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票房13亿口碑两极化,打差评的人,真看懂了吗

《姜子牙》:票房13亿口碑两极化,打差评的人,真看懂了吗

(原创文章,欢迎阅读,抄袭洗稿必究)

文|诸神的恩宠

去年国庆期间,《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逼近50亿,全民为之沸腾。影片结尾,留下个彩蛋,里面出现了姜子牙。于是,影迷们盼星星盼月亮般地期待《姜子牙》赶紧上映。

时隔一年,今年国庆期间,人们终于盼来了《姜子牙》。然而,电影刚一上映,口碑就呈两极化趋势。目前,该片票房已突破13亿,但恐怕很难赶超《哪吒》。

导演程腾和李炜说,该片最初的版本有200分钟,后因种种原因,被删成110分钟,这导致影片叙事不够流畅,它也因此饱受诟病。

平心而论,如果最高分是10分,我愿意给这部电影打7分。且不说它的电脑特技有多炫,单说故事内容本身,就很有深度,绝非一般国产动漫可比拟的。

《姜子牙》:票房13亿口碑两极化,打差评的人,真看懂了吗

一、 个体与集体,孰重孰轻

一部电影的主题,能决定这部电影的水准。《姜子牙》有多个主题,其中之一,是探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天尊是宇宙之神,也是宇宙规则的制定者。他主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就是他口中所谓的“舍一人而救苍生”。姜子牙却认为,苍生本就是由个体组成的,不救一人,何以救苍生。

一人与苍生,孰重孰轻,是二者的根本矛盾,也是故事的发展主线。个人和集体,谁高于谁。关于这件事,自古以来就争论不休。

《姜子牙》:票房13亿口碑两极化,打差评的人,真看懂了吗

《孟子·尽心上》里,孟子评价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意思是,杨朱主张人应该为自己,即使拔一根毫毛而有利于天下,也不能拔毫毛。显然,杨朱认为个人高于集体。

到了近代,1967年,菲利帕·福特提出“电车难题”。关于电车难题,流传最广的版本是:一辆没有刹车的电车正开过来,有五个人正在电车轨道上工作,他们已来不及躲开。这时,另一个轨道上站着个身材魁梧的人,如果及时切换轨道,牺牲那个人,就能换回另外五个人的性命。

你是目击者。面对这种情况,你是要坐视电车撞死那五个人,还是要切换轨道,用那一个人的死,换回另外五个人的生?

《姜子牙》:票房13亿口碑两极化,打差评的人,真看懂了吗

功利主义者认为,为多数人的利益可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因此,他们会选择第二种做法。而电车难题恰恰是在批判这种做法。电车难题道出了一个真相:因拯救多数人而毁掉一个人,并不能掩盖毁掉这个人的事实。

作为中国人,我们从小深受集体主义教育。在很多人心里,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于是,便有了“舍小家为大家”、“牺牲一个人,造福千万家”等说法。然而,这种观念就一定对吗?

在经典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导演斯皮尔伯格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影片中,瑞恩家有四个儿子,其中三个都战死沙场,小儿子詹姆斯在战场上也下落不明。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参谋长马歇尔命令军队组织一支八人小队,去前线营救詹姆斯。

《姜子牙》:票房13亿口碑两极化,打差评的人,真看懂了吗

当小分队进入敌区后,几个士兵相继战死,幸存者纷纷开始质疑,“八个换一个,到底值不值。”不过,质疑归质疑,他们依旧在执行命令。经历千难万险后,他们最终在战场上找到了瑞恩,并把他活着带回了家。

用八个人的生命,去拯救一个人,值得吗?从功利角度看,确实不值。但如果你就是瑞恩的家人,你还会觉得不值吗。再者,面对残酷的战争,看到国家如此珍视个体生命,大众会不会因此而更团结对外呢。

《姜子牙》和《拯救大兵瑞恩》故事不同,主题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个人和集体到底是什么关系?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姜子牙》:票房13亿口碑两极化,打差评的人,真看懂了吗

二、天尊、姜子牙、狐族代表不同阶层

封神大战的本质,是争夺三界的统治权。在道教里,三界是指天、地、人三界。天界,是神仙所在的界域;人界,是人生活的界域;地界,是鬼怪的界域。

影片中,天尊、姜子牙、小九分别代表神、人、妖。他们都拼尽全力守护自己的信念,这个过程中,三者的矛盾不断升级。

天尊认为,昆仑能给天下更好的秩序,为了守护苍生,可以牺牲部分群体的利益。于是,他借拯救苍生之名,行控制三界之实,发动了封神大战,派姜子牙讨伐纣王,并缉拿九尾。得知姜子牙放走小九后,他勃然大怒,将姜子牙贬到北海,并夺去他的法力。

