的采访中,韩某某说,自己有时候很痛恨妈妈,如果没有妈妈从中牵线,她不会认识鲍毓明,也不会有后来的事情。

人都是原生家庭的产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多数行为,都能在父母的身上找到原型。韩某某爱撒谎,那她的父母呢。用脚趾头想,也知道结果了。出于对自己后半辈子的生计考虑,韩某某的妈妈给女儿出馊主意,让她发帖“求收养”,也不是不可能。

现实版罗生门:从鲍毓明案的反转结果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苏珊·福沃德是研究原生家庭的专家,她在《原生家庭》这本书中写道:“孩子对语言信息以及非语言信息的吸收,就像是海绵吸水一般——完全不加选择的全盘吸收。他们倾听父母的言谈、观察父母的举止,并且模仿父母的行为。他们接触不到任何家庭以外的参照标准,于是在家中获取的关于自身及他人的信息便被孩子当作普世真理,深深铭刻于心。”

在福沃德看来,有些家庭是有毒的,它会从家族先辈那里继承一整套有毒的规则和观念,再把这些毒物传递给后代。韩某某能当着媒体面,脸不变色心不跳地撒谎,可见她的原生家庭很有问题,撒谎成性的本事,也许是她家祖传的。

现实版罗生门:从鲍毓明案的反转结果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原生家庭 ¥119 购买

通告中说,韩某某发布收养信息,是“为改善生活条件”。这让我想起“女孩要富养”的论调。

曾看过一个视频,黑泽明的女儿说,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会给她买很贵重的玩具。父亲告诉家人,古代日本的贵族经常给孩子纯金子玩,目的就是让孩子从小见多识广,懂得辨别真伪。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大后,才不会被假金子欺骗。所以黑泽明认为,孩子小时候,一定要多接触好东西,这样长大后才不会被坏人利用。

现实版罗生门:从鲍毓明案的反转结果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黑泽明的育儿法很有道理,但他只说出一方面。孩子要富养不假,但这里的“富”,不光指物质条件,还包括精神滋养。家庭教育专家尹建莉认为,只要父母能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即便物质条件差一点,也不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这才是富养的精髓。

人是高级动物,物质带给人的享受是有限的,而精神滋养才是塑造一个人人格的核心因素。回头再看韩某某,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人品为何如此低劣?恐怕她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劣质影视剧会让人懒于思考‍

鲍毓明案能引发舆论海啸,与双方人设有莫大的关系。

在本案最初的那篇报道中,刻意突出了两个点,一是男方“上市公司高管”的头衔,二是女方“未成年幼女”的身份。这些人设,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是标准的“霸道总裁爱上我” 的套路。

近些年,随着消费主义的盛行,人们越来越渴望能一夜暴富。于是,男人开始买彩票,女人开始看“霸道总裁爱上我”。打开电视,这一题材的影视剧层出不穷。

现实版罗生门:从鲍毓明案的反转结果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拍影视剧,故事第一。按说编剧是最重要的,但现实却是,编剧在中国影视圈的地位却很低,投资人用资本就可以操纵编剧。 编剧汪海林就曾吐槽,IP热剥夺了编剧的创意权,一千万个IP的内核,其实就四个故事,其中一个就是“霸道总裁爱上我”。

编剧讲故事的基础是想象力,但资本力量可以扼杀编剧的创意。人们爱看什么,投资人就拍什么。于是,经典的影视剧越来越少。相反,类似“霸道总裁爱上我”这种影视剧却大受欢迎,赚得盆满钵满。

现实版罗生门:从鲍毓明案的反转结果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经典的影视剧,都能经过时间检验,符合时代的审美需求,同时,还能通过编撰精彩故事,引领观众进入更高的审美层次,达到身心愉悦的境界。目前国产影视剧大多低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们只想娱乐,不想思考。

说到这里,想起西方著名的“奶嘴乐理论”。这个理论最早出现在《全球化陷阱》一书中,大意是,企业要大量制造令人沉迷的电视和游戏,用娱乐信息填满人们的生活。人们长期沉溺于这种虚假的快乐中,最终就会丧失思考能力,活的浑浑噩噩。