《姜子牙》:票房13亿口碑两极化,打差评的人,真看懂了吗

天尊对姜子牙的一系列做法,怎么看,都像是帝王术。所谓帝王术,是指古代帝王的识人及用人术。利用帝王术,皇帝将臣子玩弄于股掌间,让他们对自己俯首帖耳。

封神大战的游戏规则,是天尊定的,而这套规则本身,就是霸王条款,其核心逻辑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在天尊心里,姜子牙不过是个被利用的工具而已。

影片中,小九屡次对姜子牙说,“你知道你师尊都做了什么吗?”可惜,当时的姜子牙还未彻悟,没能听懂此话的深意。

姜子牙是人,他经历了即将为神,到被贬成人、再到成为自己的神的三个阶段。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 他从被天尊利用的棋子,逐渐变成了有自由意志的人。最终,他看懂了封神大战的潜规则,决定放弃了做神的机会,甘愿做个有血有肉、可以主宰自己命运的人。

《姜子牙》:票房13亿口碑两极化,打差评的人,真看懂了吗

狐族力量强大,但性情桀骜。天尊设下圈套,用宿命锁束住它们,最终它们成了封神大战的牺牲品。小九、九尾、苏妲己,都和狐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而最后,她们都成了封神大战的炮灰。

《姜子牙》:票房13亿口碑两极化,打差评的人,真看懂了吗

现实中,没有天尊、姜子牙和狐族。然而在现实中,这三者却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天尊代表拥有至高权利却善弄权术的人;姜子牙代表自我意识觉醒的人;狐族代表社会底层人,他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任凭权贵摆布。

姜子牙心路历程的转变,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思想:人的生活,应由人自身来界定。姜子牙存在的意义,是通过他的自我救赎,去唤醒大众的精神觉醒,让他们彻底明白:每个人都应该相信自己,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姜子牙》:票房13亿口碑两极化,打差评的人,真看懂了吗

三、天下为公,个人和集体才能更好

影片中,两个重要道具:宿命锁和登天梯。

天尊给狐族带上宿命锁,将狐族和人类的命运捆绑在一起。这意思,和唐僧给悟空戴紧箍咒一样,一边用你,一边防你。

宿命锁连着小九和妖狐九尾的元神,使二人同生共死。天尊告诉九尾,只要她附身小九,并与小九链接宿命锁,等小九耗尽商朝元气后,九尾就可以封神登天。

商朝灭亡后,天尊却想卸磨杀驴,让姜子牙除掉九尾和小九。此时,姜子牙并不知道,由于宿命锁的存在,杀一条狐狸,就等于杀一个人。消灭狐族,就等于消灭人类。

《姜子牙》:票房13亿口碑两极化,打差评的人,真看懂了吗

历经人间劫难,看到归墟的真相时,姜子牙终于发现,原来真正束缚人类和狐族命运的,不是宿命锁,而是登天梯。这时,姜子牙才真正彻悟。

影片中,登天梯是个隐喻,象征着一套不公的社会跃迁制度。姜子牙先后四次登天梯,每一次,天梯的背景都不一样。不同的背景,对应着他不同的心态。可以看到,面对天界,姜子牙经历了“向往——反叛——迷茫——觉醒”四个阶段。最终,他看穿了天尊的阴谋,大彻大悟,不再向往做神仙。

《姜子牙》:票房13亿口碑两极化,打差评的人,真看懂了吗

结尾,姜子牙化为玄鸟,将狐族怨灵全部度化,小九也进入轮回。随后,他摧毁了登天梯,并说出那句震撼人心的话:愿世间,再无流离失所,愿天下,再无不公!

《哪吒》在讲个体对自身命运的抗争,而《姜子牙》在讲人类对集体命运的抗争。这整部电影,就是想告诉人们四个字——天下为公。银幕上的姜子牙,没有悟空的狷狂,没有哪吒的邪魅,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思想启蒙者。

《姜子牙》:票房13亿口碑两极化,打差评的人,真看懂了吗

集体高于个人,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尊严和意志。个体和集体是平等的关系,当每个个体都生机勃勃时,整个集体才能繁荣昌盛。

《姜子牙》也许不是国漫的巅峰,但它在严肃主题上的探索,却开创了国漫的一个高峰。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电影很成功。

《姜子牙》:票房13亿口碑两极化,打差评的人,真看懂了吗

(完)

作者介绍:诸神的恩宠,写作者,多平台签约作者。本文为原创文章,抄袭或洗稿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哪吒   界域   封神   天梯   天尊   苍生   高于   电车   帝王   票房   宿命   口碑   个体   大战   集体   命运   代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