深度思考 ¥21 购买

好,说回鲍毓明案。这起案件能轰动全国,因为它完全符合老百姓看“霸道总裁爱上我”心理预期,再加上有无良媒体的刻意渲染,把一个原本各怀鬼胎的故事,包装成为幼女伸张正义的讨伐文,“奶嘴乐”元素十足,于是才引爆全网。

三、独立思考究竟有多重要‍

此案曝光后,在无良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章子怡、海清、韩红等众多明星、公知、大V们,纷纷在微博发声,声援“未成年”的韩某某,讨伐鲍毓明。甚至连知名公益律师郭建梅也卷入此案,主动要为韩某某代理。

不久后,另一大媒体也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主要的访问对象是鲍毓明,行文比较客观中立。然而,这篇特稿却引发轩然大波,网友将满腔的怒火对准了财新网。最终,胡舒立不得不撤掉稿子,以此平息民愤。而该文作者宛苏文后来也丢了饭碗。

现实版罗生门:从鲍毓明案的反转结果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如今,案情真相大白,韩某某并非幼女,她本身就有很多问题。公告一出,那些曾为她摇旗呐喊的人却都集体失声了。韩某某愚弄了大众,而真相大白时,很多人却选择性失明了。

在互联网时代,情绪是最容易被消费的隐形资产。罗振宇说:你不管理自己的情绪,就有人利用你的情绪。情绪本身不值钱,但一旦被人利用,形成舆论压力,威力就很大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多数人会听信韩某某的一面之词,被她耍得团团转?

在社会心理学名著《乌合之众》中,作者古斯塔夫·勒庞给出了答案。他认为,个人融入集体后,会产生“去中心化”想法,人的智商会普遍降低,做事会不负责任。

现实版罗生门:从鲍毓明案的反转结果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乌合之众 ¥39 购买

勒庞认为,群体没有理性,只要有人怂恿,群体就能制造出冲击民众想象的形象。群体都喜欢盲从,只要掌握了激活群体想象的艺术,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显然,首次报道本案的那家媒体深谙此道。有人考证过,在那篇报道里,有据可查的事实不超过三处,其余都是韩某某的一面之词,且行文相当煽情。勒庞认为,简单纯粹的断言,不带任何逻辑,没有任何依据,是洗脑群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断言经过不断重复,就会形成所谓的“风评”。

再来鲍毓明案。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人们就认定了韩某某是受害者,这个智商税收得简单粗暴,只证明了一件事:勒庞的观点没错,多数人都是乌合之众。

本案的反转再次说明,人要学会独立思考,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起急赤白咧地站队,给真相一点时间,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四、 它是坏事,也是好事‍

东野圭吾说:天底下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这起案件,是道德的沦丧,也是人性的扭曲,人间百态都尽在其中。难怪有人建议说,赶紧把它拍成电影,肯定大卖。

话说回来,这起案件也不光都是狗血内容。在督办它的过程中,也直接推动了律师行业清理违规挂证的行为。今年八月,有关部门出台了最新的律师管理规则,其中点名批评了鲍毓明。现在,专职律师在其他单位兼职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律师,都已经无法在我国继续从事律师工作了。

现实版罗生门:从鲍毓明案的反转结果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这起案子,我一直在关注。它让我想起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后来,小说被黑泽明改编成了电影《罗生门》。故事讲述了丛林中的一起杀人案,案情扑朔迷离,真凶是强盗多襄丸。但耐人寻味的是,几个当事人都争着说自己才是凶手。而每个人物的独白,都是利己的,都反映出了人性的自私。

罗生门 ¥39.9 购买

鲍毓明案几经反转,最终一锤定音。原来,本案中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法盲遇到了法棍,演出了一场闹剧,测试出了无数人的智商。如此魔幻的事情,竟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让人不得不感叹:生活,永远比狗血剧更“精彩”。

关于此案,我还有个疑问:韩某某除了鲍毓明外,还同时和多名男性交往。那些人或许也有过和鲍毓明类似的经历。查案过程中,为什么没人出来指证女方?他们是怕丢人,还是另有隐情呢。

(完)

作者介绍:诸神的恩宠,写作者,多平台签约作者。本文为原创文章,抄袭或洗稿必究。

现实版罗生门:从鲍毓明案的反转结果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乌合之众   幼女   此案   霸道   编剧   智商   影视剧   群体   总裁   父母   现实   律师   孩子   家庭   媒体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